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及其通信系统间的切换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790005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2 00:54
一种手机,包括第一通信系统、第二通信系统、状态判断模块、强度获取模块、功率获取模块、电流获取模块及系统选择模块。状态判断模块判断手机是否需进入语音通话状态。强度获取模块在手机需进入语音通话状态时,获取接收信号强度。功率获取模块根据接收信号强度计算第一通信系统与第二通信系统所需的发射功率。电流获取模块根据发射功率获取第一通信系统与第二通信系统的所耗电流。系统选择模块选择所耗电流较小的通信系统提供语音通话服务。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手机通信系统间的切换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手机及其通信系统间的切换方法可自动切换手机所使用的通信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尤其涉及ー种包括多个通信系统的手机及其通信系统间的切換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多种应用于手机的通信系统,比较常见的有第ニ代通信系统(2G)、第三代通信系统(3G)。目前,有很多手机都内建了多个通信系统,比如同时采用全球移动(GSM)与宽带码分多址(WCDMA)通信系统的双模手机。然而,在多通信系统共存的手机中,网络模式设置并不多祥,较常见的选择为优先采用3G,仅使用3G,或仅使用2G这三种。手机电池的续航能力是手机的重要指标,但是在通信系统的选择上,一般并没有 针对省电做特殊的设置。因此,很多时候会因为设置不当而产生很多多余的功耗,从而会缩短电池使用时间,降低用户满意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ー种手机,可自动切換手机所使用的通信系统,以选择最省电的通信系统来提供服务。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手机通信系统间的切換方法,可自动切換手机所使用的通信系统,以选择最省电的通信系统来提供服务。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手机包括第一通信系统、第二通信系统、电流对照表、状态判断模块、強度获取模块、功率获取模块、电流获取模块及系统选择模块。电流对照表用于储存手机在第一通信系统与第二通信系统下的信号发射功率与所耗电流的对应关系。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手机是否需进入语音通话状态。強度获取模块用于在手机需进入语音通话状态时,获取在第一通信系统与第二通信系统下的接收信号強度。功率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接收信号強度计算第一通信系统与第二通信系统所需的发射功率。电流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通信系统与第二通信系统的发射功率查询电流对照表,以获取第一通信系统与第二通信系统的所耗电流。系统选择模块用于比对第一通信系统与第二通信系统的所耗电流,并选择所耗电流较小的通信系统提供语音通话服务。优选的,第一通信系统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第二通信系统为码分多址2000通信系统、宽带码分多址通信系统、时分同步码分多址通信系统、长期演进项目或全球微波互联接入通信系统中的ー种。优选的,系统选择模块还用于在手机需进入待机状态时,选择第一通信系统提供待机服务。优选的,系统选择模块还用于在手机需进入资料传输状态时,选择第二通信系统提供资料传输服务。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手机通信系统间的切換方法用于包括第一通信系统与第二通信系统的手机中,且包括提供电流对照表,用于储存手机在第一通信系统与第二通信系统下的信号发射功率与所耗电流的对应关系;判断手机是否需进入语音通话状态;若手机需进入语音通话状态,则获取在第一通信系统与第二通信系统下的接收信号強度;根据接收信号強度计算第一通信系统与第二通信系统所需的发射功率;根据第一通信系统与第二通信系统的发射功率查询电流对照表,以获取第一通信系统与第二通信系统的所耗电流;比对第一通信系统与第二通信系统的所耗电流;及选择所耗电流较小的通信系统提供语音通话服务。优选的,第一通信系统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第二通信系统为码分多址2000通信系统、宽带码分多址通信系统、时分同步码分多址通信系统、长期演进项目或全球微波互联接入通信系统中的ー种。优选的,手机通信系统间的切換方法还包括若手机需进入待机状态,则选择第一通信系统提供待机服务。优选的,手机通信系统间的切換方法还包括若手机需进入资料传输状态,则选择 第二通信系统提供资料传输服务。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手机及其通信系统间的切換方法自动切換手机所使用的通信系统,以选择最省电的通信系统来提供服务。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手机ー实施方式的实施环境与功能模块图。图2为图I中手机包括的电流对照表一实施方式的不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手机通信系统间的切換方法ー实施方式的流程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手机10基站20处理器12无线收发器13存储器14第一通信系统15第二通信系统16电流对照表18状态判断模块100强度获取模块102功率获取模块104电流获取模块106系统选择模块108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參阅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手机10 —实施方式的实施环境与功能模块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手机10包括处理器12、无线收发器13、存储器14、第一通信系统15及第二通信系统16。其中,处理器12通过第一通信系统15与第二通信系统16控制无线收发器13与基站20通信。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系统为全球移动(GSM)通信系统,所述第二通信系统为码分多址2000(CDMA2000)通信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CDMA)通信系统、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通信系统、长期演进项目(LTE)或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通信系统中的ー种。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4中存储有电流对照表18、状态判断模块100、强度获取模块102、功率获取模块104、电流获取模块106及系统选择模块108,处理器12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4中的模块100-108以实现各模块的功能。电流对照表18用于储存手机10在第一通信系统15与第二通信系统16下的信号发射功率与所耗电流的对应关系。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系统15与第二通信系统16下的信号发射功率与所耗电流的对应关系是通过多次测试得到的平均值。请參阅图2,为图I中电流对照表18 —实施方式的不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系统为GSM900,第二通信系统为WCDMA BANDI。此时,电流对照表18包括两个表,左边为针对WCDMA BAND I通信系统的对照表,右边为针对GSM900通信系统的对照表。具体而言,首先请看WCDMA BAND I通信系统的对照表,其包括功率及其単位字段与电流及其单位字段,从23dbm到Odbm的功率都有对应的所耗电流的值。其中第一行就表示经过多次测试,手机10的WCDMA BAND I通信系统在发射功率为23dbm时需耗550. 9毫安(mA)的电流,其它行以此类推。然后请看GSM900通信系统的对照表,其包括功率等级字段与电流及其単位字段,从第5等级到第19等级都有对应的所耗电流的值。其中第一行就表示经过多次测试,手机10的GSM900通信系统在发射功率处于第5等级时需耗352. 6毫安(mA)的电流,其它行以此类推。其中,GSM900通信系统功率等级与发射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由GSM相关的通信协议规定,在此不做赘叙。请继续參阅图1,状态判断模块100判断手机10当前是否需进入语音通话状态。若手机10需进入语音通话状态,強度获取模块102获取在第一通信系统15与第二通信系统16下的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 RSSI)。在本实施方式中,接收信号強度与手机10周围给其提供信号的基站20有夫。如果为第一通信系统15与第二通信系统16提供信号的基站不同,那么强度获取模块102获取的第一通信系统15与第二通信系统16的接收信号強度也会不同。功率获取模块104根据接收信号強度计算第一通信系统15与第二通信系统16所需的发射功率。电流获取模块106根据第一通信系统15与第二通信系统16的发射功率查询电流对照表18,以获取第一通信系统15与第二通信系统16的所耗电流。在第一通信系统15中,电流获取模块106需要先将功率获取模块104计算出的发射功率转换为发射功率等级,然后再与电流对照表18进行比对,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包括第一通信系统与第二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包括 电流对照表,用于储存所述手机在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与所述第二通信系统下的信号发射功率与所耗电流的对应关系; 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手机是否需进入语音通话状态; 强度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手机需进入语音通话状态时,获取在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与所述第二通信系统下的接收信号强度; 功率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信号强度计算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与所述第二通信系统所需的发射功率; 电流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与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发射功率查询所述电流对照表,以获取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与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所耗电流;及 系统选择模块,用于比对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与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所耗电流,并选择所耗电流较小的通信系统提供语音通话服务。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所述第二通信系统为码分多址2000通信系统、宽带码分多址通信系统、时分同步码分多址通信系统、长期演进项目或全球微波互联接入通信系统中的一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选择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手机需进入待机状态时,选择所述第一通信系统提供待机服务。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选择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手机需进入资料传输状态时,选择所述第二通信系统提供资料传输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南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