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镁合金为基体的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15778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镁合金为基体的复合材料,包括镁合金件,以镁合金件为基体,在镁合金件的外表面制一层微弧氧化膜层,所述微弧氧化膜层的外表面包覆并固化碳纤维环氧树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复合材料同时具备碳纤维和镁合金的优点,其密度小、比强度高、比刚度高,具有良好的阻尼减震性能和装饰性,外层的碳纤维/环氧树脂材料有效的保护了镁合金,大幅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此外,镁合金的使用也减少了碳纤维的用量,与同等性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相比,其成本更低,从而使得该复合材料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复合材料制造
,具体涉及ー种以镁合金为基体的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在金属材料中,镁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強度和比刚度高的优点,同时其还具有良好的阻尼减震性能,而且镁合金储量丰富,易于回收利用,因而作为ー种集多优点的轻质结构材料,镁合金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3C产品制造领域(所谓的“ 3C产品”即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Electronics))。另外,出于节能减排的考虑,汽车轻质化逐渐成为ー个大趋势,因此镁合金又被应用于汽车的车体上。镁合金虽有其优点,但是,其耐热性、耐腐蚀性、耐磨性及装饰性都比较差,所以镁合金需要进行各种表面处理来弥补其缺陷,而增强各种性能。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质量轻、比強度高、耐腐蚀性好等优点,而且表面可以做出特殊且美观的编织花纹,具有很好的装饰性。但碳纤维价格较贵,且其复合材料成型エ艺复杂,影响了它在民用产品中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以镁合金为基体的复合材料。本技术将镁合金和碳纤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完美结合,制备出ー种复合材料,同时兼具两种材料优点的复合材料,又摒弃了两种材料缺点,并且可以极大地減少各种材料的用量,降低了制造成本。本技术的碳纤维/环氧树脂/镁合金复合材料可广泛用于汽车的车体和结构性部件。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以镁合金为基体的复合材料,包括镁合金件,以镁合金件为基体,在镁合金件的外表面制ー层微弧氧化膜层,所述微弧氧化膜层的外表面包覆并固化碳纤维环氧树脂层。优选的,镁合金件的厚度为O. 6mm 2mm。优选的,微弧氧化膜层的厚度为10 μ m 50 μ m。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以镁合金为基体的复合材料制造方法,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步骤碳纤维预浸料的制备、镁合金件的成型及微弧氧化膜的制成、复合材料的成型,具体按如下步骤进行(I)碳纤维预浸料的制备将基体树脂溶解于非活性稀释剂中制成树脂溶液,树脂溶液的固含量为30% 70%;然后将通过所述树脂溶液浸溃过的碳纤维(可以采用湿法缠绕的エ艺)編制成预浸料;而后将预浸料置于通风处,除去预浸料中的稀释剂,待用;(2)镁合金件的成型和微弧氧化膜的制成首先,将镁合金件制成所需的形状;然后在镁合金件的外表面制ー层微弧氧化膜层,此微弧氧化膜具有多孔且与镁合金基体有良好的结合力;制好的镁合金件经水洗和热风干燥后置于干燥的环境中,待用;(在本步中,可以采用压铸エ艺将镁合金件制成所需的形状;优选的,镁合金件的壁厚约为O. 6mm 2mm ;微弧氧化膜的厚度为约为10 μ m 50 μ m。)(3)复合材料的成型将第(I)步的碳纤维预浸料包覆于第(2)步制好的镁合金件的外表面,然后将包覆好的镁合金件置于模具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カ下固化成型;固化成型过程中,环氧树脂可以渗入微弧氧化膜的孔隙中,从而使得外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与内层镁合金件材料具有良好的结合力。脱模后得到碳纤维/环氧树脂/镁合金复合材料。注上述制造方法中,第⑴步与第(2)步对换,也可以达到本技术的目的,不再详述。优选的,非活性溶剂为ニこ基酮、丁酮、环己酮或丙酮。优选的,基体树脂由环氧树脂、固化剂和促进剂配制而成。进ー步优选的,基体树脂中的环氧树脂由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和酚醛型环氧树脂配制而成,且该环氧树脂的软化点在30°C 35°C。 更进ー步优选的,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的质量百分数为10% 70%,所述的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的质量百分数为10% 50%,所述的酚醛型环氧树脂的质量分数为20% 80%。优选的,基体树脂的固化剂由双氰胺和4,4’ - ニ氨基ニ苯砜配制而成,所述的促进剂为有机脲。优选的,镁合金件采用AZ(Mg-Al-Zn)系列(如AZ91)、AM(Mg-AトMn)系列(如AM60)、AS (Mg-Al-Si)系列(如AS41)或AE (Mg-Al-RE)系列(如AEA2),除此之外其它添加各种金属元素的镁合金均可使用。优选的,第(2)步中,采用环保型维护氧化工艺在镁合金表面制一层微弧氧化膜层,所使用的电解液组成如下氢氧化钾3g/L 50g/L,硼酸10g/L 30g/L,四硼酸钠IOg/L 20g/L,ニ水合柠檬酸ニ钠10g/L 20g/L,偏铝酸钠10g/L 20g/L,硅酸钠10g/L 20g/L ;电极液温度为20 30°C;使用的电流密度为lA/dm2 ΙΟΑ/dm2 ;氧化时间为3min IOmin0优选的,第(3)步,复合材料的成型过程将晾干的碳纤维预浸料贴合在镁合金件的外表面,然后将其置于模具内,将模具转移至热压机台上,按3 15°C /min的速度将温度升至180°C,于180°C恒温30 60min,恒温固化时,热压机的压カ为3 IOMpa ;固化結束后除去压力,将模具的温度降至50°C以下后脱摸。本技术复合材料同时具备碳纤维和镁合金的优点,其密度小、比強度高、比刚度高,具有良好的阻尼减震性能和装饰性,外层的碳纤维/环氧树脂材料有效的保护了镁合金,并大幅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此外,镁合金的使用也減少了碳纤维的用量,与同等性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相比,其成本更低,从而使得该复合材料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旦-5^ O附图说明图I是以镁合金为基体的复合材料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技术以镁合金为基体的复合材料,包括镁合金件I、微弧氧化膜层2、碳纤维环氧树脂层3,镁合金件I的厚度约为O. 6mm 2mm,以镁合金件I为基体,在镁合金件I的外表面制ー层厚度约为10 μ m 50 μ m的微弧氧化膜层2,微弧氧化膜层2的外表面包覆并固化碳纤维环氧树脂层3。其中,碳纤维环氧树脂层3中的树脂在本技术复合材料的合成过程中会渗入多孔微弧氧化膜层2,这样,既提高了各层之间的结合力,又使环氧树脂有一定的收缩和膨胀空间,缓解各层之间的收缩和拉伸应力。本技术公开的以镁合金为基体的复合材料制造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I)碳纤维预浸料的制备将基体树脂溶解于非活性稀释剂中制成树脂溶液,树脂溶液的固含量为30% 70%;然后将通过所述树脂溶液浸溃过的碳纤维采用湿法缠绕的エ艺编制成预浸料;而后将预浸料置于通风处,除去预浸料中的稀释剂,待用;在本步中,非活性溶剂可以选用ニこ基酮、丁酮、环己酮或丙酮。在本步中,基体树脂由环氧树脂、固化剂和促进剂配制而成;基体树脂中的环氧树脂由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和酚醛型环氧树脂配制而成,且该环氧树脂的软化点在30°C 35 V ;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的质量百分数为10% 70%,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的质量百分数为10% 50%,酚醛型环氧树脂的质量分数为20% 80%。基体树脂的固化剂由双氰胺和4,4’ - ニ氨基ニ苯砜配制而成,所述的促进剂为有机服。(2)镁合金件的成型和微弧氧化膜的制成首先,采用压鋳工艺将镁合金件制成所需的形状,镁合金件的壁厚约为O. 6mm 2mm ;然后采用环保型维护氧化工艺在镁合金件的外表面制一层厚度为约为10 μ m 50 μ m的微弧氧化膜层,环保型维护氧化工艺所使用的电解液组成如下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以镁合金为基体的复合材料,包括镁合金件,其特征是以镁合金件为基体,在镁合金件的外表面制ー层微弧氧化膜层,所述微弧氧化膜层的外表面包覆并固化碳纤维环氧树脂层。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训国常林荣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超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