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责任区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信息分层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838103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2 0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责任区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信息分层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系统数据库中的厂站、设备表中增加一个责任区域,将每个厂站、设备划分到所属的责任区。各工作站节点通过系统总控台进行责任区选择,并发送给责任区注册服务进行注册。应用程序在产生的各类实时信息报文中增加报文所属厂站或者所属设备的责任区值,然后将报文发送至报文处理服务,根据报文中的责任区的值将报文分流到对应的工作站节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信息进行了有效的分流,降低了网络上的报文流量,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性能和信息吞吐量,每个工作站只处理该责任区域内需要处理的信息,从而起到了信息分层和安全有效隔离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责任区的信息分层方法。
技术介绍
在电力系统实际调度中,从安全、信息隔离等角度出发,不同的调度人员对电网的不同部分负责,工作中需要获取、跟踪的电网运行信息也有所区别,也就是说每个调度员只需要负责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区域,这个区域就称为做责任区,而其他区域的电网运行信息对该调度员是透明的。然而,原有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并没有责任区的概念,系统所有的信息都在网络内不加以区分地传输,这种方式信息冗余量大,没有做到信息分层、分区域传输,既导致 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低下,又降低了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责任区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信息分层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信息分层的方法,使得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为到达不同责任区的信息进行有效分流,同时实现各个工作站节点之间信息分层和安全有效隔离的作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I)在系统数据库中的厂站、设备表中增加一个责任区域,并根据预设好的责任区划分方案,通过在厂站、设备表的责任区域中设置相应的责任区值,将每个涉及到的厂站、设备划分到所属的责任区。2)各工作站节点通过系统总控台进行单点登录、进行责任区选择,并将选择的责任区保存为本地设置,同时将本工作站节点与其所选择的责任区的对应关系作为注册信息发送给责任区注册服务,责任区注册服务对各注册信息是否正确进行检查,如果注册信息中的节点信息与系统节点数据库中某个节点信息匹配且该节点当前运行正常、同时注册信息中节点需要关联的责任区也在划分好的责任区列表中,那么这个注册信息正确,此时将该注册信息存入系统数据库中,并将注册成功结果反馈给发送该注册信息的工作站节点;反之则该注册信息错误,此时直接将注册失败结果反馈给发送该注册信息的工作站节点,该工作站节点重新选择责任区并将注册信息发送给责任区注册服务直至注册成功。3)应用程序在进行实时信息处理时,在产生的各类实时信息报文中增加报文所属厂站或者所属设备的责任区值,该值通过访问系统数据库中的厂站、设备表获得,然后应用程序将报文发送至报文处理服务,报文处理服务将报文中责任区的值与系统数据库中存储的各工作站节点与其所选择的责任区的对应关系中的责任区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将报文分流到对应的工作站节点。本专利技术中的系统数据库中的厂站、设备表的责任区域可采用二进制表达手段,责任区值为4字节整型数。本专利技术中的责任区可分为基本责任区和复合责任区,基本责任区是根据调度员具体职责而划分得到的一个或几个厂站和/或设备的集合,复合责任区则是一个或几个基本责任区之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具有两种功能,一个是责任区域的划分和管理,另一个是根据责任区域进行相应的信息分层处理。基于这种方法,能够实现调度员只能对自己所在的责任区中的厂站或设备进行人工操作。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使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所有的实时信息在被处理后根据责任区的设置发送到不同的节点上,从而实现了信息的有效的分流,降低了网络上的报文流量,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性能和信息吞吐量。由于每个工作站只能处理该责任区域内需要处理的信息,本专利技术也起到了各个工作站节点之间信息分层和安全有效隔离的作用,从而也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附图说明 图I是电网中责任区划分的示意图。图2是节点向责任区管理服务注册的示意图。图3是信息分层数据流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方法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严格遵循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规范。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步骤I为,在系统数据库中的厂站、设备表中增加一个责任区域,并根据预设好的责任区划分方案,通过在厂站、设备表的责任区域中设置相应的责任区值,将每个涉及到的厂站、设备划分到所属的责任区。在该步骤中,责任区域可以采用二进制表达手段,例如该域可以设置为4字节整型数,这时可表示32个责任区的组合形式。通过步骤1,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将所有接入的信息按照变电站以及电压等级划分为不同的责任区域并为其命名,从而将每个节点设置对应到一个已经定义好的责任区,这些都可以通过一个设置界面来方便灵活地进行定义而加以实现。责任区可以是所有厂站,可以是部分厂站集合,也可以是厂站和不同电压等级厂站的各种组合关系;责任区中的元素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厂站,甚至精细到变压器、电阻抗、指示器等设备。用户还可以根据情况对具体的某个设备设置其责任区域归属,例如,为了实现特殊情况下调度员对全系统的维护管理,将主站端的服务器、前置机以及维护工作站等置为一种特别的责任区,即为维护区,维护区中包含所有的厂站或设备,这样就可以满足维护人员对所有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的需求。又如,也可以将集控系统的监控员工作站按照需求置为多个责任区,这种责任区即为监控区,这样就可以满足监控员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控制、调节操作等需求。通过这样的定义,事实上使得系统中的每个设备和遥信遥测点都建立了自己和责任区的关联。同一个设备和遥信遥测点可以同时属于多个不同的责任区域。例如,某个开关可以同时属于维护区和监控区。本专利技术中的责任区可以分为基本责任区和复合责任区。基本责任区是根据调度员具体职责而划分得到的一个或少数几个厂站(设备)的集合,而复合责任区则是一个或几个基本责任区之和,复合责任区所管辖的厂站或设备为其包含的基本责任区管辖的厂站(设备)之和,这样可以有效满足责任区的梯级管理需求,支撑各厂站或设备管理者的职能区分。责任区的划分和管理策略的配置可以通过一个责任区定义和维护界面实现。图I给出了一个责任区划分的示例。如图I所示,责任区A、责任区B、责任区C以及责任区D均为基本责任区。如果将责任区A和责任区B之和再定义为责任区E,则E为复合责任区。责任区A、B、C、D同时也都是监控区,四个责任区的总和为维护区。可见,如果一个维护工作站设置自己的责任区为维护区,那么该工作站上可以对所有的系统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如果一个监控工作站设置自己的责任区为责任区A,那么该工作站上可以且仅可以获得责任区A中的厂站或者设备的信息。图2给出了本专利技术方法步骤2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步骤2为,各 工作站节点通过系统总控台进行单点登录、进行责任区选择,并将选择的责任区保存为本地设置,同时将本工作站节点与其所选择的责任区的对应关系作为注册信息发送给责任区注册服务,责任区注册服务对各注册信息是否正确进行检查,如果注册信息中的节点信息与系统节点数据库中某个节点信息匹配且该节点当前运行正常、同时注册信息中节点需要关联的责任区也在划分好的责任区列表中,那么这个注册信息正确,此时将该注册信息存入系统数据库中,并将注册成功结果反馈给发送该注册信息的工作站节点;反之则该注册信息错误,此时直接将注册失败结果反馈给发送该注册信息的工作站节点,该工作站节点重新选择责任区并将注册信息发送给责任区注册服务直至注册成功。图3给出了本专利技术方法步骤3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步骤3为,应用程序在进行实时信息处理时,在产生的各类实时信息报文中增加报文所属厂站或者所属设备的责任区值,该值通过访问系统数据库中的厂站、设备表获得,然后应用程序将报文发送至报文处理服务,报文处理服务将报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责任区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信息分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系统数据库中的厂站、设备表中增加一个责任区域,并根据预设好的责任区划分方案,通过在厂站、设备表的责任区域中设置相应的责任区值,将每个涉及到的厂站、设备划分到所属的责任区; 2)各工作站节点通过系统总控台进行单点登录、进行责任区选择,并将选择的责任区保存为本地设置,同时将本工作站节点与其所选择的责任区的对应关系作为注册信息发送给责任区注册服务,责任区注册服务对各注册信息是否正确进行检查, 如果注册信息中的节点信息与系统节点数据库中某个节点信息匹配且该节点当前运行正常、同时注册信息中节点需要关联的责任区也在划分好的责任区列表中,那么这个注册信息正确,此时将该注册信息存入系统数据库中,并将注册成功结果反馈给发送该注册信息的工作站节点;反之则该注册信息错误,此时直接将注册失败结果反馈给发送该注册信息的工作站节点,该工作站节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家庆张珂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瑞中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