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大跨度厂房梁柱板节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52576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1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大跨度厂房梁柱板节点结构。它包括双T屋面板和与其相连接的、截面为“T”形的梁、以及与梁相连接的柱,双T屋面板、梁和柱都是预制的,梁与柱之间的装配结构为卯榫结构,并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梁与梁之间、梁与双T屋面板之间的连接也为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体系中梁、柱、板均为预制构件,可以实现系列化、标准化,其中板与柱构成横向排架承重体系,梁与柱构成纵向排架承重体系,形成了全装配厂房建设构造,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节省工期30%、现场工作量及材料;非常适合用于大跨度的厂房建筑,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大跨度厂房梁柱板节点结构
技术介绍
厂房建筑多为单层结构,是由梁、板、柱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框架体系,其中的板目前多使用双T屋面板,其可以直接搁置在梁上,具有良好的结构力学性能,方便制成大跨度和大覆盖面的结构,目前在我们国家,双T屋面板已经比较普及并且有相应的国家标准。但是大跨度厂房的梁和柱基本上还都是现场浇注的,由于梁式现场浇注的,导致整个厂房的结构体系纵向为框架(即梁与柱为刚节点,传递弯矩),横向为排架(梁与柱是铰接点,不传递弯矩),两个方向的结构形式不一致,会导致刚度差异大,容易造成梁的扭转,降低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另外由于エ业厂房通常跨度大、水平梁所承受的屋面载荷大,因此现浇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都很大,这就导致这种施工的湿作业特别多,エ期特别长、材料浪费严重,施工エ序繁琐复杂、质量难以控制且工作量大、管理难度高,并具有污染严重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梁、柱、板都是预应カ预制的、现场装配具有很好力学结构性能的大跨度厂房承重机构节点结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它包括双T屋面板和与其相连接的、截面为“T”形的梁、以及与梁相连接的柱,双T屋面板、梁和柱都是预制的,梁与柱之间的装配结构为卯榫结构,并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梁与梁之间、梁与双T屋面板之间的连接也为焊接。梁与柱的具体连接结构可以是在所述柱上端头设置榫槽,与其相连接的梁端部置于榫槽内形成所述的榫卯式装配结构;榫槽的底面预埋有槽底连接件,与其相连接的梁的相应底面预埋有腹底连接件,所述槽底连接件与所述腹底连接件焊接连接。这种结构比较适合于中柱与梁的连接。在上述梁柱连接结构的基础上,还可以进ー步的在所述榫槽的ー个侧面预埋有槽侧连接件,与其相连接的梁的相应端部的一个侧面预埋翼侧连接件,槽侧连接件与翼侧连接件焊接连接。这种结构比较适合于边柱与梁的连接。梁与梁的连接结构如下所述梁的翼缘内设有先张カ法置入的预应カ构件,翼缘的顶面预埋若干梁顶连接件,位于梁端部的梁顶连接件通过梁间连接件与对接另一个梁端部的梁顶连接件焊接,位于梁的非端部位置的梁顶连接件与双T屋面板底面预埋的板肋连接件通过垫板焊接连接。本技术结构体系中梁、柱、板均为预制构件,可以实现系列化、标准化,其中板与柱构成横向排架承重体系,梁与柱构成纵向排架承重体系,形成了全装配厂房建设构造,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节省エ期30%、现场工作量及材料;由于梁与柱之间采取了卯榫装配结构,并采取焊接进行连接固定,保证了纵向排架承重体系的传カ可靠,可以大大的降低梁的尺寸和配筋量,并降低部分柱的配筋量,非常适合用于大跨度的厂房建筑,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I是梁与边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梁与变形的边柱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2所示沿A-A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1、2所示沿B-B线的剖视图;图5是梁与中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是边梁与双T屋面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沿C-C线的剖视图;图8是ー种中梁与双T屋面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是ー种边形的中梁与双T屋面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叉头柱;2.梁;3.双T屋面板;4.垫板;5.垫板;6.梁间连接件;11.榫槽;12.槽底连接件;13.槽侧连接件;21.翼缘;22.预应カ构件;23.梁顶连接件;24.腹板;25.腹底连接件;26.翼侧连接件;31.板肋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节点结构包含梁与边柱、中柱的连接,以及边梁、中梁与双T屋面板的连接这几种节点类型,梁、柱、板通过这几种类型的节点连接结构,构成了厂房骨架的结构体系。下面首先来阐述梁与柱的连接结构。图I显示了梁与边柱的连接结构,所用的柱为左右叉高低宽窄非対称的预制叉头柱1,两个叉之间为榫槽11,榫槽11的底面预埋有槽底连接件12 ;左侧的高宽叉侧面预埋有槽侧连接件13 ;梁2的截面为“T型”,其翼缘21内设有先张カ法置入的预应カ构件22,翼缘21的顶面预埋有若干梁顶连接件23,翼缘21的侧面预埋有翼侧连接件26,其腹板24底面预埋有腹底连接件25 ;梁与中间位置的柱子装配固定时,两个梁2的的端部对齐装置在榫槽11内的中间部位,形成“榫卯”式装配;如图3、4所示,槽底连接件12与腹底连接件25通过垫板4焊接起来,槽侧连接件13与翼侧连接件26通过垫板5焊接起来,对接的两个梁2的靠近端部位置的两个梁顶连接件23通过梁间连接件6焊接起来,榫槽11内的缝隙注满细石砼(图中未示出)。梁与边缘位置的柱子装配固定时,只连接ー个梁就可以了,此时该梁的端部可以在榫槽长度方向上占满整个榫槽;位于梁的非端部位置的梁顶连接件用于与双T屋面板底面预埋的板肋连接件焊接。上述叉头柱的小叉起到一定的限挡作用,但是由于梁与边柱的侧面已经焊接,因此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省去那个又低又窄的小叉,变形成为如图2所示的结构。图3显示了梁与中柱的连接结构,中柱的上头端为左右対称的叉头柱,与边柱连接相比,梁的侧面不需要连接,因此省却了翼侧连接件26和槽侧连接件13及垫板5。下面阐述梁与双T屋面板的连接结构。图6、7显示了边梁2与双T屋面板连接结构,双T屋面板3的底面预埋有板肋连接件31,双T屋面板3的端部搭置在边梁2的顶面,板肋连接件31与梁顶连接件23通过垫板7焊接连接。中梁则需要同时与两块双T屋面板连接,为了力学效果,结构上是对称的,如图8所示;如果要使厂房中间呈现屋脊形状,可以通过采用楔形形状的垫板7,从而使对称的双T屋面板带有一定角度的向下倾斜,如图9所示。上述实施例仅是公布了几种最佳结构形式,实际上节点结构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变形,如在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情况下,边柱与梁也可以仅在槽底焊接,省却侧面的连接。这些变形形式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结构体系中梁、柱、板均为预制构件,可以实现系列化、标准化,其中板与柱构成横向排架承重体系,梁与柱构成纵向排架承重体系,形成了全装配厂房建设构造,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节省工期30%、现场工作量及材料;由于梁与柱之间采取了卯榫装配结构,并采取焊接进行连接固定,保证了纵向排架承重体系的传力可靠,可以大大的降低梁·的尺寸和配筋量,并降低部分柱的配筋量,非常适合用于大跨度的厂房建筑,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装配式大跨度厂房梁柱板节点结构,它包括双T屋面板和与其相连接的、截面为“T”形的梁、以及与梁相连接的柱,其特征在于双T屋面板、梁和柱都是预制的,梁与柱之间的装配结构为卯榫结构,并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梁与梁之间、梁与双T屋面板之间的连接也为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大跨度厂房梁柱板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上端头设置榫槽,与其相连接的梁端部置于榫槽内形成榫卯式装配结构;榫槽的底面预埋有槽底连接件,与其相连接的梁的相应底面预埋有腹底连接件,所述槽底连接件与所述腹底连接件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学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城阳区新世纪预制构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