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治水稻病虫害的田间桶混农药配方及防治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7754017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2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病虫害的田间桶混农药配方及防治方法,属于农药高效应用技术领域。该配方由防治病害药剂“纹曲宁”与杀虫药剂多杀霉素、吡蚜酮或多杀霉素和吡蚜酮的组合物混合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杀虫药剂与防治病害药剂之间互不影响药效,且多杀霉素和吡蚜酮复配后具有增效作用,可兼治虫害和病害,可提高农药利用率和使用者的劳动效率;使用者可根据田间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农药配方,从而减少农药使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针对田间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及稻飞虱混合发作,属于农药高效应用

技术介绍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稻米的生产安全是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水稻生长过程中,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危害,直接影响水稻高产、稳产,降低稻米品质,减少稻农的经济收益。现阶段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仍主要依赖农药,但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往往会导致农药残留超标、植物药害及环境污染。特别是在水稻生长中后期,纹枯病、稻曲病、稻纵卷叶 螟、二化螟、三化螟及稻飞虱混合发生,生产上普遍是将针对不同防治对象的商品化药剂品种,根据田间推荐剂量进行简单粗放的累加式桶混,以期能够为水稻提供全面的保护。由于 所选择的一些药剂品种本身就是复配制剂,使得一次施药少则包括3 4种,多则包括7 8种有效成分。这种桶混施药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一是忽视了不同制剂间的相容性,导致药剂的理化性能,如乳化性、分散性、湿润性,发生变化而产生药害或增加了对人畜及其它非靶标生物的毒性;二是不同药剂组分间的互作效应不清楚,不确定是增效作用、拮抗作用或相加作用;三是导致农药超量使用,增加生产成本的同时,还使得更多的农药流入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德进顾中言徐广春许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