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根结线虫、土传病原真菌和杂草的混合使用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33927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07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治根结线虫、土传病原真菌和杂草活性的化合物棉隆(DZ,通用名为dazomet)与1,3-二氯丙烯(1,3-D,通用名为1,3-Dichloropropene)混合使用技术。该混合使用技术适用于防治蔬菜、草莓、花卉、瓜类、苗圃、果园、茶园、葡萄园、林木、中草药等作物田的种前土壤消毒,可以有效防除南方根结线虫、主要土传病原真菌、主要禾本科及阔叶类杂草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治根结线虫、土传病原真菌和杂草活性的化合物棉隆与1,3_ ニ氯丙烯的混合使用技术,用于防治蔬菜、草莓、花卉、瓜类、苗圃、果园、茶园、葡萄园、林木、中草药等作物田的种前土壌消毒,有效防除南方根结线虫、主要土传病原真菌、主要禾本科及阔叶类杂草等。具体是农药有效成分棉隆与1,3_ ニ氯丙烯按不同的比例,以不同的方式混合使用。
技术介绍
近十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保护地栽培在我国有了迅速地发展。全国保护地面积已超过200万公顷。而保护地栽培在中国作为ー项増加农民收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ー项重要农业措施,在未来将继续发展,栽培的作物也将由当前的蔬菜、草莓向花卉、瓜类、果树、苗圃、中草药等方向发展。保护地的发展,也为根结线虫、土传病害和杂草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环境,通常栽种3 5年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的影响,一般减产20 40%,严重减产60%以上甚至绝收。随着保护地的继续发展和高附加值作物的连年栽培,根结线虫、土传病害和杂草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并将成为严重制约保护地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我们在山东、江苏、辽宁、河北、浙江、河南等地调查,根结线虫、土传病害和杂草的危害已成为保护地栽培中的突出问题。由于无有效的防治方法,在山东等地农民大量使用国家禁用的药剂(如涕灭威、克百威、甲拌磷等)防治根结线虫、土传病害和杂草等,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由于保护地投资大,一些处理时间长、需要较长轮作时间的方法在温室中难以实施,也难以被农民接受。而种前土壌化学消毒技术正日益成为当前保护地农业植物保护的首选技术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具有杀线虫、杀菌和除草活性的混合使用技木。其特征是将化合物棉隆(DZ,通用名为dazomet)与1,3_ ニ氯丙烯(1,3_D,通用名为1,3-Dichloropropene)两种物质按有效成分 DZ I, 3-D = 0. 01 0. 99 0. 99 0. 01 之比例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混合使用。使用方式之ー为将棉隆和1,3_ ニ氯丙烯两者加工成缓释剂型施用。使用方式之ニ为将棉隆和1,3_ ニ氯丙烯分别先后施用。使用方式之三为将棉隆和1,3_ ニ氯丙烯采用配套消毒机械(见附图4)同时施用。本专利技术具有下列优点①广谱和增效所有混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对南方根结线虫、铼刀属真菌、疫霉属真菌、阔叶类杂草(如苘麻等)和禾本科杂草(如马唐等)均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施用方式灵活多祥本专利技术的混剂在施用时可通过加工成缓释剂型使用或混土结合注射/滴灌的方法或采用集撒施棉隆粉状制剂(如微粒剂等)、喷施或注射1,3-ニ氯丙烯液态制剂(如乳油等)、旋耕将药剂和土壌混合均匀、覆膜各措施一体化的配套熏蒸机械;③对作物安全本专利技术混剂在作物种植前可通过不同方式施用,处理结束后敞气,通过莴苣种子萌发试验定性判断无药剂残留后,即可栽种。同时,两种药剂在土壌中均没有残留,对作物安全;④经济有效本专利技术的混剂防治南方根结线虫、铼刀属真菌、疫霉属真菌、阔叶类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效果优异,而使用成本远远低于常用土壌熏蒸剂溴甲烷等,并且无须像施用溴甲烷等采用特殊的加热汽化设备,因此节省大量支出;⑤对人畜安全化学熏蒸剂通常为高毒化学品,而本专利技术的成分之一棉隆低毒,通过产生异硫氰酸甲酷(MITC)发挥作用。另ー成分1,3_ ニ氯丙烯中毒,加之二者均采取土壌施用,因此对人畜安全。本专利技术的所涉及的混合使用技术适用于防治蔬菜、草莓、花卉、瓜类、中草药、苗圃、果园、茶园、林木等作物上的南方根结线虫、铼刀属真菌、疫霉属真菌、阔叶类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等。附图说明图I是各处理对铼刀菌属效果图。图2是各处理对苘麻效果图。图3是各处理对马唐效果图。图4是配套消毒机械示意图。I、牵引机2、液体药剂喷射装置3、固体药剂喷撒装置4、行进方向 5、覆膜装置6、旋耕混土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通过实施例予以进ー步说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仅仅限定在下述实施例的范围。实施例I :将棉隆和1,3_ ニ氯丙烯两者加工成缓释剂型使用。具体使用方法为首先将1,3-ニ氯丙烯液体制剂(如93. 6%的1,3-ニ氯丙烯乳油)使用活性炭进行吸附,然后采用聚こ烯醇将活性炭进行包裹,得到1,3_ ニ氯丙烯的固体缓释剂。再将上述固体缓释剂与棉隆固体制剂(如98%的棉隆微粒剂),以有效成分DZ 1,3-D = 0.01 0.99 0.99 0.01之比例进行混合后使用。实施例2 :将棉隆和1,3_ ニ氯丙烯分别先后使用。具体使用方法为第一歩,施用棉隆(如98%的棉隆微粒剂),施药之前先旋耕土壤,施药之后再旋耕土壤,使棉隆与土壌混合均匀;第二歩,施用I,3-ニ氯丙烯(如93. 6%的1,3-ニ氯丙烯乳油),可以采用手动或机动土壤消毒机进行注射,也可以采用滴灌设备施用;第三歩,覆膜熏蒸2 4周左右;第四步,敞气I周左右,并通过莴苣种子萌发试验定性判断无药剂残留后,即可栽种。实施例3 :将棉隆和1,3_ ニ氯丙烯采用配套的消毒机械同时施用。具体使用方法为采用ー种配套消毒机械(见附图4),在撒施棉隆固体制剂(如微粒剂等)的同时,可以喷施或注射1,3_ ニ氯丙烯液体制剂(如乳油等),同时随后旋耕将药剂和土壌混合均匀,之后可以同时进行覆膜措施,一体化完成熏蒸过程。附件棉隆+1,3_ ニ氯丙烯混用后的联合作用评价I、供试药剂93.6% I,3-ニ氯丙烯乳油(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缩写1,3_D ;98%棉隆微粒剂(江苏南通施壮化工有限公司),缩写DZ。2、供试土样土样采于北京保护地,常年线虫和病害发生严重,取耕作层土壤过2_筛后,混匀备用。经分析,土壤含水量为17. 86%,pH6. 39,土壤有机质含量4. 4%,NH4+-N 17. 7mg/kg,N03—N 119. 4mg/kg,有效磷 562. 9mg/kg,有效钾 660. Omg/kg,属沙壤土。3、评价指标和方法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采用离心法(刘维志,2000);铼刀菌属Fusarium spp.,采用Komada方法分离;疫霉菌属Phytophthora spp.,采用Masago方法分离; 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 ,测量芽长;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 (L. ) Scop ,测量芽长。4、试验方法4. I药量设置按棉隆(有效成分)与土壤质量比设计两个处理浓度100mg/kg和50mg/kg (对应产品质量为 61. 2mg/600g、30. 6mg/600g);按1,3_D(有效成分)与土壤质量比设计两个处理浓度12mg/kg和6mg/kg(对应产品体积为 6. 31uL/600g、3. 15uL/600g,93. 6%的 1,3_D 乳油密度为 I. 22g/mL)各处理如下I)I,3-D 6mg/kg2)I,3~D 12mg/kg3) DZ50mg/kg4) DZ100mg/kg5)I,3-D+DZ 6mg/kg+50mg/kg6)I,3-D+DZ 6mg/kg+100mg/kg7)I,3-D+DZ 12mg/kg+50mg/kg8)I,3-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连纲颜冬冬王秋霞李园郭美霞曹坳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