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是应用超导短路电流限制器在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期间的信息为主要判据的配网自愈系统。
技术介绍
配电自动化(DA)是一项集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控制技术、现代化设备及管理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其目的是提高供电可靠性,改进电能质量,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降低运行费用,减轻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在工业发达国家中,配电系统自动化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我国随着新一轮配电自动化试点项目的实施,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Feeder Automation, FA),因其不依赖于主站或子站的全局信息、一次性处理故障、对配电线路的变更具有更好的适应性、易于维护等特点逐渐受到用户的青睐,国家电网公司2009年组织制定的《配电自动化试点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与《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已经将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作为一种主要形式列入标准。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总结起来主要有子站级分布式FA、馈线级分布式FA、开关级分布式FA,开关级分布式FA又分为负荷开关模式和断路器模式。为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目前包含故障定位、隔离和供电恢复(Fa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超导状态信息的配电网自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步骤A :超导短路电流限制器SFCL根据各检测点的电流大小判别是否为故障点;当检测点的电流大于等于超导短路电流限制器SFCL的临界电流,则检测点判为故障点,则超导短路电流限制器SFCL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FA发出故障定位信号与隔离信号;当检测点的电流小于超导短路电流限制器SFCL的临界电流,不进行任何步骤。2.所述步骤A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l :超导短路电流限制器SFCL采集各检测点的量测数据,比较检测点的电流大小和超导短路电流限制器SFCL的临界电流大小; 步骤A2 :当检测点的电流大于超导短路电流限制器SFCL的临界电流,则检测点判为故障点,超导短路电流限制器SFCL进入失超状态并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FA发出故障定位信号与隔离信号;当检测点的电流小于等于超导短路电流限制器SFCL的临界电流,超导短路电流限制器SFCL为超导状态,FA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配电网运行正常,继续采集各检测点的量测数据。3.步骤B:根据超导短路电流限制器SFCL发出故障定位信号与隔离信号,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FA对故障点进行定位并实施隔离; 所述步骤B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I :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FA根据故障期间的短路电流的分布情况实现故障点定位; 步骤B2 :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FA确认定位故障点后,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FA通过跳开故障点周围的分段开关对故障点实施隔离; 步骤C :故障点隔离排除后,超导短路电流限制器SFCL从失超状态恢复为超导状态,同时超导短路电流限制器SFCL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FA发出供电恢复信号,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FA对非故障区域(即没有发生故障的区域)恢复供电; 所述步骤C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Cl :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FA隔离排除故障点,消除短路电流后,超导短路电流限制器SFCL从失超状态恢复为超导状态; 步骤C2:超导短路电流限制器SFCL确认故障点隔离成功后,超导短路电流限制器SFCL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FA发出非故障区域负荷供电恢复信号; 步骤C3 :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FA接收到供电恢复信号以后,对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 步骤D :故障点故障自动隔离以后,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FA系统将选择原故障点周围分段开关进行合闸操作,实现原故障点供电恢复。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超导状态信息的配电网自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l之前还包括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FA系统可采集实时量测数据并上传主站或数据中心。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超导状态信息的配电网自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黄玉辉,凌万水,于文鹏,翁嘉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