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40713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0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输液软管,在所述输液软管外周套置一储液套管,所述储液套管与输液软管的接触部位密封,所述储液套管的下端设置有一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第一导管连接一热水瓶,所述储液套管的上端设置有一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第二导管连接一回流瓶,在原有输液器的基础上设置了一套恒温系统,其原理类似于冷凝管。在热水瓶内灌装温度适宜的热水,通过第一导管和进水口进入储液套管,将输液软管内的药液加热,变冷的水通过出水口流入回流瓶,保证了药液的恒温,同时,在储液套管内设置温度计,可以准确掌握药液温度并及时调整热水瓶内热水的温度,以满足正常输液和病人病情的需要,非常方便安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输液器
技术介绍
输液器是ー种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医疗器械之一。现有的输液器的结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滴斗、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和输液针。在给病人输液吋,由于药液温度一般较低,通常低于人体体温,当较低温度的药液输入血管吋,容易刺激血管,或者会因为药液带走人体内的热量而使得病人出现抽搐、冷颤等不良反应,在冬天或者病人身体虚弱时,这种现象尤为突出。为了解决这种现象,目前一般采用暖水袋热敷药液,但是,如果水温过热,容易造成药物分解变性,而且暖水袋冷得也较快,效果并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提供恒温药液的新型输液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输液器,包括滴斗、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和输液针,在所述输液软管外周套置ー储液套管,所述储液套管与输液软管的接触部位密封,所述储液套管的下端设置有ー进水ロ,所述进水ロ通过第一导管连接ー热水瓶,所述储液套管的上端设置有一出水ロ,所述出水ロ通过第二导管连接一回流瓶,所述进水口和出水ロ位于储液套管的异侧。作为优选所述储液套管内还设置有温度计。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原有输液器的基础上设置了ー套恒温系统,其原理类似于冷凝管。在热水瓶内灌装温度适宜的热水,通过第一导管和进水口进入储液套管,将输液软管内的药液加热,变冷的水通过出水口和第二导管流入回流瓶,保证了药液的恒温,同时,在储液套管内设置温度计,可以准确掌握药液温度并及时调整热水瓶内热水的温度,以满足正常输液和病人病情的需要,非常方便安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为滴斗,2为输液软管,3为药液过滤器,4为输液针,5为储液套管,6为进水口,7为第一导管,8为热水瓶,9为出水口,10为第二导管,11为回流瓶,12为温度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歩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如图I所示,一种输液器,包括滴斗I、输液软管2、药液过滤器3和输液针4,在所述输液软管2外周套置ー储液套管5,所述储液套管5与输液软管2的接触部位密封,所述储液套管5的下端设置有ー进水口 6,所述进水口 6通过第一导管7连接ー热水瓶8,所述储液套管5的上端设置有一出水ロ 9,所述出水ロ 9通过第二导管10连接一回流瓶11,所述进水口 6和出水ロ 9位于储液套管5的异侧,所述储液套管5内还设置有温度计12。在原有输液器的基础上设置了ー套恒温系统,其原理类似于冷凝管。在热水瓶8内灌装温度适宜的热水,通过第一导管7和进水口 6进入储液套管5,将输液软管2内的药液加热,变冷的水通过出水ロ 9和第二导管10流入回流瓶11,保证了药液的恒温,同时,在储液套管5内设置温度计12,可以准确掌握药液温度并及时调整热水瓶8内热水的温度,以满足正常输液和病人病情的需要,非常方便安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器,包括滴斗、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和输液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液软管外周套置一储液套管,所述储液套管与输液软管的接触部位密封,所述储液套管的下端设置有一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第一导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