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冰专利>正文

陶瓷茶具的保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39621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0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具的保养设备,特别是一种陶瓷茶具的保养设备。所述陶瓷茶具的保养设备包括保养锅体、顶盖、网胆、支撑腿。所述顶盖还具有阻尼器、压杆、压盘。所述压杆的一端同时穿过所述顶盖中央和所述阻尼器,另一端固接所述压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全新的高温保养方式,第一,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极大地改善了茶壶保养的效果和速率;第二,可以适用不同尺寸、类别的茶具保养。(*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茶具的保养 设备,特别是一种陶瓷茶具的保养设备,尤其适用于开片瓷茶具和紫砂茶具的保养。
技术介绍
茶具根据材料大体可分为玻璃茶具和陶瓷茶具两大类。在茶道传统中,饮茶者需要使用茶汤反复接触或浸泡茶具,使茶汤中的色素分子渗入陶瓷表面,并使陶瓷表面与空气氧化产生圆润细腻的光泽。这种使用茶汤反复接触或浸泡陶瓷茶具的过程被称作“养”。特别对于开片瓷茶具(开片瓷亦称冰裂纹瓷)和紫砂茶具来说,其保养过程还有其它的意义。在中国的茶道文化中,开片瓷着色(即茶汤中的色素渗入开片瓷的釉面纹路缝隙)被视为一种美的体现。所以,很多饮茶者希望能通过科学的保养来加速对开片瓷的着色。另外,紫砂在煅烧后会形成一种双重气孔结构。由于这些毛细气孔密度高,具有较强的附吸力,使紫砂茶具拥有很强的汇聚存留茶香的能力。即便是长期停用的紫砂茶具,也需要定期保养,以防止茶垢、灰尘等微小杂质沉积堵塞紫砂中的微小气孔。实际上,养壶是个复杂耗时的过程。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对于许多缺乏经验的或没有足够精力的饮茶者来说,急需找到科学便捷的途径去保养茶具。专利号为97201402. 0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茶具的保养设备。该设备为一种养壶座,主要是在座的顶面设有数条竖立的柱及柱间的贯通孔,而座底面中心位置设有凸出的轴柱,又在该轴柱内设有轴孔,在两相对座的轴孔间还设置一枢转体。当需要保养茶壶时,置于上层的座可以对下层活动旋转,使置于座-上的茶壶受到茶水涂刷。然而,上述茶具保养设备在实际日常使用过程当中,具有诸多不足。首先,保养方法不可靠,容易对茶壶造成伤害。使用该设备养壶时,操作者需要对壶座进行旋转,容易使茶壶从座上掉落损坏。其次,该保养过程在室温下实施,茶壶的保养速率慢、保养效果不明显。再次,该设备是专门针对茶壶所做的设计,并不适合其他茶具,譬如重量和尺寸差异较大的茶杯、茶盘很难在该设备上涂刷茶水;加之底座内腔体长期潮湿易滋生霉菌,无法保证喷出茶汤的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陶瓷茶具的保养设备,其能够克服现有陶瓷茶具保养设备的速率慢效果差、适用范围单一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根据陶瓷类型的不同,陶瓷茶具的保养方法包括开片瓷茶具的浴养方法、紫砂茶具的浴养方法、长期停用紫砂茶具的蒸养方法。所述保养都在变温过程中实施。所述开片瓷茶具的浴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开片瓷茶具完全浸泡在茶汤中;B)对茶汤进行加热,并持续煮沸10至120分钟,通过定时补水以保证水位高于茶亘..,N 9C)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茶具和茶汤到10至45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D)保持茶具、茶汤的温度在10至45摄氏度之间,静置至少3个小时之后再取出茶亘..,N 9E)用水清洗茶具表面的难溶物;F)在20至45摄氏度的环境温度下,自然晾干开片瓷茶具。在A)步骤中,将开片瓷茶具完全浸泡在茶汤中,这是为了避免茶汤对茶具造成局部保养。另外,如果开片瓷材料质地不均匀或内部存在暗裂伤害,局部受热过度可能导致茶具的局部开裂。在B)步骤中,高温茶汤中的茶鞣质(亦称茶单宁)会加速氧化反应,变成红褐色的色素。同时,色素分子在高温下逐渐渗入在开片瓷釉面,尤其积累在釉面纹路的缝隙中。在C)步骤中,在茶汤中自然冷却的放热过程相对温和,可以避免茶具快速冷缩。D)步骤是利用茶鞣质的氧化物相互络合的特性。经实验,在常见车间作业温度(10至45摄氏度)下静置3个小时后,开片瓷釉面的纹缝内开始明显地聚集红褐色的鞣质氧化物。在E)步骤中,从茶汤中取出茶具后要及时清洗茶具表面,否则经过多次保养后的茶具表面会积累一层茶垢。茶鞣质的氧化反应是复杂的。一部分茶鞣质与空气加速氧化生成茶红素、茶褐素,这类色素对人体健康没有大碍。但另一部分茶鞣质还会与金属、矿物质、蛋白质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盐类、脂类难溶物。过多摄入这些难溶物对人体健康有害,并且这些沉淀还会在茶具表面形成膜进而阻碍的保养效果。F)步骤的目的是去除开片瓷釉面纹缝中的水分,使水溶性鞣质氧化物、缩合鞣质氧化物等色素逐渐脱水结合,进而使色素分子固定在釉面纹缝内。若高温脱水,色素在釉面纹路内结合的效果生硬、缺乏美感。所以,需要将茶具晾干的温度严格控制在20至45摄氏度之间。优选的是,所述开片瓷茶具的浴养方法中,所述茶汤由发酵型茶叶和纯净水组成。发酵类茶叶中的大部分茶鞣质已得到氧化,茶汤中茶褐色含量较高,保养茶具的效果更为明显。喝茶时,使用矿泉水冲泡茶叶口感最佳。所以,长期以来人们也延用矿泉水保养茶具。然而,矿泉水中含有较多矿物质,在经过长时间高温煮沸后,矿泉水本身便会析出矿物沉淀并附着在茶具上,阻碍陶瓷茶具日后的保养。使用纯净水可以避免这一现象。同时,在所述B)和E)步骤中,所述水采用纯净水,这样可以防止晾干之后,水中杂质堵塞开片瓷釉面纹路的缝隙,影响日后进一步保养。所述紫砂茶具的浴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紫砂茶具完全浸泡在茶汤中;B)对茶汤进行加热,并持续煮沸10至120分钟,通过定时补水以保证水位高于茶亘..,N 9C)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茶具、茶汤;D)自然冷却至45摄氏度以下时取出茶具;E)用水清洗茶具表面的难溶物。在A)步骤中,将紫砂茶具完全浸泡在茶汤中,是为了避免茶汤对茶具造成局部加热。另外,如果紫砂材料质地不均匀或内部存在暗裂伤害,局部受热过度可能导致茶具的局部开裂。在B)步骤中,高温茶汤中的茶鞣质(亦称茶单宁)会加速氧化反应,变成红褐色的色素。同时,色素分子在高温下逐渐渗入紫砂表面。在C)步骤中,在茶汤中自然冷却的过程相对温和,可以避免茶具快速冷缩。茶鞣质的氧化反应是复杂的。一部分茶鞣质与空气加速氧化生成茶红素、茶褐素,这类色素对人体健康没有大碍。但另一部分茶鞣质还会与金属、矿物质、蛋白质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盐类、脂类难溶物。过多摄入这些难溶物对人体健康有害,并且这些沉淀还会在茶具表面形成膜进而阻碍的保养效果。在45摄氏度以下,分子运动不剧烈,茶垢会开始快速聚集在茶具表面。所以,在D)步骤中,当茶汤温度低于45摄氏度后,应尽早从茶汤中取出紫砂茶具。另外,在所述E)步骤中,从茶汤中取出茶具后要及时清洗茶具表面,否则经过多次保养后的茶具表面会积累一层有害茶垢。优选的是,在所述紫砂茶具的浴养方法中,所述茶汤由发酵型茶叶和纯净水组成。发酵类茶叶中的大部分茶鞣质已得到氧化,茶汤中茶褐色含量较高,保养效果更为明显。喝茶时,使用矿泉水冲泡茶叶口感最佳。所以,长期以来人们也延用矿泉水保养茶具。然而,矿泉水中含有较多矿物质,在经过长时间高温煮沸后,矿泉水本身便会析出矿物沉淀并附着在茶具上,阻碍陶瓷茶具日后的保养。使用纯净水则可以避免这一现象。同时,在所述B)和E)步骤中,所述水采用纯净水,这样可以防止晾干之后,水中杂质堵塞紫砂表面气孔,影响紫砂存香的功能。所述长期停用紫砂茶具的蒸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紫砂茶具置于水面上方;B)对水进行加热,并持续煮沸10至30分钟,通过定时补水避免干锅;C)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茶具、茶汤;D)自然冷却至45摄氏度以下时取出茶具;E)用水清洗茶具表面。在A)步骤中,将紫砂茶具置于水面上方,以便利用水蒸气保养茶具。在B)步骤中,高温水蒸汽会松动紫砂气孔中沉积的灰尘和沉淀。在C)步骤中,冷却茶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茶具的保养设备,其包括保养锅体(I)、顶盖(2)、网胆(3)和支撑腿(8),所述支撑腿(8)置于所述网胆(3)的底面与所述保养锅体(I)的底面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进ー步具有阻尼器(4)、压杆(5)、压盘¢),所述阻尼器(4)与所述顶盖(2)的中央位置固接,所述压杆(5)的一端同时穿过所述顶盖(2)和所述阻尼器(4),所述压杆(5)的另一端固接所述压盘(6)。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茶具的保养设备还具有至少ー个茶包,所述茶包置于所述保养锅体(I)之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茶具的保养设备还具有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侨
申请(专利权)人:李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