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荆丙礼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嵌入式微计算机控制的高能脉冲快速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839044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2 0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嵌入式微计算机控制的高能脉冲快速充电系统,以解决常规充电方法耗时长、效率低和快充方式易产生电池发热、脉冲电流对电网的污染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缺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系统主控单元,在交流输入电源ACin与电池之间依次串接有AC/DC变换单元、高能脉冲源、充电控制单元和电流采样单元,在电流采样单元和充电控制单元依次连接有信号调理接口单元和流控驱动单元,在电池和高能脉冲源连接有电池状态检测单元,在主控单元和电池之间连接有放电控制单元,所述的流控驱动单元与电池之间连接有电池温度检测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储能技术及微计算机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嵌入式微计算机控制的闻能脉冲快速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以动力蓄电池为能源的电动车开发,被认为是21世纪的绿色工程,关乎世界环保和能源结构转型,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要关注。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商业化和上路运行,存在两大制约瓶颈电池性能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电池性能取决于新原理、新材料应用和制造工艺创新;而基础设施,如充电桩、充电站的核心技术是蓄电池快速充电技术,这是解决电动车上路能量补充的关键。其它应用领域,如电动自行车、电力拖动、移动设备、照明、手机、掌上电脑以及军工产品等,同样迫切需要蓄电池快充技术的创新应用。·目前应用的蓄电池充电技术,可大致分为两大类1)常规充电技术这种充电方法,耗时长,效率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2)快速充电技术针对常规充电耗时长提出的充电方法,技术方案包括恒压充电、恒流充电、恒压/恒流混合充电、单片机控制的脉冲充电、脉冲充放电等多种方式。上述技术方案,对提高充电速度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下述问题1)恒压充电方式充电前期电流过大,电池发热;后期随着电池电压升高而电流逐渐减小,快充效果不佳;2)恒流充电方式易造成充电后期电池过热甚至损坏;3)恒压/恒流混合方式,控制过程复杂,影响电池的安全使用。特别是铅酸电池,在充电后期将产生析气现象,导致充电效率低,甚至损坏电池,且单向充电产生的电池极化现象,影响电池的正常使用;4)脉冲充电方式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快充方式,存在问题①脉冲间歇期将使充电时间延长,违背快充设计的初衷;②单向脉冲充电同样存在电池极化现象;③大脉冲电流将对电源系统造成污染。5)脉冲充、放电方式较脉冲充电方式可减小电池极化现象,但同样存在电源污染和脉冲间歇抵消快充时间的问题;6)现有快充产品均没有解决高能脉冲源的问题,这将导致电源系统污染,制约快充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基于嵌入式微计算机控制的高能脉冲快速充电系统,解决上述常规充电方法耗时长、效率低和快充方式易产生电池发热、脉冲电流对电网的污染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嵌入式微计算机控制的高能脉冲快速充电系统,包括系统主控单元,其特征在于在交流输入电源ACin与电池之间依次串接有AC/DC变换单元、高能脉冲源、充电控制单元和电流采样单元,在电流采样单元和充电控制单元依次连接有信号调理接口单元和流控驱动单元,在电池和高能脉冲源连接有电池状态检测单元,在主控单元和电池之间连接有放电控制单元,所述的流控驱动单元与电池之间连接有电池温度检测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包括人机界面、控制流、数据流、硬件接口和嵌入式微处理器;所述嵌入式微处理器,包括8位、16位、32位各型MCU,如MCS51系列、AVR系列、PIC系列、MSP430 系列、ARM 系列、CORTEX 系列,DSP 如 TIC2000 系列,FPGA 如 XILINK 系列,SOC 如M6117D/A1的主控器件,所述硬件接口包括GPIO、UART、SSP、SPI、I2C、I2S等,所述主控单元支持系统控制流和数据流的发布与传输,如高能变换控制、充放电控制,高能源电压、电池电压、电池温度、电压梯度、温度梯度的数据采集、处理等,支持充电全程实时动态监测、参量计算、人机对话和充电过程控制。所述的参量计算,通过电流采样单元、信号调理单元、控制流、数据流和MCU主控单元,利用软件算法实现充电时间、进度、能耗和效率计算。所述人机界面,包括数显、液显、语音提示和LED指示,数显器件如LED数码管、VFD显示器,液显器件如段显、点阵、单色LC M和真彩LCM,语音提示如专用语音模块ISD1700、I2S数字语音接口芯片如UDA1341TS等。所述高能脉冲源包括依次连接的压控接口驱动单元、高能变换器、电压检测单元、均衡电路和超级电容。所述串、并联连接的超级电容及其均衡电路,包括1)基于多路开关同步控制的均衡电路;2)基于反激式同轴多绕组输出的均衡电路;3)基于微计算机测量、控制的多路均衡电路。所述的高能变换器,其电路构成包括模拟电路、模/数混合电路或数字电路的任意电路形式,输入和反馈信号包括模拟信号、模/数量化信号、PWM信号或MCU控制信号的任意信号形式。所述电池温度监测单元包括温度敏感元件、信号调理及接口电路,敏感元件包括热电偶如WRCK-421、钼电阻如PT100、红外传感器如BB44-IRTP-300M,集成温度传感器如AD590U8B20等任意类型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电池状态检测单元包括信号调理电路、接口电路,检测信息包括电池电压及电池故障检测,如电池开路、短路、高阻等故障信息。所述的放电控制单元包括放电开关和驱动电路,所述放电开关,包括开关管如3DD15D、达林顿管如 MPSA63、IGBT 如 PM300HHA120、功率 MOS 器件如 IRFP9140、SR2302 的任意开关器件,放电开关驱动信号Dctl逻辑与充电控制信号Cctl相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亮点和应用效果如下 (I)首创负阻特性高能脉冲充电技术。应用效果a)快充;b)增强负载能力;c)减少电源污染。图6、图7是在相同测试条件下,普通电源和负阻高能源的负载特性仿真对比图 ①普通电源仿真特性,见图6。 电源电流1.89A。 负载电流1.87A。 负载端电压3. 74V。②负阻高能源仿真特性,见图7。 电源电流从1.03— I. 33A正向变化。 负载电流从4. 57 — 4. 50A反向变化。 负载端电压从 9. 14 - 9. OlV0③对比分析(以普通电源参数为参照)电源电流从I. 89A降为I. 03 - I. 33A,则意味电源污染降低45. 5% — 29. 6%。 负载电流从I. 87A增加至4. 57 — 4. 50A,意味着负载能力提高144%_141%。 负载端电压从3. 74V变为9. 14 一 9. 01V,呈现明显的负阻特性。(2)采用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实现从上电、电池状态检测、 脉冲源控制、充电电流检测、电压梯度检测、电池温度监控、参量计算、充电结束等全程计算机过程控制。应用效果充电过程安全、高效、智能化。 四附图说明 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整机控制结构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机连接结构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整机电路结构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高能脉冲源结构 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负阻输出特性对比 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普通电源仿真特性 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负阻高能源仿真特性 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主环路工作流程图。标号说明1 一闻能脉冲源,2—充电控制单兀,3 —电流米样单兀,4一电池,5—流控单兀,6一[目号调理接口单兀,7一电池温度检测单兀,8一电池状态检测单兀,9一放电控制单兀,10一主控单兀,11一控制流,12一数据流,13一人机界面,14一压控接口驱动单兀,15 —闻能变换器,16 —电压检测单兀,17—均衡电路,18—超级电容,19—硬件接口,20—AC/DC变换器。五具体实施例方式 I、整机结构 参见图I、图2和图4,整机构成包括主通道、反馈控制通道和微计算机控制通道,通道信号流程及环节作用如下 (I)主通道 交流源输入经AC/DC变换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嵌入式微计算机控制的高能脉冲快速充电系统,包括系统主控单元(10),其特征在于在交流输入电源ACin与电池(4)之间依次串接有AC/DC变换单元(20)、高能脉冲源(I)、充电控制单元(2)和电流采样单元(3),在电流采样单元(3)和充电控制单元(2)依次连接有信号调理接口单元(6)和流控驱动单元(5),在电池(4)和高能脉冲源(I)连接有电池状态检测单元(8),在主控单元(10)和电池(4)之间连接有放电控制单元(9),所述的流控驱动单元(5)与电池(4)之间连接有电池温度检测单元(7)。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基于嵌入式微计算机控制的高能脉冲快速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10)包括人机界面(13)、控制流(11)、数据流(12)、硬件接口(19)和嵌入式微处理器;所述嵌入式微处理器,包括8位、16位、32位各型MCU,如MCS51系列、AVR系列、PIC系列、MSP430系列、ARM系列、CORTEX系列,DSP如TIC2000系列,FPGA如XILINK系列,SOC如M6117D/AI的主控器件,所述硬件接口包括GP10、UART、SSP、SPI、12C、I2S等,所述主控单元(10)支持系统控制流(11)和数据流(12)的发布与传输,如高能变换控制、充放电控制,高能源电压、电池电压、电池温度、电压梯度、温度梯度的数据采集、处理等,支持充电全程实时动态监测、参量计算、人机对话和充电过程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嵌入式微计算机控制的高能脉冲快速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参量计算,通过电流采样单元(3)、信号调理单元(6)、控制流(11)、数据流(12)和MCU主控单元(10),利用软件算法实现充电时间、进度、能耗和效率计算。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嵌入式微计算机控制的高能脉冲快速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界面(13),包括数显、液显、语音提示和LED指示,数显器件如LED数码管、VFD显示器,液显器件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丙礼
申请(专利权)人:荆丙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