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耳鸣的中药洗耳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93846 阅读:369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9-23 19:23
一种防治耳鸣的中药洗耳剂,其中药优选配比按重量份数组成为:枸杞子15份、黄芪18份、党参7份、甘草10份、当归12份、白术13份、升麻5份、桔梗5份、五味子12份、柴胡7份、蔓荆子8份、葛根1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洗耳液药物在疗效显著,无任何毒副作用和过敏反应同时,极大保全了药物的药效,是一种疗效好、见效快、安全、使用方便的中药洗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洗剂
,具体地说是ー种防治耳鸣的中药洗耳剂
技术介绍
耳鸣是指一种在没有外界声、电刺激条件下,人耳主观感受到的声音,耳鸣使人心 烦意乱、坐卧不安,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现有的中药洗耳剂均只有清洁功能,且副作用大,存在疗效差、用后耳朵红肿瘙痒、不能完全治愈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中药洗耳剂可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清洁耳朵的同时达到治疗耳鸣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是针对现有洗耳剂技术的不足,提供了ー种防治耳鸣的中药洗耳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ー种防治耳鸣的中药洗耳剂,是由下列中药按重量份数配比组成枸杞子12-16份、黄芪15-20份、党參5-8份、甘草8-12份、当归8_12份、白术9_14份、升麻3-7份、桔梗3-5份、五味子9-12份、柴胡4-8份、蔓荆子6-9份、葛根10-15份。ー种防治耳鸣的中药洗耳剂,其中药优选配比按重量份数组成为枸杞子15份、黄芪18份、党參7份、甘草10份、当归12份、白术13份、升麻5份、桔梗5份、五味子12份、柴胡7份、蔓荆子8份、葛根13份。上述中药的归经及作用为枸杞子甘,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可治疗虚劳精亏。医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174页)黄芪甘,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可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212页)党參甘,平,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可治疗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199页)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的功效,可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院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59页)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可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89页)白木苦、甘,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可治疗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68页)升麻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的功效,可治疗风热头痛,齿痛,ロ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50页)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效,可治疗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196页)五味子酸、甘,温,归肺、心、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可治疗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ロ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44页)柴胡苦,微寒,归肝、胆经,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效,可治疗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198页)蔓荆子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功效,可治疗风 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252页)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具有解肌退热,生律,透疹,升阳止泻的功效,可治疗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ロ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233页)本专利技术的ー种防治耳鸣的中药洗耳剂,其制备方法为将枸杞子、黄芪、党參、甘草、当归、白木、升麻、桔梗、五味子、柴胡、蔓荆子、葛根以上12味中药,粉碎成颗粒状(颗粒状可更好的在煎煮挥发出其药性)后将颗粒状中药药材放入煎煮锅中加8倍水进行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加3倍水,煎熬后去渣、加水继续用文火煎煮Ih后将中药液倒出进行杀菌灌装即成。用法及用量使用本专利技术的ー种防治耳鸣的中药洗耳剂,应当先用医用棉球吸液进行擦拭,其吸液不应过多,将其涂抹于耳鸣患处,毎日两次,早晩各一次为宜,即能达到良好的治疗耳鸣的目的。禁忌使用本专利技术的ー种防治耳鸣的中药洗耳剂期间,应当避免在嘈杂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避免突然性的大声刺激和长时间佩戴耳机等不宣耳朵健康的行为。ー种防治耳鸣的中药洗耳剂,其组方的药物原理是以黄芪为君,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臣以党參、炙甘草、白木、枸杞子益气健脾以助君药;佐以当归补血养血,桔梗、五味子理气和胃;又用升麻、柴胡为使,引黄芪、党參炙甘草甘温之气升清,再加蔓荆子升清通窍,葛根升举清气。全方诸药合用,使脾胃强健,中气充足,气陷得升,直达清窍,脉之竭得以解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ー种防治耳鸣的中药洗耳剂,其特点和有益效果是药物在疗效显著,无任何毒副作用和过敏反应同时,极大保全了药物的药效,为ー种疗效好、见效快、安全、使用方便的中药洗液。临床应用实施例如下应用实施例I :许明远,男,33岁,安徽省铜陵人,因长期在吵闹环境的车间工作导致耳鸣,经常听到嗡嗡、撕撕或尖鋭的声音,出现幻听,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洗耳剂,早晩各一次清洗,3个月后完全治愈,耳朵恢复正常状态。应用实施例2:邓雄志,男,24岁,安徽省蛘埠人,爱好听随身听,且耳机的音量常常开到最大音量,长期的对耳朵的刺激,导致了耳鸣的发生,经常不间断的听到ー些嘈杂的声音,半夜难以入眠,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洗耳剂后,耳朵嘈杂的声音消失,睡眠得到了恢复,于4个月后完全治愈,听カ恢复到正常水平。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ー种防治耳鸣的中药洗耳剂,是由下列中药按重量份数配比组成枸杞子12-16份、黄芪15-20份、党參5-8份、甘草8_12份、当归8_12份、白术9_14份、升麻3-7份、桔梗3-5份、五味子9-12份、柴胡4-8份、蔓荆子6-9份、葛根10-15份。将枸杞子、黄芪、党參、甘草、当归、白木、升麻、桔梗、五味子、柴胡、蔓荆子、葛根以上12味中药,粉碎成颗粒状(颗粒状可更好的在煎煮挥发出其药性)后将颗粒状中药药材放入煎煮锅中加8倍水进行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加3倍水,煎熬后去渣、加水继续用文火煎煮Ih后将中药液倒出进行杀菌灌装即成,使用本专利技术的ー种防治耳鸣的中药洗耳剂,应当先用医用棉球吸液进行擦拭,其吸液不应过多,将其涂抹于耳鸣患处,毎日两次,早晩各一次为宜,即能达到良好的治疗耳鸣的目的。实施例ニ,ー种防治耳鸣的中药洗耳剂,其中药优选配比按重量份数组成为枸杞子15份、黄芪18份、党參7份、甘草10份、当归12份、白术13份、升麻5份、桔梗5份、五味子12份、柴胡7份、蔓荆子8份、葛根13份。将枸杞子、黄芪、党參、甘草、当归、白木、升麻、桔梗、五味子、柴胡、蔓荆子、葛根以上12味中药,粉碎成颗粒状(颗粒状可更好的在煎煮挥发出其药性)后将颗粒状中药药材放入煎煮锅中加8倍水进行煎煮三次,毎次2小吋,加3倍水,煎熬后去渣、加水继续用文火煎煮I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ー种防治耳鸣的中药洗耳剂,其特征在于其中药优选配比按重量份数组成为枸杞子15份、黄芪18份、党參7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伟基托夫郭章发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伟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4年12月08日 16:40
    耳鸣是累及听觉系统的许多疾病不同病理变化的结果,病因复杂,机制不清,主要表现为无相应的外界声源或电刺激,而主观上在耳内或颅内有声音感觉。在临床上它既是许多疾病的伴发症状,也是一些严重疾病的首发症状(如听神经瘤)。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