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良的压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07376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7 0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光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压光机,它包括机架和压光辊,所述压光辊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压光辊包括顶辊和底辊,所述压光机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顶辊和所述底辊之间间隙的辊隙调节系统和双动力装置,所述双动力装置驱动连接所述压光辊,所述辊隙调节系统包括PLC控制系统和液压站,所述液压站与所述压光辊连接,所述PLC控制系统和所述液压站电气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纸幅接头自动通过压光辊的压区,减少了人工操作的人工环节,降低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且有效提高了纸幅的压光效果,经本发明专利技术轧压的纸幅的质量好,纸幅平滑度远高于国家GB/T16797-2008所规定的优级品的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光机
,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压光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造纸生产线中,压光机是最终决定纸张质量和连续生产的关键设备。现有技术中的压光机在引纸时,若纸幅出现接头,压光辊之间由于无法分离而导致接头被迫受压,因接头多数采用胶粘带的方式粘结,因此胶带会缠在辊面上导致无法正常生产,严重时会损害设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改善了压光机的结构使压光辊可以分离使纸幅接头可顺利通过压光机。 专利号为201020564635. I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ー种重压力纸板压光机,它包括动カ组件、机架、顶辊、底辊和微调机构,微调机构包括蜗轮、蜗杆和手轮,人工旋转手轮,可带动蜗轮转动,使得底辊上下移动而对顶辊和底辊的辊隙进行调节,此种结构解决了纸幅接头通过压光机时顶辊和底辊的可形成一定的辊隙,使纸幅接头顺利通过的问题。然而人工调节压光机形成辊隙吋,压光辊提升时劳动强度大,操作笨重,提升速度慢且不平稳,且辊隙产生后需经过人工操作的环节,由人工向顶辊和底辊之间的压区引纸,存在安全隐患,费时费力,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较低;且此压光机的动カ组件为一台与顶辊连接的电动机,人工调节使顶辊和底辊形成辊隙吋,顶辊和底辊分离而其线速度不一致,在纸幅接头顺利由辊隙通过后,顶辊和底辊合辊,此时被轧压在顶辊和底辊之间的纸幅由于顶辊和底辊合辊时两辊的线速度不一致,纸幅的压光效果差,产品的的质量差,不符合生产要求,甚至易使纸幅表面的应カ分布不均,容易造成断纸,同样导致无法正常生产,作业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降低劳动强度、有效提高压光效果的结构改良的压光机,经该压光机轧压的纸幅的质量好,纸幅平滑度远高于国家GB/T16797-2008所规定的优级品的标准。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来实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压光机,包括机架和压光辊,所述压光辊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压光辊包括顶辊和底辊,所述压光机还包括用于调节顶辊和底辊之间间隙的辊隙调节系统和双动カ装置,所述双动力装置驱动连接所述压光辊,所述辊隙调节系统包括PLC控制系统和液压站,所述液压站与所述压光辊连接,所述PLC控制系统和所述液压站电气连接。其中,所述双动力装置为两个直流电机或两个变频电机,所述直流电机或变频电机的内部设置有编码器。其中,两个所述直流电机分别通过万向节与所述顶辊、所述底辊的轴端连接。其中,所述PLC控制系统包括电连接的PLC和主控电磁阀,所述主控电磁阀设置于所述机架。其中,所述液压站包括驱动所述底辊上下移动的动力装置,所述动カ装置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的底部,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底辊的支座连接。其中,所述液压站包括互相连接的液压油泵和液压元件,所述液压元件为二位四通电磁阀,所述二位四通电磁阀连接有减压阀、节流阀、单向阀和溢流阀。其中,所述压光机还包括用于控制液压油泵的调压装置,所述调压装置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设置于所述机架的表面。其中,所述二位四通电磁阀连接于所述液压缸的两端。其中,所述液压站还包括压カ继电器,所述压カ继电器与所述溢流阀组成保护系统。其中,所述压光辊的直径为450mm至500mm,所述压光辊为合金锻打成型并经过热处理的中高辊。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结构改良的压光机,包括机架和压光辊,所述压光辊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压光辊包括顶辊和底辊,所述压光机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顶辊和所述底辊之间间隙的辊隙调节系统和双动カ装置,所述双动力装置驱动连接所述压光辊,所述辊隙调节系统包括PLC控制系统和液压站,所述液压站与所述压光辊连接,所述PLC控制系统和所述液压站电气连接。本专利技术作为造纸生产整机的压光设备,辊隙调节系统可调节控制顶辊和底辊之间的辊隙,PLC控制系统可接收整机的发纸机的气缸切刀的提升信号,此时PLC控制系统根据压光辊实时运行的线速度和发纸机的接纸部分到压光机的纸的长度计算压光辊分离的时间,在纸幅接头即将通过顶辊和底辊的压区时,对压光机下达压光辊的分离命令,此时液压站驱使底辊向下移动与顶辊自动分离形成一定的辊隙,使纸幅接头顺利通过辊隙,待纸幅接头通过后压光辊立即恢复原合辊状态;压光辊在分离时,双动カ装置驱动顶辊和底辊同步运转,保证分辊时压光辊的线速度一致,待纸幅接头通过辊隙后压光辊可同步合辊,避免纸幅应カ不均而出现断纸,使生产正常连续无间断地进行,作业效率高。本专利技术可使纸幅接头自动通过压光辊的压区,減少了人工操作的中间环节,简化了生产エ序、降低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有利于促进企业大规模自动化生产,且有效提高了纸幅的压光效果,经本专利技术轧压的纸幅的质量好,纸幅平滑度远高于国家GB/T16797-2008所规定的优级品的标准。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ー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液压原理控制图。附图标记包括 I一机架,2一压光親,21 一顶棍,22一底親,3一双动カ装置,31 一直流电机,32一万向节,4一液压缸。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I。如图I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结构改良的压光机,包括机架I和压光辊2,所述压光辊2连接于所述机架1,所述压光辊2包括顶辊21和底辊22,所述压光机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顶辊21和所述底辊22之间间隙的辊隙调节系统和双动カ装置3,所述双动力装置3驱动连接所述压光辊2,所述辊隙调节系统包括PLC控制系统和液压站,所述液压站与所述压光辊2连接,所述PLC控制系统和所述液压站电气连接。本专利技术作为造纸生产整机的压光设备,辊隙调节系统可调节控制顶辊21和底辊22之间的辊隙,PLC控制系统可接收整机的发纸机的气缸切刀的提升信号,此时PLC控制系统根据压光辊2实时运行的线速度和发纸机的接纸部分到压光机的纸的长度计算压光辊2分离的时间,在纸幅接头即将通过顶辊21和底辊22的压区时,对压光机下达压光辊2的分离命令,此时液压站驱使底辊22向下移动与顶辊21自动分离形成一定的辊隙,使纸幅接头顺利通过辊隙,待纸幅接头通过后压光辊2立即恢复原合辊状态;当然,液压站也可以驱使顶辊21向上移动与底辊22自动分离形成一定的辊隙;压光辊2在分离时,双动力装置驱动顶辊21和底辊22同步运转,保证分辊时压光辊2的线速度一致,待纸幅接头通过辊隙时压光辊2可同歩合辊,避免纸幅应力不均而出现断纸,使生产连续无间断进行,作业效率高。本专利技术可使纸幅接头自动通过压光辊2的压区,減少了人工操作的中间环节,简化了生产エ序、降低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有利于促进企业大規模自动化生产,且有效提高了纸幅的压光效果,经本专利技术轧压的纸幅的质量好,纸幅平滑度远高于国家GB/T16797-2008所规定的优级品的标准。本实施例中,所述双动力装置3为两个直流电机31,所述直流电机31的内部设置有编码器。直流电机31调速性能好、方便,编码器可控制直流电机31的转速、张力,使直流电机31精准控制压光辊2运行的线速度,确保纸幅经过压光机的压区后压光辊2可实现同步合辊,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直流电机31分别通过万向节32与所述顶辊21、所述底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改良的压光机,包括机架和压光辊,所述压光辊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压光辊包括顶辊和底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光机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顶辊和所述底辊之间间隙的辊隙调节系统和双动カ装置,所述双动力装置驱动连接所述压光辊,所述辊隙调节系统包括PLC控制系统和液压站,所述液压站与所述压光辊连接,所述PLC控制系统和所述液压站电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结构改良的压光机,其特征在干所述双动力装置为两个直流电机或两个变频电机,所述直流电机或变频电机的内部设置有编码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结构改良的压光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直流电机分别通过万向节与所述顶辊、所述底辊的轴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结构改良的压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系统包括电连接的PLC和主控电磁阀,所述主控电磁阀设置于所述机架。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结构改良的压光机,其特征在干所述液压站包括驱动所述底辊上下移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英罗武军肖华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侨盛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