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合机构及具有接合机构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29780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1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接合机构及具有接合机构的电子装置。该接合机构用以连接一第一壳体与一第二壳体,该接合机构包括一第一扣接件,该第一扣接件设置于该第一壳体;以及一第二扣接件,该第二扣接件设置于该第二壳体,该第二扣接件包括一座体以及一卡钩部;该卡钩部以可弹性弯曲方式设置于该座体上,该卡钩部在一第一位置时未与该第一扣接件产生干涉;该接合机构还包括一插栓,该插栓以可相对滑动方式设置于该座体内,该插栓用来相对该座体滑移,以推动该卡钩部相对该座体弹性弯曲并自该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藉此卡扣于该第一扣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接合机构结构简单,组装容易,可有效提高组装效率及组装合格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ー种接合机构及具有接合机构的电子装置,尤指ー种组装简易且快速的接合机构及其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电子装置具有可相互闭合的上、下壳体,壳体间设置有多个电子组件,因此壳体用来容置该多个电子组件的空间,并提供保护作用以防止该多个电子组件受落尘、湿气影响而损毀。传统的壳体闭合结构是在上、下壳体相对应的位置形成多个锁孔,再利用螺钉、螺栓等固定组件穿射该些锁孔,以将上、下壳体相互锁合。然而传统闭合结构的操作过程繁琐,需耗费较长的组装エ吋,也容易产生失误而降低生产合格率,因此如何设置出ー种方便快速的壳体组装结构,即为现今机构产业的发展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组装简易且快速的接合机构及其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公开ー种接合机构,该接合机构用以连接一第一壳体与一第二壳体,该接合机构包括一第一扣接件,该第一扣接件设置于该第一壳体;以及ー第二扣接件,该第ニ扣接件设置于该第二壳体,该第二扣接件包括一座体以及一^^钩部;该卡钩部以可弹性弯曲方式设置于该座体上,该卡钩部在一第一位置时未与该第一扣接件产生干渉;该接合机构还包括ー插栓,该插栓以可相对滑动方式设置于该座体内,该插栓用来相对该座体滑移,以推动该卡钩部相对该座体弾性弯曲并自该第一位置移动至ー第二位置,藉此卡扣于该第一扣接件。本技术还公开该接合机构还包含有ー桥接件,设置于该第二扣接件的该座体内。该桥接件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插栓安装于该容置空间,并藉由该桥接件以设置于该座体内部。本技术还公开该容置空间的侧壁设置有一滑槽以及一限位部。该限位部设置于该滑槽内,以将该滑槽区分为ー第一区域与一第二区域。本技术还公开该滑槽的一槽底为ー导斜结构。本技术还公开该桥接件为ー Π形结构。本技术还公开该插栓包含有一主体,一斜面结构,设置于该主体的前端,一止挡部,设置于该主体的旁侧,以及ー夹持部,设置于该主体的后端。该止挡部在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之间移动。本技术还公开该第二扣接件还包含有多个卡钩部,分别指向不同的方位,该多个卡钩部分别用来卡合于该第一扣接件的多个挡板。本技术还公开ー种具有接合机构的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覆盖于该第一壳体,用以保护一电子组件;以及至少ー接合机构,该至少一接合机构用以接合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该接合机构包括一第一扣接件,该第一扣接件设置于该第一壳体;以及ー第二扣接件,该第二扣接件设置于该第二壳体,该第ニ扣接件包括一座体以及一^^钩部;该卡钩部以可弹性弯曲方式设置于该座体上,该卡钩部在一第一位置时未与该第一扣接件产生干渉;该接合机构还包括ー插栓,该插栓以可相对滑动方式设置于该座体内,该插栓用来相对该座体滑移,以推动该卡钩部相对该座体弹性弯曲并自该第一位置移动至ー第二位置,藉此卡扣于该第一扣接件。本技术的接合机构利用插栓挤压第二扣接件的卡合部,以使卡合部可相对座体弯曲而卡合于第一扣接件,藉此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紧密地组合在一起。由于插栓沿単一方向在桥接件内相对滑移,故使用者可利用一机台同时推压多个接合机构的插栓,以使各插栓可驱动其对应的卡钩部相对座体弯曲,以卡合于相对应第二扣接件。因此,本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同时驱动多个接合机构,以完成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组装。本技术的接合机构具有结构简单,组装容易的优点,故可有效提高组装效率及组装合格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接合机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接合机构的组件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ー实施例的第二扣接件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桥接件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插栓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ー实施例的桥接件的示意图。图8与图9分别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接合机构在不同操作状态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电子装置12第一壳体14第二壳体16接合机构18、18' 第一扣接件 181 挡板20、20' 第二扣接件 22座体24卡钩部26插栓261主体262斜面结构263止挡部264 夹持部28,28/ 桥接件281 容置空间282滑槽282A 第一区域282B 第二区域 282C 槽底283限位部Pl第一位置P2第二位置具体实施方式请參阅图1,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ー电子装置10的示意图。电子装置10包含有一第一壳体12、一第二壳体14及多个接合机构16。第二壳体14可用来覆盖于第一壳体12,以保护电子装置10内部的电子组件。多个接合机构16分别设置于第一壳体12与第ニ壳体14的不同位置,例如壳体表面的周围侧边,接合机构16用来连接第一壳体12及第ニ壳体14,以防止两壳体分离。请參阅图2与图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接合机构16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接合机构16的组件分解示意图。接合机构16包含有一第一扣接件18,设置于第一壳体12,以及ー第二扣接件20,设置于第二壳体14。第二扣接件20包含有一座体22以及至少ー卡钩部24。卡钩部24以可弹性弯曲方式设置于座体22,意即座体22与卡钩部24可由具弹性的材质所构成,例如工程塑胶。当第二扣接件20与第一扣接件18接触时,卡钩部24可用来卡扣于第一扣接件18的ー挡板181,藉以限制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位移。一般来说,第二扣接件20可选择性地包含有多个卡钩部24,各卡钩部24可沿不同方位卡合于第一扣接件18上。请參阅图4,图4为本技术另ー实施例的第ニ扣接件20'的示意图。第二扣接件20'可包含有四个卡钩部24,分别指向前、后、左、右的四个方位。第二扣接件2(V可搭配具有相应结构的第一扣接件W,如图4所示,第一 扣接件W可具有四个挡板181,分别抵接于相应的卡钩部24,藉此提高第一扣接件18'与第二扣接件20'的接合稳定性。此外,接合机构16还包含有ー插栓26,以可相对滑动方式设置于座体22内。当卡钩部24卡扣于第一扣接件18时,插栓26可相对座体22滑移,以推动卡钩部24相对座体22弯曲,藉此稳固卡扣于第一扣接件18。接合机构16还可包含有一桥接件28,设置于第二扣接件20的座体22内。桥接件28内部可形成有一容置空间281。欲组装接合机构16时,先将插栓26安装于桥接件28的容置空间281内,再把插栓26与桥接件28的组合置于座体22内部。请參阅图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桥接件28示意图。桥接件28的容置空间281的两边侧璧分别设置有ー滑槽282与一限位部283。限位部283设置于滑槽282内,以将滑槽282区分为ー第一区域282A与一第二区域282B。桥接件28可为ーπ形结构,且插栓26藉由该π形结构的缺ロ处以置入容置空间281内。请參阅图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插栓26的示意图。插栓26包含有一主体261, —斜面结构262,设置于主体261的前端,两止挡部263,分别设置于主体261的两旁侦牝以及一夹持部264,设置于主体261的后端。当插栓26相对第二扣接件20滑移时,斜面结构262可用来推压卡钩部24,以驱动卡钩部24相对座体22弯曲。此外,为了便于止挡部263在滑槽282内滑移,滑槽282的ー槽底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竟人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