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昌金专利>正文

一种回风烤箱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19889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07:14
一种回风烤箱炉,包括炉体,炉体内设有柴炉膛,柴炉膛内设有炉桥,进料口穿过炉体与柴炉膛连通,炉体下方设有底座,底座内设有灰斗,炉体下端还设有与柴炉膛连通的进风口,炉体一侧设有排烟箱,排烟箱与烟囱连通;排烟箱内设有烤箱,烤箱与排烟箱的上部之间形成发火烟道,烤箱与排烟箱的下部和一侧之间形成回风烟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回风烤箱炉,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可以充分利用燃料燃烧后的热量,且热量在炉体上分布均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外形方正,便于加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民用取暖炉,特别是一种回风烤箱炉。技术背景现有的回风炉也有带烤箱的样式,但是现有回风炉的烤箱多单独设置,整体体积较大,结构较复杂,且从炉体到烟囱之间多采用了逐渐变窄的样式,加工难度大,发火或者回风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回风烤箱炉,便于加工,结构紧凑,能够充分利用燃料的热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风烤箱炉,包括炉体,炉体内设有柴炉膛,柴炉膛内设有炉桥,进料口穿过炉体与柴炉膛连通,炉体下方设有底座,底座内设有灰斗,炉体下端还设有与柴炉膛连通的进风口,炉体一侧设有排烟箱,排烟箱与烟 连通;排烟箱内设有烤箱,烤箱与排烟箱的上部之间形成发火烟道,烤箱与排烟箱的下部和一侧之间形成回风烟道。所述的底座与炉体之间设有排灰门。所述的排烟箱上设有排污门。所述的发火烟道内设有发火门。所述的柴炉膛内设有煤炉膛。所述的烤箱贴紧柴炉膛。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回风烤箱炉,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可以充分利用燃料燃烧后的热量,且热量在炉体上分布均匀。本技术结构紧凑,外形方正,便于加工。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炉体1,封火圈2,柴炉膛3,煤炉膛4,发火门5,发火烟道6,烤箱7,烟囱8,进料口 9,进风口 10,排灰门11,灰斗12,底座13,排烟箱14,回风烟道15,炉桥16,排污门17。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回风烤箱炉,包括炉体1,炉体I内设有柴炉膛3,柴炉膛3内设有炉桥16,进料口 9穿过炉体I与柴炉膛3连通,炉体I下方设有底座13,底座13内设有灰斗12,炉体I下端还设有与柴炉膛3连通的进风口 10,炉体I 一侧设有排烟箱14,排烟箱14与烟囱8连通;现有的回风炉多从灰斗12处进风,使用不便,本技术额外的新增了进风口 10,且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大了进风口 10的横截面积,从而提高了燃料的燃烧效率。排烟箱14内设有烤箱7,烤箱7与排烟箱14的上部之间形成发火烟道6,烤箱7与排烟箱14的下部和一侧之间形成回风烟道15。所述的烤箱7贴紧柴炉膛3。采用上述的结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外形方正,更便于加工,且燃烧时的烟气只能从炉体I与柴炉膛3之间靠近进料口 9 一侧的通道下行,然后从回风烟道15排入到烟 8,从而确保热量在炉体I上分布均匀。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柴炉膛3内设有煤炉膛4,煤炉膛4采用耐火泥的材质制成,使用时放置在柴炉膛3的炉桥16上,直接可以采用煤作为燃料,从而增加了本技术的适用性。所述的底座13与炉体I之间设有排灰门11,用于排出柴炉膛3或煤炉膛4内的灰烬。所述的排烟箱14上设有排污门17,燃料燃烧后的烟气中携带有焦油和大量灰尘,最容易沉积的部位就是排烟箱14的底部,因此本技术在排烟箱14的底部设有排污门17,用以排污。所述的发火烟道6内设有发火门5。在发火时开启发火门5,燃烧的烟气经封火圈2折返直接进入发火烟道6排入烟 8,这样利于引燃燃料,完全引燃后,关闭发火门5。燃烧的烟气经过回风烟道15排入到烟囱8,加热整个炉体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风烤箱炉,包括炉体(1),炉体(I)内设有柴炉膛(3),柴炉膛(3)内设有炉桥(16),进料口(9)穿过炉体(I)与柴炉膛(3)连通,炉体(I)下方设有底座(13),底座(13)内设有灰斗(12),其特征在于炉体(I)下端还设有与柴炉膛(3)连通的进风口( 10),炉体(I)一侧设有排烟箱(14 ),排烟箱(14 )与烟囱(8 )连通; 排烟箱(14)内设有烤箱(7),烤箱(7)与排烟箱(14)的上部之间形成发火烟道(6),烤箱(7)与排烟箱(14)的下部和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昌金
申请(专利权)人:刘昌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