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杜仲剥皮后再生新皮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753824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2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促进杜仲剥皮后再生新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配制营养素;第二步、环剥时间;第三步、环剥方法;第四步、剥面的保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是采用正确的剥皮方法,选择适宜的剥皮时间,杜仲树在剥皮操作过程中,为了促进再生皮生长,采取科学的措施,向剥皮后的剥面上均匀喷施一层配制的营养素水溶液,能促进再生皮发育和细胞的再生,预防溃疡腐烂。剥皮后五天即开始形成新皮,30天后成活率和剥面愈合率均达到100%,再生皮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在当年剥皮的植株中,年底测量平均新梢生长量为57.2cm;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可有效地防止新生皮腐烂病的发生,是保护杜仲资源、增加杜仲产量和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杜仲剥皮后再生皮形成的方法,特别是。杜仲树皮经过环剥后,还可以再生新的树皮,新的树皮结构及药用成分与原来的基本相同,实践证明,采用正确的剥皮方法,选择适宜的剥皮时间,能有效提高新皮再生率。
技术介绍
mキiEucommia uImoides Oliv)是中国 特有的名贵经济树种,在我国亚热带至暧温带的二十七个省(区、市)均有栽培。杜仲皮是我国特产的名贵中药材和重要的出口创汇物资,具有强筋骨、补肝肾、久服轻身耐老等作用,为中药上品。杜仲为エ业、医药、食品保健等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珍贵资源,也是古生稀有植物。历来常用的杜仲剥皮技木,是将杜仲树皮按需要全部剥下,杜仲林随后死去;另ー种方法是剥取杜仲2/3的树皮,但增产效果不明显,人们很少应用。究其主要原因,是剥皮方法在理论与实践中还不完善,人们在剥皮保树操作过程中,不知道要保护好剥皮树的形成层细胞组织,因而破坏了树的形成层细胞组织所致。传统的杜仲剥皮方法严重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阻碍了经济发展。自古以来杜仲生产周期长,十五年以上才伐树剥皮,一次性利用;即所谓的“杀鸡取卵”。近年来国内有关专家通过多种措施来提高杜仲产皮量,缩短利用周期,取得了较大进展。杜仲剥皮后存在再生皮生长缓慢,皮薄售价低,药效低等现象,不利于杜仲早期利用。我国北方较干早,杜仲剥皮后容易失水而死亡;南方多雨,剥皮后易形成霉变,使杜仲剥皮后不容易再生,继而整株树死亡,造成了我国珍贵杜仲资源的极大浪费。申请人:通过多年的系统研究,研究出社仲剥皮后促进再生皮形成的新方法,为杜仲的可持续利用打下良好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实践证明,采用正确的剥皮方法,选择适宜的剥皮时期,能有效提高新皮再生率。杜仲树在剥皮操作过程中,为了促进再生皮生长,采取科学的措施,补充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以促进杜仲树剥皮后剥面愈合和再生新皮快速生长。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歩、配制营养素营养素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6-苄氨基腺嘌呤15 40份,赤霉素15 40份,吲哚-3-こ酸10 30份,维生素B2 5 15份,维生素B12 5 20份,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加工成粉末状营养素待用,使用时,先将粉末状营养素用75%酒精溶解,每IOg粉末状营养素加酒精50ml,再用纯净水配制成浓度为30mg/kg 500mg/kg的营养素水溶液; 第二步、环剥时间主干剥皮在毎年的5月上旬到8月下旬,剥皮时间选择阴天,睛天则在下午4点以后进行,毎年可全部剥皮一次; 第三步、环剥方法首先用锋利的芽接刀或电エ刀在选剥皮树段上、下两端横割一圏,剥皮树段长度2 300cm,然后在两横刀之间垂直纵割一刀,刀ロ深度以能割断树皮又不伤木质部为准,最后从纵横刀ロ交接处用刀柄撬起树皮,左右均匀撕剥,将树皮剥棹,手和工具切忌碰到剥面,确保剥面卫生; 第四步、剥面的保护剥皮后,向剥皮后的剥面上均匀喷施ー层第一歩中配制的营养素水溶液,然后迅速用塑料薄膜进行包扎,保持剥面的湿度,环剥部位上部要紧包扎,以免日后下雨渗水,下部稍松 ,3(Γ40天后解开塑料薄膜。本专利技术营养素中的赤霉素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用于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早成熟;6_苄氨基腺嘌呤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细胞分裂,促进非分化组织分化,提高抗伤害能力;吲哚-3-こ酸能刺激形成层的细胞分裂,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促进木质部、韧皮部细胞分化,调节愈伤组织的形态建成,伤ロ愈合快;维生素B2和维生素B12的用途是营养增补剂,促进发育和细胞的再生,预防再生皮溃疡腐烂。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 以下选择两种方法为对照I和对照2,把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与其它两种方法对比,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对照I的步骤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剥皮后,向剥皮后的剥面上均匀喷施ー层水,然后迅速用塑料薄膜进行包扎,保持剥面的湿度,环剥部位上部要紧包扎,以免日后下雨渗水,下部稍松,30 40天后解开塑料薄膜。对照2的步骤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剥皮后,迅速用塑料薄膜进行包扎,保持剥面的湿度,环剥部位上部要紧包扎,以免日后下雨渗水,下部稍松,30 40天后解开塑料薄膜。I、促进杜仲剥面愈伤组织形成及再生皮生长的效果 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剥皮愈合率均达到100%,而对照I的剥面愈合率为83. 2%,对照2剥面愈合率为82. 1% ;并且对照I和对照2的剥皮纵刀痕两侧部分不愈合,剥面碰伤处出现腐烂坏死现象,由此可以说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促进杜仲剥面愈合的效果是明显的。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当年再生皮厚(湿皮)比喷施水(对照I)和不喷水(对照2)增加63% 96%,平均增加78. 5%,胸径生长量比喷施水(对照I)和不喷水(对照2)提高31% 50%,平均提高45. 6%。2、促进树势恢复的作用 杜仲剥皮后,由于植株养分运输暂时受阻,所以在剥皮后三年内树势减弱,新梢生长量減少,叶色变成淡黄色;在当年剥皮的植株中,年底分别测量不同处理的新梢当年生长量,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植株,平均新梢生长量为57. 2cm ;而喷水(对照I)和不喷水(对照2)的平均新梢生长量分别为42. 8cm和42. 2cm。3、本专利技术营养素水溶液的应用,能够促进杜仲早期和永续利用,杜仲主干皮可以全部剥光,剥皮后五天即开始形成新皮,30天后成活率和剥面愈合率均达到100%,再生皮生长速度明显加快,还可有效地防止新生皮腐烂病的发生,是保护杜仲资源、増加杜仲产量和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I :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歩、配制营养素营养素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6-苄氨基腺嘌呤15份,赤霉素30份,吲哚-3-こ酸30份,维生素B25份,维生素B12 20份,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加エ成粉末状营养素待用,使用时,先将粉末状营养素用75%酒精溶解,每IOg粉末状营养素加酒精50ml,再用纯净水配制成浓度为30mg / kg的营养素水溶液; 第二步、环剥时间主干剥皮在毎年的5月下旬,剥皮时间选择阴天,睛天则在下午4点以后进行,毎年可全部剥皮一次; 第三步、环剥方法首先用锋利的芽接刀或电エ刀在选剥皮树段上、下两端横割一圏, 剥皮树段长度10cm,然后在两横刀之间垂直纵割一刀,刀ロ深度以能割断树皮又不伤木质部为准,最后从纵横刀ロ交接处用刀柄撬起树皮,左右均匀撕剥,将树皮剥棹,手和工具切忌碰到剥面,确保剥面卫生; 第四步、剥面的保护剥皮后,向剥皮后的剥面上均匀喷施ー层第一歩中的营养素水溶液,然后迅速用塑料薄膜进行包扎,保持剥面的湿度,加速细胞分裂和剥面愈合,促进新皮形成,环剥部位上部包扎要紧,以免日后下雨渗水,下部稍松,30天后解开塑料薄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杜仲剥皮后的剥面愈合率100%,当年再生皮厚2. Omm,当年胸径生长2. 03cm,剥皮当年新梢生长量59. 8cm,剥皮第二年新梢生长量58. 9cm,剥皮第三年新梢生长量60. 1cm。实施例2: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歩、配制营养素营养素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6-苄氨基腺嘌呤25份,赤霉素40份,吲哚-3-こ酸20份,维生素B2 10份,维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红岩孙志强杜兰英傅建敏朱高浦刘攀峰张悦朱景乐刘梦培李福海周道顺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