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芦苇湿地处理污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33442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1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芦苇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方法,具体涉及通过芦苇栽植密度以及水力停留时间来处理污水处理的方法,属于水处理环境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人工芦苇湿地处理污水,通过物理沉淀、过滤、吸附、芦苇根系的吸收和土壤微生物的综合作用,对污水有较强的净化作用,同时能够促进芦苇的生长发育,提高芦苇的产量。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又使污水得到最佳的综合利用,投资小、见效快,同时有较好的生态效益。是实现污水处理无害化、资源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技术措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芦苇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方法,具体涉及通过芦苇栽植密度以及水力停留时间来处理污水处理的方法,属于水处理环境

技术介绍
芦苇是禾本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在自然生境中,以根状茎繁殖为主,能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是构成河岸植物群落的代表植物种。其具有种植简单、耐污、抗水、繁殖力强、生长周期长、管理粗放等特点,能够调节局部小气候,防止水土流失,维持物种多样性,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等。在水质净化、紧缚土壤的同时,为动植物、微生物提供生存空间,在景观美化和农业区生态系统恢复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已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 人工湿地兴起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为野生的动植物提供栖息场所,具有蓄洪、消减流速等作用,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人工湿地能够节能降耗、抗冲击能力强、管理方便、造价及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并具有良好的景观和生态效应。近年来,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兴的污水处理工艺,已在污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芦苇是人工湿地系统中最常应用的植物之一,能加强和维持人工湿地中水力的传输,吸收、富集水体中的污染物、重金属离子,同时为微生物提供栖息的场所。芦苇湿地处理污水是将污水有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人工芦苇湿地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1)选取湿地在自然环境中选取一块湿地,湿地长度约为25(T350m,宽度为4飞米,深度为I. 2 2米,两岸为自然裸露的土质坡岸; (2)湿地条件的人工改造在步骤(I)选择的湿地中进行人工改造,铺设基质,铺设的顺序如下底层铺设碎石,碎石粒径为2飞cm,铺设厚度为15 25cm ;中层铺设炉渣,炉渣粒径为O. ri. 2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峰王敏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美尚生态景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