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退磁保护电路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51531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1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机退磁保护电路和空调器。其中,压缩机退磁保护电路包括:电流采样模块,用于采集压缩机的相电流;退磁保护模块,与电流采样模块相连接,用于判断电流采样模块采集到的相电流是否大于设定的电流值,并输出判断信号;以及控制模块,与退磁保护模块相连接,用于接收判断信号,并输出与所述判断信号相对应的控制信号至压缩机,以控制压缩机运行或者停机。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退磁保护方案响应速度慢、电路结构复杂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压缩机退磁保护的响应速度、简化退磁保护电路结构的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ー种压缩机退磁保护电路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由于稀土价格的提升,造成变频空调稀土永磁电机成本的大幅上升,为了尽量降低成本,在变频空调器中,越来越多的使用采用铁氧体磁铁材料的电机,即铁氧体永磁电机,相比于稀土永磁电机,铁氧体永磁电机的退磁电流相对较小,如果防护措施不完善,可能导致压缩机在大电流情况下退磁,进而造成压缩机性能下降,退磁严重时甚至会损坏压缩机。在现有技术中虽然提出了一些压缩机退磁保护方案。目前所采用的压缩机退磁保护电路大多是基于软件中断的处理方式或采用常规的智能功率模块IPM(IntelligentPower Module,简称IPM)过流保护硬件电路的解决方案(如图I所示),但是,专利技术人发现基于软件中断的处理方式退磁保护响应速度慢;常规的智能功率模块的保护方案采用的电器元件多,电路结构复杂、进而造成压缩机退磁保护的保护点精度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退磁保护方案响应速度慢、电路结构复杂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退磁保护电路和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退磁保护方案响应速度慢、电路结构复杂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ー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退磁保护电路,包括电流采样模块,用于采集压缩机的相电流;退磁保护模块,与电流采样模块相连接,用于判断电流采样模块采集到的相电流是否大于设定的电流值,并输判断信号;以及控制模块,与退磁保护模块相连接,用于接收判断信号,并输出与判断信号相对应的控制信号至压缩机,以控制压缩机运行或者停机。进ー步地,退磁保护模块包括比较器;第一滤波子模块,连接于电流采样模块和比较器的输入端之间;以及第ニ滤波子模块,连接于比较器的输出端和控制模块之间。进ー步地,电流采样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端连接于三相绕组的第一电流端,第二端连接于第一滤波子模块的输入端;第二电阻,第一端连接于三相绕组的第二电流端,第二端连接于第一滤波子模块的输入端;以及第三电阻,第一端同时连接于三相绕组的第三电流端和第一滤波子模块的输入端,第二端接地。进ー步地,第一滤波子模块包括第一电容;以及第四电阻,第一端作为第一滤波子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流采样模块连接,第二端连接于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并且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还经由第一电容连接于地。进ー步地,退磁保护模块还包括第五电阻和第二电容,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均连接于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均接地;第六电阻,第一端连接于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第二端连接于第一电源;以及第一二极管和第二ニ极管,其中,第一ニ极管的阳极端接地,第一ニ极管的阴极端和第二ニ极管的阳极端均连接至第一节点,第二ニ极管的阴极端连接至第二节点,其中,第一节点为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之间的节点,第二节点为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一电源之间的节点。进ー步地,控制模块为智能功率模块。进ー步地,第二滤波子模块包括第七电阻,第一端连接于比较器的输出端,第二端连接于智能功率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以及第三电容,第一端连接于智能功率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第二端接地。·进ー步地,退磁保护模块还包括第八电阻,第一端连接于比较器的输出端,第二端连接于第二电源。进ー步地,压缩机退磁保护电路还包括温度补偿模块,连接在第一电源与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之间,用于检测压缩机的温度。进ー步地,温度补偿模块包括热敏电阻,第一端与第一电源相连接;以及第九电阻,第一端与热敏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二端连接于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本技术上述内容所提供的任一种压缩机退磁保护电路。通过本技术,采用包括以下结构的压缩机退磁保护电路电流采样模块,用于采集压缩机的相电流;退磁保护模块,与电流采样模块相连接,用于判断电流采样模块采集到的相电流是否大于设定的电流值,并输判断信号;以及控制模块,与退磁保护模块相连接,用于接收判断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至压缩机,以控制压缩机运行或者停机,通过采样模块对压缩机的相电流进行采集,在压缩机的相电流大于设定的电流值时,与采样模块相连接的退磁保护模块及时输出相应的判断信号至控制模块,以使控制模块控制压缩机停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退磁保护方案响应速度慢、电路结构复杂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压缩机退磁保护的响应速度、简化退磁保护电路结构的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ー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压缩机退磁保护电路的具体电路原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退磁保护电路的电路结构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压缩机退磁保护电路的具体电路原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压缩机退磁保护电路的具体电路原理图;以及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退磁保护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參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退磁保护电路的电路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压缩机退磁保护电路包括电流采样模块10、退磁保护模块20和控制模块30。电流采样模块10,用于采集压缩机的相电流。退磁保护模块20,与电流采样模块10相连接,用于判断电流采样模块10采集到的相电流是否大于设定的电流值,并输出判断信号。具体地,若电流采样模块10采集到的相电流大于设定的电流值,则退磁保护模块20输出高电平信号;若电流采样模块10采集到的相电流小于或等于设定的电流值,则退磁保护模块20输出低电平信号。控制模块30,与退磁保护模块20相连接,用于接收判断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至压缩机,以控制压缩机运行或者停机。具体地,若退磁保护模块20输出高电平信号,则控制模块30接收高电平信号,并输出与高电平信号相对应的控制信号至压缩机,以控制压缩机停机;若退磁保护模块20输出低电平信号,则控制模块30接收低电平信号,并输出与低电平信号相对应的控制信号至压缩机,以控制压缩机运行。在该压缩机退磁保护电路中,通过电流采样模块10对压缩机的相电流进行采集,能够及时判断出压缩机的相电流是否大于压缩机的退磁保护电流(即,设定的电流值),提高了压缩机退磁保护的精度,在压缩机的相电流大于设定的电流值时,与电流采样模块10相连接的退磁保护模块20及时输出相应的判断信号至控制模块30,以使控制模块30控制压缩机停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退磁保护方案响应速度慢、电路结构复杂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压缩机退磁保护的响应速度、简化退磁保护电路结构和提高压缩机退磁保护精度的效果。图3是根据本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压缩机退磁保护电路的接线图,如图3所示,本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压缩机退磁保护电路包括电流采样模块10、退磁保护模块20和控制模块30。其中,控制模块30为智能功率模块IPM。电流采样模块10由三个电阻通过一定的连接关系构成,其中,第一电阻RSl的第一端连接于三相绕组的第一电流端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退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流采样模块,用于采集压缩机的相电流; 退磁保护模块,与所述电流采样模块相连接,用于判断所述电流采样模块采集到的相电流是否大于设定的电流值,并输出判断信号;以及 控制模块,与所述退磁保护模块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判断信号,并输出与所述判断信号相对应的控制信号至所述压缩机,以控制所述压缩机运行或者停机。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压缩机退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磁保护模块包括 比较器; 第一滤波子模块,连接于所述电流采样模块和所述比较器的输入端之间;以及 第二滤波子模块,连接于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和所述控制模块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退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采样模块包括 第一电阻,第一端连接于三相绕组的第一电流端,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滤波子模块的输入端; 第二电阻,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三相绕组的第二电流端,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滤波子模块的输入端;以及 第三电阻,第一端同时连接于所述三相绕组的第三电流端和所述第一滤波子模块的输入端,弟~■端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退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子模块包括 第一电容;以及 第四电阻,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一滤波子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流采样模块连接,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并且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还经由所述第一电容连接于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退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磁保护模块还包括 第五电阻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均连接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长春卓森庆游剑波黄滔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