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三峡库区高海拔地区牧草混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753799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2 12:08
一种三峡库区高海拔地区的牧草混播方法,它包括播种前整地、混播和追肥,所述混播是采用鸭茅、白三叶和紫花苜蓿种子混合播种,具体是将鸭茅与紫花苜蓿种子间行条播、行距为0.3m,白三叶种子在鸭茅、紫花苜蓿种子行间均匀撒播,所述鸭茅、白三叶和紫花苜蓿种子的用量为1∶1~1.6∶1~1.6,以重量份比计。本发明专利技术牧草混播中选用的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均具有耐热、耐旱和耐贫瘠的特点,其彼此混播,充分利用了光能,增加光合产物;加之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高及其根瘤菌的固氮作用,从而显著提高牧草产量,改善牧草品质和土壤肥力,其优越性十分突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简便、操作简单,用该方法所建的人工草地具有耐热、耐旱、耐贫瘠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植人工草地的牧草播种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亚热带高海拔地区的牧草播种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人工草地牧草混播方法在国内外均有相关报道,方法很多。但因各自所建混播草地的生态环境不同,表现出混播草种比例及草地产量差异较大。例如新西兰通常采用混播方法是“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将该方法用于在高温湿环境条件下来建植人工草地将表现出两种草越夏困难、持久性下降和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特别是在三峡库区等地理环境下使用该混播方法,草地的鲜草产量一般亩产3500千克左右,草地利用年限是I 2年,表现出的类似问题尤其突出。因此,选择耐热、耐旱、耐贫瘠草种及其合理混播牧草组合比例、合适的混播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峡库区高海拔地区的牧草混播方法,采用该混播方法所建植的人工草地品质好、产量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三峡库区高海拔地区的牧草混播方法,它包括播种前整地、混播和追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播是采用鸭茅、白三叶和紫花苜蓿种子混合播种,具体是将鸭茅与紫花苜蓿种子间行条播、行距为0. 3m,白三叶种子在鸭茅、紫花苜蓿种子行间均匀撒播,所述鸭茅、白三叶和紫花苜蓿种子的用量为I : I 1.6 : I I. 6,以重量份比计。本专利技术所指三峡库区高海拔地区,具体是亚热带地区海拔高度为800 1500米的气候,其栽培土壤类型为棕色水稻土,土质为砂壤土,土壤养分状况为0 20cm 土层有机质质量百分含量为9. 11% 10. 02%,铵态氮0. 08g/kg 0. 18g/kg,有效磷0. 253g/kg 0. 531g/kg,速效钾 0. 021g/kg 0. 062g/kg, pH 为 5 7。本专利技术鸭茅种子、紫花苜蓿种子及白三叶种子均为本领域公知的植被;鸭茅(又名鸡脚草、果园草,Dactylis glomerata L.)为多年生草本,疏丛型。须根系,密布于10 30厘米的土层内,深的可达I米以上。杆直立或基部膝曲,高70 120厘米(栽培的可达150厘米以上)。叶稍无毛,通常闭合达中部以上,上部具脊;叶舌长4 8毫米,顶端撕裂状;叶片长20 30 (45)厘米,宽7 10 (12)毫米。圆锥花序开展,长5 20 (30)厘米;小穗多聚集于分枝的上部,通常含2 5花;颖披针形,先端渐尖,长4 5 (6. 5)毫米,具I 3脉;第一外稃与小穗等长,顶端具长约I毫米的短芒。颖果长卵形,黄褐色。紫花苜蓿(学名Medicago sativa L)是多年生豆科牧草,也是全国乃至世界上种植最多的牧草品种。由于其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素有“牧草之王”之美称。苜蓿的寿命一般是5 — 10年,在年降雨量250 — 800毫米、无霜期100天以上的地区均可种植。喜中性土壤。PH值 6 - 7. 5为宜,6. 7 - 7. 0最好。成株高达I — I. 5米。白三叶(学名Trifolium repens,又名白车轴草),多年生草本;茎匍匐,无毛,茎长30-60厘米。掌状复叶有3小叶,小叶倒卵形或倒心形,长I. 2—2. 5厘米,宽I一2厘米,栽培的叶长可达5厘米,宽达3. 8厘米,顶端圆或微凹,基部宽楔形,边缘有细齿,表面无毛,背面微有毛;托叶椭圆形,顶端尖,抱茎。花序头状,有长总花梗,高出于叶;萼筒状,萼齿三角形,较萼筒短;花冠白色或淡红色,旗瓣椭圆形。荚果倒卵状椭圆形,有3—4种子;种子细小,近圆形,黄褐色。花期5月,果期8-9 月。为了进一步提高牧草的品质与产量,上述追肥是在 每次刈割后用尿素追肥,用量为 15g/m2。优选地,上述鸭茅、白三叶和紫花苜蓿种子的重量份比为4 6 :5,播种量为鸭茅用种量0. 4公斤/亩,白三叶用种量0. 6公斤/亩,紫花苜蓿用种量0. 5公斤/亩。最优选地,一种三峡库区高海拔地区的牧草混播方法,首先进行播种前整地;再采用鸭茅、白三叶和紫花苜蓿种子进行混播,将鸭茅与紫花苜蓿种子间行条播、行距为0. 3m,白三叶种子在鸭茅、紫花苜蓿种子行间均匀撒播,所述鸭茅用种量0. 4公斤/亩,白三叶用种量0. 6公斤/亩,紫花苜蓿用种量0. 5公斤/亩;在每次刈割后用尿素追肥,用量为15g/m2 ;所述三峡库区高海拔地区是亚热带海拔高度为800 1500米的气候,其栽培土壤类型为棕色水稻土,土质为砂壤土,土壤养分状况为0 20cm土层有机质质量百分含量为9.11% 10. 02%,铵态氮 0. 08g/kg 0. 18g/kg,有效磷 0. 253g/kg 0. 531g/kg,速效钾0. 021g/kg 0. 062g/kg, pH 为 5 7。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牧草混播中选用的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均具有耐热、耐旱和耐贫瘠的特点,其彼此混播,充分利用了光能,增加光合产物;加之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高及其根瘤菌的固氮作用,从而显著提高牧草产量,改善牧草品质和土壤肥力,其优越性十分突出;本专利技术方法简便、操作简单,用该方法所建的人工草地具有耐热、耐旱、耐贫瘠的特点。此外,采用本专利技术混播方式及混播的种子比例、用量,使所得牧草品质优异、产量高。鸭茅、白三叶和紫花苜蓿三种牧草群落株高分别可达65. 7cm、29. 12cm、40. 43cm ;其中,株高是指植株基部至其顶端的绝对高度;当测产区域大部分鸭茅、白三叶与紫花苜蓿生长到植株进入拔节后期进行刈割时,用卷尺测量地上部分的距离,每次每个小区测5个数据,记录平均值,重复测3次,最后把所有数据汇总计算每个品种的平均高度(单位为cm)。特别地,在此生长阶段所测三种牧草的营养成分分别如下鸭茅风干样中粗蛋白可达18. 5%、粗脂肪为5. 4%、粗纤维为24%、无氮浸出物为41. 5%,白三叶风干样中粗蛋白可达24. 5%、粗脂肪为2. 6%、粗纤维为12. 8%、无氮浸出物为48. 5%,紫花苜蓿风干样中粗蛋白可达19. 8%、粗脂肪为5. 32%、粗纤维为27. 5%、无氮浸出物为28. 53%。采用本专利技术混播方法,使得每种牧草风干样中的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含量都有很大提高,粗纤维含量无较大变化,牧草的粗蛋白含量高,而粗纤维含量低,可明显提高其消化率,因此本专利技术牧草混播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牧草的营养成分,从而提高其消化率。鸭茅、白三叶和紫花苜蓿三种牧草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为2. 89kg/m2、l. 12kg/m2、3. 3kg/m2,群落牧草总产量为7. 31kg/m2 ;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测定同样是在测产区域大部分植株进入拔节期进行刈割时,分别测定每种牧草的地上部分生物量,留茬高度为5cm,每个品种定期重复测3次,最后把所有数据汇总,计算三种牧草各自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将每个小区三种草的地上部分生物量累加,即为群落牧草总产量。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例只用于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可以根据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专利技术做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I一种三峡库区高海拔地区的牧草混播方法,首先进行播种前整地;再将鸭茅种子0. 4公斤/亩、紫花苜蓿种子0. 5公斤/亩,间行条播、行距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兵左福元张新全王宝全黄琳凯韩玉竹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