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一播多收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753801 阅读:6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2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益母草一播多收的种植方法,先选择适宜益母草生长的土地,在种植畦中施用有机肥或农家肥作为基肥,播种;然后进行田间管理、营养诊察、施肥,并在益母草成长期对其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益母草播种后80-100天时,收割花前期益母草,留0.8-1.2cm的根茬且不破坏益母草的根部;再施用速效肥料,喷浇适量水,促使留下的根茬抽出新苗;重复田间管理、施肥、含量测定等步骤,循环收割多次。本发明专利技术彻底改变了益母草一播一茬的传统种植模式,采用该种植方法可使益母草一次播种,收割多茬,极大地提高了益母草的产量和收益,降低了种植成本,增大了投入产出比,并可通过合理施肥使益母草中有效成分盐酸水苏碱的含量远高于药典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中药种植

技术介绍
益母草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地上部分;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疾病,是传统的妇科良药,素有“血家圣药”、“经产良药”之称。益母草的主要化学成份为生物碱类、ニ萜类、黄酮类、多种微量元素及脂肪酸等。 其中研究较多的是生物碱类,包括益母草碱和盐酸水苏碱,这也是治疗妇科疾病的重要成份。临床常用的是益母草生药材或益母草制剂,其质量控制以盐酸水苏碱为指标。目前益母草的种植方法主要为春季播种,夏、秋季采收,或者秋季播种,待来年春季采收,而且都是ー播ー收。这些传统的种植方法产量低,成本高,投入产出比低,且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该种植方法姆播种一次可收获多次,极大地提高了益母草的产量,降低了种植成本,増大了投入产出比;并可通过合理施肥使益母草中有效成分盐酸水苏碱的含量远远高于药典标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适宜益母草生长的土地,在种植畦中施用有机肥或农家肥作为基肥,播种;(2)根据益母草的生长情况进行田间管理、营养诊察、施肥,并在益母草成长期对其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測定;(3)益母草播种后80-100天吋,收割低茎、花前期益母草,留O. 8-1. 2cm的根茬且不破坏益母草的根部;(4)施用速效肥料,喷浇适量水,促使留下的根茬抽出新的幼苗;(5)重复步骤(2),然后在前次收割40-60天后,收割新抽出的低茎、花前期益母草,留O. 8-1. 2cm的根茬且不破坏益母草的根部;(6)依次循环重复步骤(4)和(5),收割多次。前述方法中,步骤(I)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壌,并改造土壌使之呈中偏碱性,PH值为6. 5 8. O。前述方法中,步骤(I)的种植畦中有机肥或农家肥的施用量为每亩1000 3000kg。前述方法中,步骤(I)选取充实饱满的种子在种植畦中条播或者散播,播种时间为姆年3月 10月的任意时间。前述方法中,步骤(2)所述田间管理包括根据益母草生长特性进行的中耕除草、间苗、补苗以及病虫害防治。前述方法中,步骤(2)的施肥是指根据营养诊察结果并结合益母草长势施用氮肥、复合肥和/或微肥硫酸锰、硫酸锌,促进其茎叶生长及生物碱含量的提高。前述方法中,步骤(2)中的有效成分含量是指益母草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以及盐酸益母草碱的含量。前述方法中,步骤(2)的有效成分含量測定每隔15天进行一次。前述方法中,步骤(3)收割益母草时,益母草中盐酸水苏碱含量按干燥品计算不低于I. 50%,盐酸益母 草碱含量按干燥品计算不低于O. 05%。前述方法中,步骤(4)所述速效肥料为尿素或相应含氮量的复合肥;速效肥料的施用量为姆亩15 25kg。以上所述的种植方法在具体应用时,益母草的种植环境既可以是温室大棚,也可以是露天田地。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专利技术种植方法可以使益母草一次播种,收割多茬,彻底改变了益母草一播ー茬的传统种植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益母草的产量,降低了种植成本,増大了投入产出比,并可通过合理施肥使益母草中有效成分盐酸水苏碱的含量远远高于《中国药典》的标准(要求不得低于O. 50%)。根据国内的气候环境,在南方实施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可实现种植一次,收割3 4茬,单次种植亩产达3 5吨鲜草,为传统的4倍左右;因而本专利技术种植方法在节省种子成本及劳动力、机械成本的基础上还极大地提高了益母草产量和收益。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 :包括以下步骤(该例为露天种植)(I)以浙江义乌为种植地,选择PH为7. 5的弱碱性砂质土壌,3月中旬,在整理好的种植畦中亩施2500kg有机肥,按2kg/亩条播益母草种子,喷浇适量水,当种子出芽后适当减少浇水量。(2)当幼苗长到3cm左右高时,进行匀苗补缺,保持植株间距8 12cm,并进行中耕除草;在益母草成长期,每隔15天采样进行有效成分(盐酸水苏碱及盐酸益母草碱)的含量測定,根据测定结果并结合益母草长势施用氮肥、复合肥及硫酸锰、硫酸锌等微肥,促进其茎叶生长及生物碱含量的提高。(3)益母草播种后90天左右,植株达20 50cm高,且有效成分盐酸水苏碱含量达到I. 50% (按干燥品计算),盐酸益母草碱含量达到O. 05% (按干燥品计算)时,收割低茎、花前期益母草入药,留Icm左右的根茬且不破坏益母草的根部。(4)然后按每亩20kg施用尿素或相应含氮量的复合肥等速效肥料,并喷浇适量水,利用益母草短缩茎侧芽萌芽力強的特性,促使留下的根茬抽出新苗井生长。(5)侧芽萌发成新苗后常规管理,重复上述步骤(2),距前次收割55天左右,有效成分盐酸水苏碱含量达到I. 50% (按干燥品计算),盐酸益母草碱含量达到O. 05% (按干燥品计算)时,收割低茎、花前期益母草入药,留Icm左右的根茬且不破坏益母草的根部。(6)循环重复步骤(4)和(5),再收割两次。即一次种植,采收4次。益母草产量、收益计算该例为一次播种收4茬,按平均一茬亩产1000千克益母草计算,在田时间11个月,亩产达4000kg,按义乌地区益母草鲜草20元/kg,折合亩产收入可达8万元;而采用普通种植方法,一年种植两次,采收两次,亩产产量2000千克,亩产收入4万元。因此,采用本专利技术种植方法,在节省种子成本及劳动力、机械成本的基础上还极大地提高了益母草产量和收益。实施例2 :包括以下步骤(该例为温室大棚种植)(I)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并改造土壌使之呈中偏碱性,PH值为7 8,5月上旬,在整理好的种植畦中亩施2000kg农家肥作为基肥,再选取充实饱满的益母草种子在种植畦中散播,喷浇适量水,当种子出芽后适当减少浇水量。(2)当幼苗长到3cm左右高时,进行间苗、补苗,保持植株间距8 12cm,并进行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在益母草成长期,每隔15天采样进行有效成分(盐酸水苏碱及盐酸益母草碱)的含量測定,根据测定结果并结合益母草长势施用氮肥、复合肥及硫酸锰、硫酸锌等微肥,促进其茎叶生长及生物碱含量的提高。(3)益母草播种后80-100天,植株达20 50cm高,且有效成分盐酸水苏碱含量按 干燥品计算不低于I. 50%,盐酸益母草碱含量按干燥品计算不低于O. 05%吋,收割低茎、花前期益母草入药,留O. 8-1. 2cm的根茬且不破坏益母草的根部。(4)按每亩25kg施用尿素或相应含氮量的复合肥等速效肥料,喷浇适量水,促使留下的根茬抽出新的幼苗。(5)侧芽萌发成新苗后常规管理,重复上述步骤(2),距前次收割45天左右,且有效成分盐酸水苏碱含量按干燥品计算不低于I. 50%,盐酸益母草碱含量按干燥品计算不低于O. 05%吋,收割低茎、花前期益母草入药,留O. 8-1. 2cm的根茬且不破坏益母草的根部。(6)循环重复步骤(4)和(5),再收割1-3次。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适宜益母草生长的土地,在种植畦中施用有机肥或农家肥作为基肥,播种;(2)根据益母草的生长情况进行田间管理、营养诊察、施肥,并在益母草成长期对其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测定;(3)益母草播种后80-100天时,收割低茎、花前期益母草,留0. 8-1. 2cm的根茬且不破坏益母草的根部;(4)施用速效肥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欣王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超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