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乐器
,涉及一种弹拨类民族电声乐器的改进。
技术介绍
箜篌是我国十分古老的拨弦乐器,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从十四世纪后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为了使这消失多年的乐器重现舞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我国音乐工作者和乐器制作师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根据古书的记载和保存下来的古代壁画的图形,设计试制了几种类型的箜篌,但是由于这些箜篌存在着许多不足,所以没有推广和流传开来。直到上个 世纪八十年代初,一种新型箜篌——雁柱箜篌被研制出来。它的结构比较完善、科学,音响具有民族特点,因而被推广用于音乐实践。但是传统箜篌由于音量有限,在空间较大且无扩音设备的场合演奏时音量较弱,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电声箜篌,它是用电声化产品制作出箜篌古乐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由传感器、信号调理器、主处理器、音频单元、显示器、MIDI接口几部分组成,通过系统软件对整个电箜篌进行程序化控制。传感器SR的输出端与信号调理器ST的输入端连接,信号调理器ST的输出端与主处理器CPU输入端连接,主处理器CPU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器D、音频单元、MIDI接口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a.电箜篌在不改变传统箜篌原有功能、特色和风格的前提下,实现电声化功能扩展。在非电声工作模式下可将其做为传统箜篌进行演奏。b.进入电声工作模式后,电壁篌在演奏时可直接通过扬声器进行有较大响度的放音。c.通过MIDI接口连接计算机,可进行MIDI录音、乐谱记录,方便使用者记谱、创作。d.电箜篌中控制程序实现的扩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I、一种多功能电声壁篌,其特征是传感器SR的输出端与信号调理器ST的输入端连接,信号调理器ST...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