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机械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71026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道机械连接器,其包括基体及外挤压环;该外挤压环为中空管体,该中空管体套设在基体上,其套入端为前端;该外挤压环由前端向后端依次设有套环、间隔设有的多个锥面和多个环面;该基体为中空管体,该中空管体插设在外挤压环内,其插入端为前端;该中空管体管壁由前端向后端依次设有螺纹段、多道密封压紧环以及加载承力环,且管壁与该多道密封压紧环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凸环,中空管体管壁后端端部设有法兰;可以快速连接2英寸至8英寸的管道,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连接可靠、操作方便且安全的功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道连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管道机械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管道连接方法主要有焊接、法兰连接以及螺纹连接等。这几种连接方法都存在有一定局限性,比如连接工序多、对环境要求高、结构复杂等,更不能实现快速连接,因此连接效率不高,连接的可靠程度不理想,限制了管道高效可靠的连接作业。有待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管道机械 连接器,其包括基体和外挤压环,可以快速连接2英寸至8英寸的管道,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连接可靠、操作方便且安全的功效。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管道机械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I以及外挤压环2 ;该外挤压环2为中空管体,该中空管体套设在基体I上,其套入端为前端;该外挤压环2由前端向后端依次设有套环21、间隔设有的多个锥面和多个环面;该基体I为中空管体,该中空管体插设在外挤压环2内,其插入端为前端;该中空管体管壁由前端向后端依次设有螺纹段11、多道密封压紧环以及加载承力环12,且管壁与该多道密封压紧环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凸环,中空管体管壁后端端部设有法兰13。前述的管道机械连接器,其中基体I为中空管体,该中空管体的内径大于2英寸至8英寸;该中空管体管壁由前端向后端依次一体成型螺纹段11、第一道密封压紧环14、第二道密封压紧环15以及加载承力环12,且管壁与第一道密封压紧环14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凸环16,管壁与第二道密封压紧环15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凸环17 ;该螺纹段11沿圆周方向等距设有多个供中空管体径向收缩的开口槽。前述的管道机械连接器,其中第一道密封压紧环14和第二道密封压紧环15为向中空管体管壁内侧凹陷的环形体,所述第一凸环16和第二凸环17为向中空管体管壁外侧凸出的环形体;该第一凸环16的外径小于第二凸环17的外径,且第一凸环16与第二凸环17的外凸最高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加载承力环12的轴向长度;所述螺纹段11设在中空管体内壁上,该螺纹段11沿圆周方向等距设有8个开口槽;所述加载承力环12朝向螺纹段11的环面为定位面121。前述的管道机械连接器,其中外挤压环2为中空管体,该中空管体管壁内侧由前端向后端依次设有套环21、定位面22、第一锥面23、第一环面24、第二锥面25、第二环面26、第三锥面27和第三环面28 ;该套环21的内径等于加载承力环12的外径,且套环21的轴向长度等于加载承力环12的轴向长度;该定位面22与中空管体管壁内侧垂直,其高度等于加载承力环12定位面121高度,该定位面22与中空管体管口距离等于套环21轴向长度;该第一锥面23径向高度等于第二凸环17外径和第一环面24内径之差;该第二锥面25径向高度等于第一凸环16外径和第二环面26内径之差;该第三锥面27径向高度等于螺纹段11外径和第三环面28内径之差;该第一环面24内径小于第二凸环17外径而大于第一凸环16外径,且第一环面24的轴向长度与第一锥面23轴向长度之和等于加载承力环12的轴向长度;该第二环面26内径大于螺纹段11外径而小于第一凸环16外径,且第二环面26的轴向长度与第二锥面25轴向长度之和等于加载承力环12的轴向长度;该第三环面28内 径小于螺纹段11外径;且第三环面28的轴向长度与第三锥面27轴向长度之和等于加载承力环11的轴向长度;该螺纹段11的外径大于第三环面28的内径而小于第二环面26的内径,且螺纹段11的长度等于加载承力环12的轴向长度;该加载承力环12的轴向长度等于加载行程。本技术管道机械连接器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现水下管道的非焊接连接,连接作业过程中不需要动火作业,操作方便且安全;该连接器结构设计合理、连接可靠,适用管道维修作业,对施工环境要求低,维修时间短。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管道机械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管道机械连接器的实施状态示意图。图中主要标号说明I基体、11螺纹段、12加载承力环、121基体定位面、13法兰、14第一道密封压紧环、15第二道密封压紧环、16第一凸环、17第二凸环、2外挤压环、21套环、22定位面、23第一锥面、24第一环面、25第二锥面、26第二环面、27第三锥面、28第三环面;I’基体、11’螺纹段、12’加载承力环、121’基体定位面、13’法兰、14’第一道密封压紧环、15’第二道密封压紧环、16’第一凸环、17’第二凸环、2’外挤压环、21’套环、22’定位面、23’第一锥面、24’第一环面、25’第二锥面、26’第二环面、27’第三锥面、28’第三环面、A待连接管道、B待连接管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管道机械连接器,其包括基体I以及外挤压环2 ;该外挤压环2为中空管体,该中空管体套设在基体I上,其套入端为前端;该外挤压环2由前端向后端依次设有套环21、间隔设有的多个锥面和多个环面;该基体I为中空管体,该中空管体插设在外挤压环2内,其插入端为前端;该中空管体管壁由前端向后端依次设有螺纹段11、多道密封压紧环以及加载承力环12,且管壁与该多道密封压紧环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凸环,中空管体管壁后端端部设有法兰13。如图I所示,本技术管道机械连接器,其中该基体I为中空管体,该中空管体的内径大于2英寸至8英寸;该中空管体管壁由前端向后端依次一体成型螺纹段11、第一道密封压紧环14、第二道密封压紧环15以及加载承力环12,且管壁与第一道密封压紧环14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凸环16,管壁与第二道密封压紧环15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凸环17 ;该螺纹段11沿圆周方向等距设有多个供中空管体径向收缩的开口槽。该第一道密封压紧环14和第二道密封压紧环15为向中空管体管壁内侧凹陷的环形体,所述第一凸环16和第二凸环17为向中空管体管壁外侧凸出的环形体;该第一凸环16的外径小于第二凸环17的外径,且第一凸环16与第二凸环17的外凸最高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加载承力环12的轴向长度;所述螺纹段11设在中空管体内壁上,该螺纹段11沿圆周方向等距设有8个开口槽;所述加载承力环12朝向螺纹段11的环面为定位面121。该外挤压环2为中空管体,该中空管体管壁内侧由前端向后端依次设有套环21、定位面22、第一锥面23、第一环面24、第二锥面25、第二环面26、第三锥面27和第三环面28 ;该套环21的内径等于加载承力环12的外径,且套环21的轴向长度等于加载承力环12的轴向长度;该定位面22与中空管体管壁内侧垂直,其高度等于加载承力环12定位面121高度,该定位面22与中空管体管口距离等于套环21轴向长度;该第一锥面23径向高度等于第二凸环17外径和第一环面24内径之差;该第二锥面25径向高度等于第一凸环16外径和第二环面26内径之差;该第三锥面27径向高度等于螺纹段11外径和第三环面28内径之差;该第一环面24内径小于第二凸环17外径而大于第一凸环16外径,且第一环面24的轴向长度与第一锥面23轴向长度之和等于加载承力环12的轴向长度;该第二环面26内 径大于螺纹段11外径而小于第一凸环16外径,且第二环面26的轴向长度与第二锥面25轴向长度之和等于加载承力环12的轴向长度;该第三环面28内径小于螺纹段11外径;且第三环面28的轴向长度与第三锥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机械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I)以及外挤压环(2); 该外挤压环(2)为中空管体,该中空管体套设在基体(I)上,其套入端为前端;该外挤压环(2)由前端向后端依次设有套环(21)、间隔设有多个锥面和多个环面; 该基体(I)为中空管体,该中空管体插设在外挤压环(2)内,其插入端为前端;该中空管体管壁由前端向后端依次设有螺纹段(11)、多道密封压紧环以及加载承力环(12),且管壁与该多道密封压紧环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凸环,中空管体管壁后端端部设有法兰(1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道机械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I)为中空管体,该中空管体的内径大于2英寸至8英寸;该中空管体管壁由前端向后端依次一体成型螺纹段(11)、第一道密封压紧环(14)、第二道密封压紧环(15)以及加载承力环(12),且管壁与第一道密封压紧环(14)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凸环(16),管壁与第二道密封压紧环(15)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凸环(17);该螺纹段(11)沿圆周方向等距设有多个供中空管体径向收缩的开口槽。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管道机械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密封压紧环(14)和第二道密封压紧环(15)为向中空管体管壁内侧凹陷的环形体,所述第一凸环(16)和第二凸环(17)为向中空管体管壁外侧凸出的环形体; 该第一凸环(16)的外径小于第二凸环(17)的外径,且第一凸环(16)与第二凸环(17)的外凸最高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加载承力环(12)的轴向长度; 所述螺纹段(11)设在中空管体内壁上,该螺纹段(11)沿圆周方向等距设有8个开口槽; 所述加载承力环(12)朝向螺纹段(11)的环面为定位面(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洪新潘东民胡晓明魏国涛王立权王乾陶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