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03009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4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若干由电池片连接而成的电池串列、接线盒、连接电池片的汇流条、承载电池片的背板、覆盖于电池片受光面的透明板及位于所述背板和透明板之间的封装胶膜,所述汇流条包括第一汇流条和第二汇流条,第一汇流条连接相邻两个电池串列,第二汇流条连接所述接线盒与电池串列,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还包括用于保持第一、第二汇流条相对位置固定的定位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汇流条定位夹,可有效防止汇流条在层压过程中向外发生过度偏移,避免汇流条外露及与电池片连接断裂的风险。(*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发电领域,尤其涉及利用光伏效应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太阳能电池片组件包括串联在一起的电池片、承载所述电池片的背板、覆盖于电池片表面的透光板、位于背板四周的边框以及与电池片连接的接线盒,所述电池片相互连接后形成一个串列,再通过下端的互联条将相邻的两串相互串联,然后,首尾两串的上端则借由另外的汇流条引出,并接入所述接线盒。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各个部件通常是采用层压技术进行封装的,即电池片位于所述背板和透光板之间,同时,再向其中设置封装材料(如EVA胶膜),最后通过层压机将上述各部件层压成一体,完成电池片的封装,最后通过安装边框、连接接线盒而形成完整的太阳能电池片组件。·但是,所述层压过程中会带来一些问题,请参图I所示,由于汇流条通常位于背板·Q的边缘处,且连接首尾两串电池串与接线盒M的汇流条P通常长度较长,虽然汇流条P的两端P1、P2在靠近接线盒M处和电池片N处会被一定程度的固定,但汇流条P的中间部分缺少有效的定位,如此一来,在层压过程中,汇流条P的中间部分因缺乏固定而会随着EVA胶膜的外溢而向外弯曲变形,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凸伸出背板的边缘,非常影响组件的美观,而且容易造成与电池片的连接断裂,另外,汇流条外露也将带来不小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若干由电池片连接而成的电池串列、接线盒、连接所述电池片的汇流条、承载所述电池片的背板、覆盖于所述电池片受光面的透明板及位于所述背板和透明板之间的封装胶膜,所述汇流条包括第一汇流条和第二汇流条,所述第一汇流条连接相邻两个电池串列,所述第二汇流条连接所述接线盒与电池串列,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还包括一保持第一、第二汇流条相对位置固定的定位夹。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夹设有基部及自基部延伸出的定位部,该定位部包括卡持所述第一汇流条的第一卡扣部及卡持所述第二汇流条的第二卡扣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部向外卡扣住所述第一汇流条,所述第二卡扣部向内卡扣住所述第二汇流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汇流条夹设于所述第一卡扣部和基部之间,所述第二汇流条夹设于所述第二卡扣部和基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基部呈片状且其中央位置设有一矩形开口,所述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分别自所述矩形开口的两相对侧边向矩形开口内侧延伸且彼此相对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卡扣部是通过沿H型剪切后翻折而成,其与所述基部为一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基部呈纵长型,所述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分别自所述基部的纵向两端弯折延伸而成。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分别位于所述基部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汇流条和第二汇流条分别位于所述基部的上、下两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部、第二卡扣部、第一汇流条及第二汇流条均位于所述基部的同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通过设置汇流条定位夹,可有效防止汇流条在层压过程中向外发生过度偏移,避免汇流条外露及与电池片连接断裂的风险,保证了安全性。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定位夹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定位夹与汇流条配合时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的定位夹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所述的定位夹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至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100,包括若干电池片10、连接所述电池片的汇流条11、12、承载所述电池片的背板13、覆盖于所述电池片受光面的透明板14、位于所述电池片10和背板13之间以及电池片10和透明板14之间的封装胶膜15、与所述汇流条连接的接线盒16、以及用于定位所述汇流条的定位夹17。所述汇流条包括第一汇流条11和第二汇流条12。如图2所示,所述电池片10按矩阵排列,形成若干列电池串列,其中,每串电池串列中的每一电池片都是通过串联的方式相互连接,相邻两个电池串列之间通过第一汇流条11连接,首尾两个电池串列的引出端通过第二汇流条12连接至所述接线盒16。如图3所示,所述定位夹17包括一呈片状的基部171及自基部171延伸而形成的定位部172。所述基部设有一位于中央位置的矩形开口 173,所述定位部172包括自所述矩形开口 173的相对两侧边向内延伸形成的第一卡扣部174和第二卡扣部175,所述第一卡扣部174和第二卡扣部175彼此相对设置,分别用于卡持所述第一汇流条11和第二汇流条12,其中,所述第一卡扣部174向外卡持住所述第一汇流条11,所述第二卡扣部175则向内卡持住所述第二汇流条12。在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172是通过剪切的方式在片状定位夹上剪出来的,即在定位夹中间位置按照“H”型进行剪切后向外翻折即可得到所述第一卡扣部174和第二卡扣部175,而所述第一卡扣部174和第二卡扣部175与所述基部171之间所形成的锐角分别用来供所述第一汇流条11和第二汇流条12穿过,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所述第一卡扣部174、第二卡扣部175、第一汇流条11及第二汇流条12均位于所述基部171的同一侧,其中,所述第一汇流条11夹持于所述基部171和第一卡扣部174之间,所述第二汇流条12夹持于所述基部171和第二卡扣部175之间,由于所述第二卡扣部175是朝向内侧延伸的,而第一卡扣部174是向外侧延伸的,使得第一汇流条11和第二汇流条12被相互定位于第一卡扣部174和第二卡扣部175之间,由于第一汇流条11两端分别串接相邻两串电池串列且其长度比较短,不容易发生变形和位置偏移,如此一来,第二汇流条12在定位夹的作用下也将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在层压过程中不易发生位置偏移,保证了第一汇流条11和第二汇流条12之间的相互位置。图5所示为本技术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剖面示意图,所述定位夹位于所述组件的背板和透明板之间,且靠近边缘的位置,有效地避免了层压过程中第二汇流条12随EVA胶膜的外溢而向外过度偏移,也能避免因位置偏移导致第二汇流条12与电池片的连接处发生断裂的风险,提高了安全性的同时,也使得组件更为美观。当然,本技术所述的定位夹还有其 他实施方式,如图6、图7所示,图6中定位夹的第一卡扣部174和第二卡扣部175分别位于基部171的上、下两侧,对应地,所述第一汇流条11和第二汇流条也分别位于基部171的上、下两侧,如此同样能够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和技术效果。图7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定位夹,其基部呈纵长型,而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分别自基部的纵向两端朝同侧(如图7 (A))或异侧(如图7 (B))弯折延伸而出,用于朝相反的方向卡扣第一汇流条和第二汇流条,使其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图6、图7所示的定位夹在结构形式上与最佳实施方式有所差异,但原理和技术手段基本相同,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基本一样,仍然属于本技术所要保护的范畴,在此不再赘述。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若干由电池片连接而成的电池串列、接线盒、连接所述电池片的汇流条、承载所述电池片的背板、覆盖于所述电池片受光面的透明板及位于所述背板和透明板之间的封装胶膜,所述汇流条包括第一汇流条和第二汇流条,所述第一汇流条连接相邻两个电池串列,所述第二汇流条连接所述接线盒与电池串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还包括一保持第一、第二汇流条相对位置固定的定位夹。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设有基部及自基部延伸出的定位部,该定位部包括卡持所述第一汇流条的第一卡扣部及卡持所述第二汇流条的第二卡扣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部向外卡扣住所述第一汇流条,所述第二卡扣部向内卡扣住所述第二汇流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条夹设于所述第一卡扣部和基部之间,所述第二汇流条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子夏沈伟峰林洪良吴洁
申请(专利权)人:阿特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