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间包加长上水口,是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复合式上水口的结构,一般采用三部分组成,S卩母体、锆芯和锆碗,各部件之间通过粘结层粘接固定。这种结构的复合式上水口的不足在于由于上水口在使用中与钢水直接接触,粘结剂在钢水的高温下易溶解,从而使各部件的连结部位易产生漏钢现象,因此,这种水口一般使用寿命在12小时左右,这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浪费,并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同时,由于这种上水口的结构需要三部分组成,所以制造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产品的生产合格率低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复合式加长上水口,包括铝碳质母体,铝碳质母体外部形状为曲面构成的环形闭合体,铝碳质母体开设内腔,铝碳质母体的内腔安装锆碳质耐高温芯体,锆碳质耐高温芯体中间开设通孔,锆碳质耐高温芯体上部Hl的厚度大于锆碳质耐高温芯体的中下部H2的厚度,锆碳质耐高温芯体的中下部H2为圆柱体,铝碳质母体内腔的内壁与锆碳质耐高温芯体的外壁紧密接触,锆碳质耐高温芯体的上端部分覆盖铝碳质母体的上端面,锆碳质耐高温芯体上端远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4.19 CN 201210115998.01.复合式加长上水口,其特征在于包括铝碳质母体(I),铝碳质母体(I)外部形状为曲面构成的环形闭合体,铝碳质母体(I)开设内腔,铝碳质母体(I)的内腔安装锆碳质耐高温芯体(2),锆碳质耐高温芯体(2)中间开设通孔(4),锆碳质耐高温芯体(2)上部Hl的厚度大于锆碳质耐高温芯体(2)的中下部H2的厚度,锆碳质耐高温芯体(2)的中下部H2为圆柱体,铝碳质母体(I)内腔的内壁与锆碳质耐高温芯体(2)的外壁紧密接触,锆碳质耐高温芯体(2 )的上端部分覆盖铝碳质母体(I)的上端面,锆碳质耐高温芯体(2 )上端远离通孔(4)中心线的部位是环形平面体LI,环形平面体LI内端向下延伸至锆碳质耐高温芯体(2)中下部H2的圆柱体上端部分为圆锥体L2,锆碳质耐高温芯体(2)上部Hl的外壁与铝碳质母体(I)内腔壁连接部位为台阶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式加长上水口,其特征在于锆碳质耐高温芯体(2)的上部Hl的高度是锆碳质耐高温芯体(2)总高度的1/5-1/3。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复合式加长上水口,其特征在于铝碳质母体(I)和锆碳质耐高温芯体(2)的底端开设台阶孔(3)。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式加长上水口,其特征在于铝碳质母体(I)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组成刚玉10-80、石墨3-30、氧化铝5-30、石英5_30、工业硅2_30、碳化硅5_30及结合剂5-40,锆碳质耐高温芯体(2)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组成氧化锆1-20、碳化硼2-25、工业硅2-25、石墨2-25、结合剂5-3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加长上水口,其特征在于铝碳质母体(I)和锆碳质耐高温芯体(2)中所述的原料结合剂是磷酸二氢铝、泡花碱、硅溶胶、黄香、浙青、树脂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加长上水口,其特征在于铝碳质母体(I)由下述重量的原料组成刚玉35kg、石墨15kg、氧化招15kg、石英15kg、工业娃10kg、碳化娃IOkg及磷酸二氢铝10kg,锆碳质耐高温芯体(2)由下述重量的原料组成氧化锆45kg、碳化硼15kg、工业硅12kg、石墨18kg、磷酸二氢铝20kg。7.复合式加长上水口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①按重量比取铝碳质母体(I)原料刚玉10-80、石墨3-30、氧化铝5-30、石英5_30、工业硅2-30、碳化硅5-30及结合剂5-40,锆碳质耐高温芯体(2)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组成氧化锆1-20、碳化硼2-25、工业硅2-25、石墨2_25、结合剂5_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希平,周怀滨,孙树滨,马文莉,邵德军,王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麦哈勃冶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