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茶用分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0046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构造简单、设备也小、不增加昂贵的精加工机使规模扩大、可消除堵塞和分选不足、在需要进行茶叶分选的地方可容易地分选的制茶用分选装置;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在制茶加工中利用简单的装置廉价地探知并可切实除去不允许进入茶叶中的金属(包含非磁性金属)的制茶用分选装置。由传送茶叶的传送装置、设在该传送装置的上方的由多根并排的杆构成的网筛、以及在该网筛的传送端将分选物排出到传送装置外的取出口构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制茶加工中从茶叶上分离产生的纤维条、茎秆皮等从制品中摘除同时检测出金属并去除的制茶用分选装置
技术介绍
制茶加工中,由于边揉搓边干燥,所以从较老的茶叶上分离产生了纤维条、茎秆皮等,它们混在粗茶加工工序中,但要制成成品茶的时候,要将这些纤维条、茎秆皮等从茶叶中去除,以提高制品品质。因此,粗茶加工工序之后,作为茶叶的精加工工序,采用制茶用的筛选机、电选机、风力分选机等将纤维条、茎秆皮从茶叶中去除。筛选机,贴设有金属网或穿设有许多圆孔或方孔的钢板等网筛,使该作为筛面的网筛做平行运动或旋转运动,将纤维条、茎秆皮等从茶叶中分级。分级时,成为制品茶的茶叶从网筛的孔眼落下,而纤维条、茎秆皮等留在网筛上。这时,纤维条、茎秆皮等乱糟糟地缠上、扎上网筛的孔眼,而滞留在一个地方,影响了茶叶的传送、分级精度。因此,操作者要经常登上筛选机,将乱糟糟地缠在网筛的孔眼上的纤维条、茎秆皮等去除。并且,为了在制茶加工中除去不允许进入茶叶中的磁性金属,在传送茶叶的传送装置的上方,不接触茶叶地设置磁铁,将磁性金属从茶叶中除去。在传统的精加工工序中,随着茶叶变老,会大量产生纤维条、茎秆皮等,存在堵住筛选机、出现被迫不能有效分选的状态的问题。这时,必须增加昂贵的精加工机,扩大规模。并且只在传送茶叶的传送装置的上方设置了磁铁,因此不仅难以将磁性金属从茶叶中充分去除,而且为了完全除去一般金属,除尺寸分选、磁力分选外,还要利用昂贵的市售的金属探测器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构造简单、设备也小、不增加昂贵精加工机使规模扩大、可消除堵塞和分选不足、在需要进行茶叶分选的地方可容易地进行分选的制茶用分选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在制茶加工中利用简单的装置廉价地探知并可切实除去不允许进入茶叶中的金属(包含非磁性金属)的制茶用分选装置。该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采用了以下的机构。第1种机构,由传送茶叶的传送装置、设在该传送装置的上方的由多根并排的杆构成的网筛、以及在该网筛的传送端将分选物排出到传送装置外的取出口构成。第2种机构,在上述机构中,传送装置由通过振动传送茶叶的振动式传送机构成。第3种机构,在上述各机构上,设计有金属排出机构,该机构是将多个并排的杆分成2组以上,作为电极,利用电极与电极可通过金属电连接,探测出金属并将金属从茶叶中排出。第4种机构,在上述各机构上,为了特别除去金属中还存在的磁性金属,在将茶叶投给网筛的投送装置与网筛之间,设计磁性金属除去机构,使其接触下落中的茶叶,除去磁性金属。本专利技术的制茶用分选装置构造简单、设备也小、不增加昂贵精加工机使规模扩大、可消除堵塞和分选不足、在需要进行茶叶分选的地方可容易地进行所希望的分选。另外,因为纤维条、茎秆皮的形状以及大小随着鲜叶的特性以及茶叶的蒸熟度变化,所以,可准备各种尺寸的网筛,并可简单地更换,以适应任何的茶叶。因为网筛与振动式传送机一体振动,可使大的纤维条、茎秆皮等容易在网筛上移动,不宜堵塞,可更确切地分选。传统的市售的金属探测器价格昂贵,难以利用,而本专利技术的制茶用分选装置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容易利用,茶叶穿过网筛时,茶叶中不允许存在的金属接触在电极与电极间,电极与电极之间通过金属流过电流,发出信号实现探测,并可利用金属排出机构排出。因为磁性金属除去机构安装在将茶叶投放到网筛的投送装置与分选茶叶的网筛之间,在茶叶薄薄地扩散下落的过程中,可将小的磁性金属切实捕获,又因为磁性金属除去机构可移动和取出,因此可简单地除去。附图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 制茶用分选装置的正视图。图2 制茶用分选装置的平面图。图3 采用由穿设多个并排的长孔的钢板构成的网筛时的平面图。图4 由作为探测金属的电极的杆构成的网筛的立体图。图5 由作为探测金属的电极的杆构成的网筛的立体图。图6 表示制茶用分选装置的设置例的正视图。符号说明1 制茶用分选装置2 送装置 3 网筛4 杆(バ一) 5 筛固定框 6 网筛的传送端7 取出口8 投送装置 9 式传送机11长孔 12传送装置 13网筛14钢板 15网筛固定框 16网筛的传送端17取出口 18投送装置 20振动式传送机21磁性金属除去机构 31第一电极 32第二电极33第一电极 34第二电极 35金属排出机构36致动装置 37回收箱 38制茶干燥机39振动式传送机 40投送装置 41斗式传送机42波纹板 47吸引罩 48吸引量调节闸49吸引通道 50旋流器 51旋流器排气筒52回转阀 54风扇 56送风通道57送风罩 58送风量调节闸 59分选物回收口60分选闸 63回收袋 64回收袋70滑槽 72分离板 73开孔74小的茶叶排出口 75大的茶叶排出口A茶叶B大的纤维条、茎秆皮 C磁性金属D金属E通过筛网的茶叶F比重小的纤维条、G茶块等重物 H茶粉茎秆皮、茶粉I比重小的纤维条、茎秆皮专利技术的实施形式以下,参照图面对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制茶用分选装置1的正视图,图2是制茶用分选装置1的平面图。2是传送茶叶A的传送装置,3是网筛,网筛3设在传送装置2的上面,由多根并排的杆4构成。5是网筛固定框,网筛固定框5设计成可以调节由多根并排的杆4构成的网筛3的倾斜度,可以水平也可有倾斜角地固定网筛3。在网筛3的传送端6将利用网筛3选出的物质排出到传送装置2外的取出口7,固定在网筛固定框5上。将固定网筛3和取出口7的网筛固定框5固定在传送装置2上。8是将茶叶A投向网筛3的投送装置,茶叶A利用投送装置8投向网筛3,茶叶A穿过网筛3,落到传送装置2的上面,利用传送装置2移动,送到斗式传送机9,利用斗式传送机9送到后续工序的机器上。不能穿过网筛3的大的纤维条、茎秆皮B等在网筛3上移动,从取出口7取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大的纤维条、茎秆皮B等不缠在网筛3上,采用作为多根并排的杆4的断面形状为圆形的圆钢构成网筛3,但断面形状也可是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又,虽然标准使用的是圆形的圆钢的直径为5mm、圆钢与圆钢之间的间隙为3mm的结构,但因为纤维条、茎秆皮B的形状以及大小等随着鲜叶的特性以及茶叶的蒸熟度变化,所以,可准备圆形的圆钢的直径以及圆钢与圆钢之间的间隙为各种尺寸的构件,并设计为可简单地进行更换。图3是对于由多根并排的杆4构成的筛网3,采用由穿设多个并排的长孔11的钢板14构成的网筛13时的平面图。采用由穿设多个并排的长孔11的钢板14构成的网筛13,或者,采用组合穿设多个并排的长孔11的钢板14以及多根并排的杆4两种结构的网筛,都可通过改变长孔11的大小以及长孔11与长孔11之间的间隔,使网筛的作用效果大致相同。又,作为传送装置2,采用的是通过振动来传送茶叶的振动式传送机20,由多根并排的杆4构成的筛网3与振动式传送机20一体振动,可使大的纤维条、茎秆皮B等在网筛3上容易移动,可更确切地分选。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传送装置2,采用振动式传送机20,当网筛3的倾斜角为2度左右时,可切实分选制茶加工中从茶叶上分离产生的大的纤维条、茎秆皮B等,不会有大的纤维条、茎秆皮B等缠在精加工机上,可消除分选不足。图4、图5是由作为探测金属的电极的杆4构成的网筛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茶用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传送茶叶的传送装置、设在该传送装置的上方的由多根并排的杆构成的网筛、以及在该网筛的传送端将分选物排出到传送装置外的取出口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屋行昭三森孝渡边哲也铃木大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寺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