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启动振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8533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一带有按需启动系统的振动器,它抑制大气污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一体的无冲击启动系统,其中,至少有一支撑表面包括具有粘附润滑剂的表面以提供静态按需启动系统,并且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需启动系统是动态的,它可使所述活塞两侧的不同力失衡以确保振动器将按需振动。因此,两种类型的启动系统均可使用,一种是静态按需启动系统并且另一种是动态按需启动系统,两种系统都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如果需要可联合使用以提供备用启动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本专利技术通常涉及振动器,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具有一体的按 需启动系统及输送系统的多个无冲击振动器,其中一个振动器在外 部紧固于一传输线上,以便将应该容纳在其中的物料排出。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无冲击线性振动器的概念典型的是,随着 空气流入及流出圆柱室时, 一个圆柱体在圆柱腔室内前后振动。该 振动器通常是无需润滑的,因为随着其前后震荡,空气用来支撑圆 柱体。如果使用润滑剂例如油或其类似物,会导致油雾排入大气。 当这些系统产生振动时,这些系统的困难之一是振动器并不总是按 照需求开始振动。也就是说,随着空气或者其它流体被引入圆柱腔 室内,空气可能沿着圆柱体穿过,而无法诱导其内的块体所需的振 动。在已知的线性振动器的一个实施例中,振动器包括一个被气流 驱动的在腔室内前后振动的圆柱形活塞,与此同时,随着空气在活 塞周围形成一空气轴承以在活塞与壳体之间形成一个基本上无摩 擦的表面,空气推动活塞前后移动。这种振动器其中一个弊端在于, 为确保振动器响应流体引入腔室,通常需要像弹簧那样的一些机械 部件,用以偏压活塞以此促进活塞的初始振动运动。也就是说,当 像空气那样的流体引入腔室时,被空气轴承支撑的活塞可能不会在 空气进入腔室时立即开始振动。因此,若要确保启动,需要通过在振动器内纳入一机械装置,如弹簧或其类似物,使活塞的振动开始。 然而,引进像弹簧那样的机械启动装置将减少振动器的寿命,因为 弹簧可能会由于金属疲劳而断裂。本专利技术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按需立即启动线性振动器,它 避免了润滑剂污染问题和由于启动机构疲劳引起的故障问题。在另 一个实施例中,按需立即启动线性振动器包括备用的按需启动系
技术实现思路
简单来说,本专利技术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用于在其内形成 腔室的圆柱支撑表面,和引导流体进入所述腔室的进口。 一单体活 塞可滑动地安置在所述腔室内,所述活塞内部具有一套内部流体通 道,以及位于活塞上的一个外部支撑表面。在壳体的内部圆柱支撑 表面和活塞的外部支撑表面之间的空气的流动产生了一个基本上 无摩擦的流体轴承,它允许活塞在腔室内前后移动,且损失很少的 能量,并且事实上在壳体的内部圆柱支撑表面或活塞的外部支撑表 面上基本没有磨损。为提供按需启动,而不污染大气,本专利技术的一 个实施例包括一内部无污染启动系统,其中所述支撑表面的至少一 个含有粘附润滑剂的表面以便提供一个按需静态启动系统而同时 抑制或消除污染大气。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按需启动系统是一个无 污染的动态系统,它包括一腔室端口,所述端口能使其内的活塞上 不同的力失衡,以确保振动器按照需要开始振动。因此,两个启动 系统均可使用, 一个是按需静态启动系统,并且另一个是按需动态 启动系统。而两个系统均能单独使用,或者如果需要,可以联合使 用以提供一个备用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安装在一传输线上的无冲击振动器的透视图1A是一安装支架的分离图,支架用来把振动器保持在传输管线上;图2是处于第一位置的其内具有一圆柱体的一无冲击振动器 的剖视图2A示出了表面被刨光过的内壳体和壳体内表面上的涂层的 放大图3是带有启动端口且活塞处于第一位置的无冲击振动器的 剖视图4示出了图3的振动器,活塞处于第二位置; 图5示出了图3的振动器,活塞处于第三位置; 图6是位于振动器中的可滑动活塞的一透视图;并且 图7示出了可由加压空气源控制的排出系统。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传输系统10的一个透视图,振动器11紧固该传输系统 上。所述传输系统包括一个气动传输管道12, 一无冲击振动器11 通过第一末端安装盘14紧固该传输管道上,末端盘具有通过螺栓 (未示出)紧固于振动器11末端的顶部件14b,和与所述管道12 相接触并且部分围绕管道12外表面延伸的弯曲末端。支架盘14的 底部件Ma通过螺栓14c紧固在顶部件14b上。同样地,具有顶部 件15b的第二末端安装盘15通过螺栓17紧固于振动器11的相反 的末端,并且具有部分围绕管道12的外表面延伸且与管道12相接 触的弯曲末端。安装盘15的底部件15a通过螺栓15c紧固于顶部 件15b上,其安置在所述安装盘15的相反一侧,以夹住其间的管道12。末端安装盘14和15彼此相同并且能够围绕刚性管道12的外壁紧紧钳住,使所述振动器11的振动运动能够传递振动能量给管道12,以便将在所述传输管道内粘附的任何物质排出。典型地, 所述振动器安装在所述管道弯曲的地方,因为在所述传输管道改变 了方向的地方物质能够更频繁地粘附,尽管如此,所述振动器也可 被安置在其它能够发生粘附的地方。钳住传输管道12的所述安装盘15在图1A的分离透视图中被 示出,用以显示具有一个半柱面15e的所述顶部件15b以及具有一 个半柱面15f的底部件15a,它们相互配合,并且同气动管道12的 外表面12a形成钳夹啮合,使得来自所述振荡器11的振动被传输 到传输管道12,由此排出传输管道内的物质。图1示出了所述振动器11包括一壳体23,壳体具有流体进口 20以及第一排出阀21和第二排出阀22,所述排出阀允许流体从所 述进振动器11内排出。操作时,流体进口 20与一高压流体源例如 压縮空气连接,高压流体流入流体进口 20并且通过排出阀21和排 出阀22交替排出。参考图2,示出了振动器11的剖视图,其显示了通过螺栓(未 示出)紧固于圆柱壳体23上的振动器端板30和31,以便端板与 壳体形成一细长的圆柱腔室,该圆柱腔室有一细长的圆柱支撑表面 32a,用于供一单体活塞35在其内前后振动。活塞35在图2的截 面图及在图6的分离透视图中示出,并且包括第一圆周槽38,它 允许流体环绕流过并且进入一径向端口 40,该径向端口 40与在活 塞35右端截止的轴向延伸的内部端口 44相连。活塞35还包括第 二圆周槽39,它允许流体环绕流过并且进入一径向端口 41 (图2), 该径向端口 41与终止在活塞35的相反的末端35a的一轴向延伸的 端口 46相连。壳体23包括一套三个形成环形腔室的圆周槽。第一圆周槽51与出口端口50相连,第二圆周槽52与进口端口 20相连,并且第 三圆周槽61与出口端口 60相连。此外,有足够的间隙以在活塞 35的外径与圆柱面32a的内径之间形成一环形间隙,以便允许一部 分流体通过所述间隙,在其间形成一流体轴承。流体轴承使活塞 35能相对无摩擦地前后滑动。在从所述出口端口 50或者所述出口 端口 60流出前,另一部分来自进口 20的流体流经活塞35。当由空气流入振动器端口 20所产生的流体轴承提供活塞35的 相对无摩擦振动时,它并不总是提供所述振动器的按需要启动。一 旦活塞35开始振动,所述动态力维持所述振动,然而当空气进入 进口管20时,有时在所述活塞35和所述壳体23之间的粘附力可 能会引起所述活塞的阻塞或者无法开始振动。已经发现,在所述壳 体的内表面上使用所述粘附润滑剂,能使活塞克服所述活塞35和 所述壳体23之间的静态粘附力,以便允许在像空气那样的流体进 入振动器进口 20时所述活塞按要求开始振动,藉此消除了对例如 弹簧或其类似物那样的机械启动系统的需求。图2示出的实施例包括一个一体的、静态的按需启动系统。图 2A示出了所述内部支撑表面32a包括耐磨损的阳极层19,其中浸 渍有像聚四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冲击振动器,包括:壳体,具有进口端口以及第一、第二出口端口,所述壳体具有在内部形成腔室的内表面,该内表面上具有粘附润滑剂;活塞,具有外表面,所述活塞可在所述腔室内滑动,所述活塞具有与所述活塞的第一端上的第一端部端口流体相连的第一径向端口,以及与所述活塞的相反端上的第二端部端口流体相连的第二径向端口,使得当气体引入所述进口端口时,所述活塞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上被交替驱动;以及按需启动系统,用以确保所述活塞在所述振动器内的初始振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汉森
申请(专利权)人:迪纳米克空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