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层塔专用遮阳保湿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38245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0 01:48
千层塔专用遮阳保湿网,由双层PE塑料网孔膜和无纺网孔布构成,其特征在于上层是白色PE塑料网孔膜,通过密集点状连接柱连接黑色PE塑料网孔膜,黑色PE塑料网孔膜通过密集点状连接柱连接海绵体无纺网孔布;其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三层网孔膜结构,上层白色PE塑料网孔膜可以反射部分阳光,中层黑色PE塑料网孔膜可以遮挡部分阳光,白色和黑色PE塑料网孔膜均还可控制水分的散发,下层的海绵体无纺网孔布可以根据需要吸收或释放其生长环境空气中的水分,网孔和连接柱所构成的缝隙可以通风透气,也可吸收少量阳光,这样就可构建一个良好的千层塔生长环境。(*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农业种植用遮阳保湿网,特别是ー种千层塔专用遮阳保湿网
技术介绍
千层塔为石杉科石杉属蕨类植物,又名蛇足石杉、救命王。主布东北、长江流域和闽、粤、桂、滇、黔等省区。民间常将全草入药,有毒,用于退热、止血、消肿散毒、跌打损伤等。千层塔中含有的生物碱石杉碱甲(HupA)是具有低毒、高效、可逆和高选择性等优点的こ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对于治疗重症肌无力、中老年痴呆及提高记忆カ具有良好的疗效,并对抑制有机磷酸中毒有一定的作用。由于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千层塔及其提取物正日益受到国 内外市场的广泛重视。千层塔主要分布在东北、长江流域以南等地区的山区林下阴湿处。野生条件下通过孢子和生殖芽繁殖,但孢子萌发周期长,萌发后需6年-15年才能成熟。千层塔通过生殖芽繁殖的情况也很少,因此极大地限制了千层塔野生资源的再生,其繁殖生长情况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有必要寻找一条快速大量繁殖千层塔的途径。千层塔的生长喜欢阴湿环境,对生长环境的湿度和光照有特殊的要求,因此一般只能在阴湿的林下生长,人工种植后,为了尽量满足其生长环境,一般都搭设了遮阳网,但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普通遮阳网,达不到应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千层塔专用遮阳保湿网,以保持环境湿润,遮挡多余阳光,为千层塔植物创造ー个适合的环境,以促进其生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千层塔专用遮阳保湿网,包括白色PE塑料网孔膜、黒色PE塑料网孔膜和海绵体无纺网孔布,其特征在于上层是白色PE塑料网孔膜,通过密集点状连接柱连接黑色PE塑料网孔膜,黒色PE塑料网孔膜通过密集点状连接柱连接海绵体无纺网孔布;连接柱的长度使得白色PE塑料网孔膜和黒色PE塑料网孔膜之间,以及黑色PE塑料网孔膜与海绵体无纺网孔布之间有空隙,白色PE塑料网孔膜、黒色PE塑料网孔膜和海绵体无纺网孔布所属的网孔不重合。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千层塔专用遮阳保湿网铺设在千层塔种植地的棚架上,白色PE塑料网孔膜朝上,海绵体无纺网孔布朝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三层网孔膜结构,上层白色PE塑料网孔膜可以反射部分阳光,可以减少阳光和热量的进入,中层黑色PE塑料网孔膜可以遮挡部分阳光,白色和黒色PE塑料网孔膜均还可控制水分的散发,下层的海绵体无纺网孔布可以吸收千层塔植物生长环境中所释放出的水分,当控制好湿度后,可以根据需要吸收或释放其生长环境空气中的水分,网孔和连接柱所构成的缝隙可以通风透气,也可吸收少量阳光,这样就可构建ー个良好的千层塔生长环境。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千层塔专用遮阳保湿网的切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千层塔专用遮阳保湿网的平面网孔示意图。图中1、白色PE塑料网孔膜,2、黒色PE塑料网孔膜,3、海绵体无纺网孔布,4、网孔,5、连接 柱,6、缝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是对本技术的进ー步限定。将白色PE塑料网孔膜通过密集点状连接柱连接黑色PE塑料网孔膜,黒色PE塑料网孔膜通过密集点状连接柱连接海绵体无纺网孔布;其中网孔直径1cm,网孔间距离1cm,连接柱长度1cm,直径1cm,连接柱间的距离10cm,各网孔不重合,这样就做成了千层塔专用遮阳保湿网。使用时将千层塔专用遮阳保湿网铺设在千层塔种植地的棚架上,白色PE塑料网孔膜朝上,海绵体无纺网孔布朝下,将海绵体无纺网孔布吸满水,并使棚架内湿度保持在80%以上,当棚架内湿度小于80%时,海绵体无纺网孔布将会释放水分,提高湿度,当棚架内湿度大于80%时,海绵体无纺网孔布将吸收水分,降低湿度,海绵体无纺网孔布上层的黑色PE塑料网孔膜可控制水分向外散发,同时可遮挡部分阳光,上层的白色PE塑料网孔膜可以反射部分阳光,同时网孔和膜间缝隙可以保持通风,使得千层塔在适宜和环境下茁壮成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千层塔专用遮阳保湿网,包括白色PE塑料网孔膜(I)、黒色PE塑料网孔膜(2)和海绵体无纺网孔布(3),其特征在于上层是白色PE塑料网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根万联新杨再江何全慧祝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秀山红星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