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进加工性的软聚烯烃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75494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17:08
具有改进加工性的软聚烯烃组合物包含8-45%重量的聚丙烯组分(A)、45-82%重量的聚烯烃组分(B)和5-25%重量的具有60MPa或更低的弯曲模量的1-丁烯(共)聚合物(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改进加工性的软聚烯烃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加入作为加工助剂的特定I- 丁烯聚合物获得的具有改进加工性的软聚烯烃组合物。软聚烯烃组合物可通过共混结晶热塑性级分与弾性体级分获得。通常,由于结晶级分构成其中弾性体相分散良好的基体,因此这类组合物为异相的(heterophasic)。软性异相聚烯烃组合物可通过多种方法获得,这些方法包括在多个反应器中序列聚合以产生反应器内共混物。具有弾性性质但仍然保持热塑性特性的软聚烯烃组合物用于多种应用中,因为它们可通过与用于热塑性聚合物的相同制造方法(包括挤出方法和注塑)转化成成型制品。如例如在WO 03/011962中所述,软聚烯烃组合物可有利地在至少两个反应器中在齐格勒-纳塔(Ziegler-Natta)或金属茂催化剂体系存在下通过序列聚合制备,在这些软聚烯烃组合物中,结晶级分包含大量的丙烯均聚物或丙烯与こ烯和/或另ー种α -烯烃的无规共聚物,且弾性体级分包含大量的弾性体こ烯-丙烯共聚物,其任选含有ニ烯(EPDM)。然而,由于通常低于I的极低熔体流动速率(MFR),包含大量具有高特性粘度的弹性体级分的组合物可能难以在熔融状态下加工。通常,广泛使用的提高聚烯烃材料的MFR的技术为减粘裂化。减粘裂化聚烯烃材料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通常,其通过使用液态或粉末形式的或吸附于载体上的过氧化物进行。随后将聚烯烃组合物/过氧化物混合物引入用于热塑化并传送所述混合物的装置,例如高温下的挤出机中。相对于所选的特定过氧化物(即,基于在挤出机加工温度下过氧化物的半衰期)来控制停留时间和温度,以实现所需聚合物链降解度。结果是縮小了在组合物中存在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并降低了总分子量,从而相对于原始聚合得到的聚合物(as-polymerized polymer)提高了 MFR。例如,通过选择过氧化物类型、挤出机温度和挤出机停留时间,具有分数MFR( S卩,小于I)的聚合物或具有O. 5-10的MFR的聚合物可选择性地减粘裂化到15-50的MFR。在该方法的实践中应足够细致,以防止在含こ烯共聚物的存在下发生交联。然而,过氧化物减粘裂化常常产生粘着材料且导致机械性质变差。因此,通过减粘裂化获得的改进加工性具有聚烯烃组合物品质较低的重大缺点。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使用熔融减粘剂代替减粘裂化以改进某些聚烯烃材料的加工性。US 6,277,918 BI公开了结晶聚I-丁烯与包含大量(高于75%重量)LLDPE型こ烯共聚物的聚烯烃组合物的用途。US 6,667,364 B2公开了熔融减粘剂用于改进富含PE的TPV( “热塑性硫化胶”)的加工性的用途,其中PE为连续硬相且特定的EPDM橡胶为软相。该专利中公开的减粘剂 包括全同立构的聚(I-丁烯)和某些油或蜡。这些组合物的高粘度可归因于PE与EPDM橡胶的相容性。其中PP或橡胶的存在量大于其它组分的TPV被认为是可加工的(第2栏,第51-55行)。所引用的文献没有提供对于以下的解决方法主要包含结晶丙烯(共)聚合物和大量こ烯-丙烯弾性体共聚物组分的软聚烯烃组合物在熔融状态下的加工性差。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根据W02009/024435,已经提出共混软聚烯烃组合物与10-25%重量的包含I- 丁烯聚合物(均聚物或共聚物)和石蜡或油脂的减粘剂。所述I-丁烯聚合物优选为具有高MFR的高度全同立构的均聚物。实际上,在实施例中,使用具有相对高的弯曲弹性模量(即487MPa)和175克/10分钟的MFR的均聚物,相对高的弯曲弾性模量是高度全同立构的、显著结晶的I-丁烯聚合物所特有的。在比较实施例中,已显示,当仅加入I-丁烯聚合物时,因而在石蜡或油脂不存在的情况下,所得组合物的机械性质相对于以纯态的软聚烯烃组合物的性质显著变差。具体地讲,弯曲模量明显增加且断裂伸长率显著变差。 现已发现,通过使用作为减粘剂的特定种类的I-丁烯聚合物,即使在石蜡或油脂不存在的情况下,也可获得加工性与机械性质具有符合要求的平衡的软聚烯烃组合物。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未必含有低分子量组分,如所述蜡或油脂,这使得明显不存在这些低分子量组分可能的表面迁移以及由此引起的最終制品表面性质改变的问题。此外,由于组分数減少,可容易地制备并加工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烯烃组合物,其包含 A)5-45%重量的聚丙烯组分,所述聚丙烯组分包含丙烯均聚物或丙烯与另ー种α -烯烃的共聚物或其组合,所述聚丙烯组分含有至少85%重量的丙烯且其在室温下在ニ甲苯中的溶解度小于20%重量; B)82-45%重量的聚烯烃组分,所述聚烯烃组分包含こ烯与至少ー种其它α -烯烃的共聚物或共聚物组合物,其含有15%重量-70%重量、优选15-40%重量的こ烯,所述聚烯烃组分在室温下在ニ甲苯中的溶解度大于60%重量; 02. 5-25%重量的I-丁烯(共)聚合物,所述I-丁烯(共)聚合物具有 -75重量%或更大、优选80重量%或更大、更优选84重量%或更大、甚至更优选90重量%或更大的I- 丁烯衍生单元含量; -60 MPa或更低、优选40MPa或更低、更优选30MPa或更低的弯曲模量。A) > B)和C)的所述量就A) + B) + C)的总重量而言。根据以上定义,很显然术语“共聚物”包括含有多于ー种共聚单体的聚合物。“室温”在本文中是指约25°C的温度。本专利技术的聚烯烃组合物通常显示出低弯曲模量值,即低于lOOMPa、优选低于60MPa、更优选低于30MPa,和低于90、优选65-80的肖氏A硬度。优选本专利技术的软聚烯烃组合物包含8-30%重量、更优选8-20%重量、最优选10-15%重量的聚丙烯组分(A) ;50-80%重量、更优选60-80%重量、最优选65-75%重量的聚烯烃组分(B);和10-25%重量、更优选12-20%重量、最优选14-20%重量的组分(C)。本专利技术的软聚烯烃组合物的MFR(根据ISO 1133在230°C下在2. 16kg装载量下测量)优选为O. 05-25克/10分钟、更优选为O. 05-15克/10分钟。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聚丙烯组分(A)通常选自(i)在室温下在ニ甲苯中的溶解度优选小于10%重量、更优选小于5%且甚至更优选小于3%的结晶丙烯均聚物,或(ii)丙烯与至少ー种式H2CH=CHR的α -烯烃的共聚物,其中R为H或C2_6直链或支链烷基;或(i)和(ii)的组合。优选丙烯的共聚物(ii)含有至少90%的丙烯且在室温下在ニ甲苯中的溶解度优选小于15%重量、更优选小于10%重量且甚至更优选小于8%重量。所述α-烯烃优选为こ烯、I-丁烯、I-戊烯、4-甲基-1-戊烯、I-己烯、I-辛烯或其任何组合,且甚至更优选丙烯的共聚物(ii)为丙烯与こ烯的共聚物。因为丙烯与こ烯或与另ー种α-烯烃的共聚物或其组合赋予本专利技术组合物高透明性。由于其在室温下在ニ甲苯中的溶解度高,所以聚烯烃组分(B)通常为弾性体聚合物材料。优选本专利技术聚烯烃组合物的聚烯烃组分(B)包含第一弾性体共聚物(I)和第二弹性体共聚物(2),其中,如先前所述,“弾性体”用以限定在室温下在ニ甲苯中具有高溶解度、的聚烯烃。第一弾性体共聚物(I)为こ烯与丙烯和/或至少ー种C4-Cltl α -烯烃的共聚物,所述α -烯烃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11.17 EP 09176231.01.聚烯烃组合物,其包含 A)5-45%重量的包含丙烯均聚物或丙烯与另ー种α-烯烃的共聚物或其组合的聚丙烯组分,所述聚丙烯组分含有至少85%重量的丙烯且在室温下在ニ甲苯中的溶解度小于20%重量; B)82-45%重量的聚烯烃组分,所述聚烯烃组分包含こ烯与至少ー种其它α-烯烃的共聚物或共聚物组合物,其含有15%重量-70%重量的こ烯,所述聚烯烃组分在室温下在ニ甲苯中的溶解度大于60%重量; C)2. 5-25%重量的I- 丁烯(共)聚合物,所述I- 丁烯(共)聚合物具有 -75重量%或更大、优选80重量%或更大、更优选84重量%或更大、甚至更优选90重 量%或更大的I- 丁烯衍生单元含量; -60 MPa或更低、优选40 MPa或更低、更优选30 MPa或更低的弯曲模量。2.权利要求I的聚烯烃组合物,其具有O.05-25克/10分钟的MFR。3.权利要求I的聚烯烃组合物,其中组分(B)包含 1)こ烯与丙烯和/或至少ー种C4-Cltl α -烯烃的第一弾性体共聚物,其任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佩勒加蒂P戈伯蒂J德克利佩莱尔S斯帕塔罗
申请(专利权)人:巴塞尔聚烯烃意大利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