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二芯光缆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49364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1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ODC型光缆连接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现有的ODC型小型二芯光缆连接器结构进行改进,使其达到容易清洁,改善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清洁的麻烦。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体中的陶瓷插针(11)、插座体中的陶瓷插针(25)和陶瓷插孔(28)为相配使用的Φ2.5mm的零件;使内孔扩大,这样清洁起来比较方便,特别对插孔的内壁及插孔中的插针端面清洁更容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中使用插孔外套,作为插针与插孔之间的插入的导向装置;具有导向和自动调整插入位置的作用。提高了连接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缆连接器,尤其涉及ODC型光缆连接器,即室外光缆连接器(Outdoor Connectors)。
技术介绍
ODC型光缆连接器是光纤通信
中一种最重要的不可缺的光无源器件,它可以使用于室外,广泛应用于光纤传输网络,移动通信基站的数字传输,及光传输计算机系统中。现在国内外应用这种ODC型连接器越来越多。但现有的ODC型小型二芯光缆连接器中,所采用的陶瓷插针插孔为标准Ol. 25毫米型。这种结构的最大缺点是内孔太小,插针端面处于插孔的内部,特别在野外或使用环境恶劣的地方,要清洁插孔内壁和在内孔中的插针端面很困难,即使清洁也不可能清洁彻底,这会带来光纤传输损耗的增大,有时灰尘微粒较大,甚至会把光纤断面出光面全部盖住,这也是光纤连接器的应用方面的一个最大弱点。另外现有的这种连接器,当插头与插座连接时,插针与插孔之间没有一个导向装置,插入时,若各芯之间的位置公差过大,各芯的插入光损耗可能不一样,影响重复性和互换性等相对稳定性能,所以必须作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为克服现有结构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二芯光缆连接器,对现有的ODC型小型二芯光缆连接器结构进行改进,使其达到容易清洁,改善使用性能。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为克服现有结构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二芯光缆连接器,使连接器的连接稳定可靠,改善多路光功率的重复性和互换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种新型二芯光缆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分为插头体和插座体二个部件;所述插头体主要包括插头壳体10、作为光插针的陶瓷插针U、插针压簧12、压簧固定片13、定位销子14、连接螺帽15、密封圈16和17、尾螺母18、尾套19、尾部缩口套110 ;所述插头壳体10插合面上开设有两组台阶孔分别安装两组陶瓷插针11、插针压簧12 ;所述插座体主要包括连接器插座壳体20、内芯体部件、密封圈21、尾螺母22、定位销23 ;所述内芯体部件主要包括内芯体主体件24、作为光插针的陶瓷插针25、插针压簧26、压簧固定片27、陶瓷插孔28、密封圈29、尾套210 ;所述内芯体主体件24插合面上开设有两组台阶孔分别安装两组陶瓷插针25、插针压簧26 ;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体中的陶瓷插针U、插座体中的陶瓷插针25和陶瓷插孔28组成光路连接,使用标准0 2. 5mm的插针及插孔零件。所述内芯体部件还包括插孔外套281、插孔外套压片282 ;在所述二组陶瓷插孔28 外面均套有插孔外套281,所述插孔外套281为圆筒状结构,插孔外套281的内孔与所述陶瓷插孔28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插孔外套281的内孔前端设有一台阶孔使陶瓷插孔28置于外套筒内形成松配;所述插孔外套281外壁后端设有与插孔外套压片282配合的台阶面,所述插孔外套压片282通过螺钉32将插孔外套固定在内芯体主体件24的前端内孔中,使插孔外套281与内芯体主体件24、插孔外套压片282之间形成松配;所述插头壳体10的两组台阶内孔中有插孔外套281对应插入的导入孔101,所述导入孔101与插孔外套281之间为松配,在插头体和插座体连接过程中引导插头体的陶瓷插针11插入到插座体的陶瓷插孔28中。本技术可带来以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采用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最多的2. 5毫米陶瓷插针,以及其对应的2. 5毫米陶瓷插孔,使内孔扩大,这样清洁起来比较方便,特别对插孔的内壁及插孔中的插针端面清洁更容易,但内芯尺寸虽然扩大了,但整个连接器的整体外形结构却完全不变,安装尺寸,连接方法等也都完全不变,仍然能满足原来的使用要求。(2)本技术结构中增加使用插孔外套,作为插针与插孔之间的插入的导向装置。本导向装置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即插头体端面的导入孔101可以引导插孔外套281插入,插孔外套281又可以引导置于插头体端面导入孔101中心的陶瓷插针11插入到插孔外套281内的陶瓷插孔28中,插孔外套281虽然固定在内芯体主体件24上,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活动间隙存在,在插入时,即使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形位偏差,它们可以自己作适当的调整。使两根陶瓷插针11及25在陶瓷插孔28中对插时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相互准直,有利于多路光功率插入重复性与稳定性。附图说明图I :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插头体剖视图;图2 :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插座体剖视图;图3 :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插接后的接口剖视图;图4 :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插座体的内芯体部件剖视图图5 (a):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插头壳体的剖视图图5 (b):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插头壳体的A-A剖面图图6 (a):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插座壳体剖视图图6 (b):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插座壳体的左视图图7 (a):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内芯体部件中主体件的剖视图图7 (b):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内芯体部件中主体件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插头体主要由插头壳体10、作为光插针的陶瓷插针U、插针压簧12、压簧固定片13、定位销子14、连接螺帽15、密封圈16和17、尾螺母18、尾套19、尾部缩口套110组成。在未插合状态,插头体上戴好防尘密封安全帽111,保证清洁。图I中31为二芯光缆。如图2所示;插座体主要由连接器插座壳体20、内芯体部件、密封圈21、尾螺母22、定位销23组成;在未插合状态,插座体上戴好防尘密封安全帽201,保证清洁。图2中、211为缩口套,24为内芯体主体件。如图3所示,当插合时,分别脱卸防尘密封安全帽111、201后,把插头体和插座体插合到底,拧上插头体外围的连接螺帽15,螺帽拧紧后连接就算完成。插头与插座之间的连接结构如图3示。本插座体的内芯体部件如图4所示,它与插座壳体20做成分立部件,其好处是①装配起来比较方便,②对零件加工也变得比较简单容易,零件的加工、一致性精度也可以提高。内芯体部件主要包括内芯体主体件24、作为光插针的陶瓷插针25、插针压簧26、压簧固定片27、陶瓷插孔28、密封圈29、尾套210、缩口套211、插孔外套281、插孔外套压片282。31为二芯光缆。插孔外套281套在陶瓷插孔28外面,插孔外套281的内壁与陶瓷插孔28外壁之间为间隙配合;插孔外套281的内壁前端设有台阶孔使套入其中的陶瓷插孔28可以定位在·外套筒内形成松配。插孔外套281外径后端设有台阶面,台阶面上压上插孔外套压片282,并用螺钉32将插孔外套压片282固定在内芯体主体件24上,插孔外套281置于内芯体主体件24的孔·65中形成间隙配合,这样在插合时,可以使插孔外套281在径向上作适当自由调整。参见图5 (a)、图5 (b),本实施例的二芯光缆连接器插头壳体10结构如下,它内芯设置由为轴线46同心的三台阶通孔101、102、103构成的二组台阶孔,两组台阶孔之间呈中心对称排布。二组台阶孔的中心轴线46必须对称于插头壳体10的中轴线45 ;销孔38的中心轴线43垂直于插头壳体10的中心纵轴线44。二组台阶孔的中心轴线46必须与插头壳体10的中轴线45平行。为装配其它零件,在插头壳体10上,还设有锥度41,后端面中心缺口 40等。插头壳体10的两组台阶孔为101、1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二芯光缆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分为插头体和插座体二个部件;所述插头体主要包括插头壳体(10)、作为光插针的陶瓷插针(11)、插针压簧(12)、压簧固定片(13)、定位销子(14)、连接螺帽(15)、密封圈(16)和(17)、尾螺母(18)、尾套(19)、尾部缩口套(110);所述插头壳体(10)插合面上开设有两组台阶孔分别安装两组陶瓷插针(11)、插针压簧(12);所述插座体主要包括连接器插座壳体(20)、内芯体部件、密封圈(21)、尾螺母(22)、定位销(23);所述内芯体部件主要包括内芯体主体件(24)、作为光插针的陶瓷插针(25)、插针压簧(26)、压簧固定片(27)、陶瓷插孔(28)、密封圈(29)、尾套(210);所述内芯体主体件(24)插合面上开设有两组台阶孔分别安装两组陶瓷插针(25)、插针压簧(26);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体中的陶瓷插针(U)、插座体中的陶瓷插针(25)和陶瓷插孔(28)组成光路连接,使用标准0 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元亮罗旭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方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