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稀浆搅拌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23422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1 0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泥稀浆搅拌锅,包括:搅拌锅体,设有水泥进料口、进水口,以及出料口;搅拌轴,主体位于所述搅拌锅体内,且联轴端经由轴封延伸出所述搅拌锅体;以及叶片组,含有沿所述搅拌轴的轴向设置在位于搅拌锅体内的所述搅拌轴上、且配置成旋向相反的两种叶片。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泥稀浆搅拌锅能够产生水泥稀浆,以满足当前对冷再生养护施工对环境和质量的要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浙青路面冷再生工艺的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里程的增加,养护作业任务不断增加。许多高速公路在建成后,交通量迅速增长,车辆大型化且超载严重、行驶渠道化等原因使高速公路受到严峻的考验。目前我国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已经进入大中型维修期,养护任务日益繁重。在各 种不同的浙青路面养护过程中均会产生了大量浙青路面铣刨料,为避免污染环境,公路养护部门正在想方设法处理这些材料,并且为此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既浪费了资源,又增加了养护成本。为此产生的浙青路面冷再生工艺的利用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有利于环境保护和降低养护成本。现场就地冷再生工艺是路面再生施工工艺的一种,它不需要将旧料运输到其它场所进行再生,而是在原路面上实现再生,节约了运输成本;它具有将旧料100%利用,节约施工时间,降低成本,减轻了环境污染,节约了能源消耗等诸多优点。目前我国的冷再生养护施工工艺还处在摸索阶段,在冷再生施工过程中水泥的添加多采用干粉直接撒在路面上,不仅污染环境而且用量很难精确控制,因此,有必要开发有针对性的相关设备,以满足浙青路面冷再生的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产生水泥稀浆的搅拌锅,以满足当前对冷再生养护施工对环境和质量的要求。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泥稀浆搅拌锅,包括搅拌锅体,设有水泥进料口、进水口,以及出料口;搅拌轴,主体位于所述搅拌锅体内,且联轴端经由轴封延伸出所述搅拌锅体;以及叶片组,含有沿所述搅拌轴的轴向设置在位于搅拌锅体内的所述搅拌轴上、且配置成旋向相反的两种叶片。依据上述结构的水泥稀浆搅拌锅采用同一根轴上设有能够产生相反涡流方向的两种叶片,使得搅拌桨液不至于顺导成一个方向,具有更好的搅拌效果。相比于常规搅拌装置为了搅拌均匀而频繁调整搅拌轴驱动电机正反转的方式,不仅节能,而且电机的使用寿命会大大延长。上述水泥稀浆搅拌锅,旋向相反的两种叶片,两两成对地配置而形成多个叶片单元,以在所述搅拌轴工作转动条件下,每一叶片单元内的两个叶片向两者中心推送正在搅拌的物料。上述水泥稀浆搅拌锅,所述叶片单元有两个。上述水泥稀浆搅拌锅,所述搅拌锅体为卧式结构,相应地,所述搅拌轴水平装配在所述搅拌锅体上,并在搅拌轴的轴向所述水泥进料口和进水口设置在搅拌锅体的一端上部,而出料口则设置在搅拌锅体另一端的下部,该另一端为搅拌轴联轴端。上述水泥稀浆搅拌锅,所述叶片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的位于所述水泥进料口侧的螺旋叶片,以沿搅拌轴轴向配置成旋向相反的叶片区域推送待搅拌的物料。上述水泥稀浆搅拌锅,所述搅拌锅体为卧式圆柱形结构,所述搅拌轴与搅拌锅体同轴线配置;相应地,所述水泥进料口设置在搅拌锅体上部的上侧,而进水口设置在搅拌锅端盖上部。上述水泥稀浆搅拌锅,在所述搅拌锅体位于搅拌轴的联轴端设有卸料区,相应地,叶片组所在的区域为搅拌区,一内接于搅拌锅体的半圆形的活动料门在搅拌状态下,形成搅拌区与卸料区的下部隔板。上述水泥稀浆搅拌锅,用于所述活动料门操作的结构为,所述活动料门的弦在水平面内垂直于搅拌轴设置,且在弦方向上活动料门两端设有于铰接于所述搅拌锅体上的铰 轴,使活动料门形成摆架;一铰轴延伸出搅拌锅体而连接有一手柄。上述水泥稀浆搅拌锅,所述卸料区上侧设有溢料口。上述水泥稀浆搅拌锅,位于所述卸料区内的搅拌轴上通过径向延伸的连接件连接有与卸料区周向内壁间隙配合的刮料板。附图说明图I为依据本技术的一种水泥浆液搅拌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相应于搅拌锅径向的剖视图(省略底座和叶片)。图中1、进水口,2、水泥进料口,3、搅拌锅体,4、螺旋推进叶片,5、正向搅拌叶片,6、反向搅拌叶片,7、搅拌轴。8、溢料口 ;9、减速电机;10、刮料板;11、出料口 ;12、活动料门;13、底座,14、连接轴,15手柄,16、铰轴。具体实施方式参照说明附图1,为一种卧式结构的水泥稀浆搅拌锅,也就是搅拌轴水平设置的搅拌锅,包括搅拌锅体3,设有水泥进料口 2、进水口 I,以及出料口 11 ;搅拌轴7,主体位于所述搅拌锅体内,且联轴端经由轴封延伸出所述搅拌锅体;以及叶片组,含有沿所述搅拌轴的轴向设置在位于搅拌锅体内的所述搅拌轴上、且配置成旋向相反的两种叶片。依据上述结构的叶片组同样可以应用在立式结构的水泥稀浆搅拌锅中,立式状态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搅拌桨液涡流状态的改变。不过,由于就地冷再生工艺中,搅拌锅需要装置在移动平台上,因此,较佳的选择是如附图I所示的卧式结构,以降低重心和相关进料口与出料口的连接配置。关于进料口与出料口的设置,表现在本方案中原料有两种,一种是水,另一种是水泥,理论上两者用一个口,甚至于出料口用一个口在很多情况下也是可行的,尤其是对于结构简单的开式搅拌锅,进料口只有一个,极个别的出料口与进料口未同一个口,因此,包括水泥进料口 2、进水口 I和出料口 11在内的各口在当前的搅拌装置中配置比较灵活,如附图I中所示的对应上下、前后配置结构。本方案中采用单轴结构,也就是只有一根搅拌轴,但也可以采用其他配置,如双轴结构,根据需要两轴转向相同,形成搅拌流的对撞,以满足更好的搅拌效果。参见说明书附图I中部的一组叶片,旋向相反的两种叶片,两两成对地配置而形成多个叶片单元,以在所述搅拌轴7工作转动条件下,每一叶片单元内的两个叶片向两者中心推送正在搅拌的物料,是搅拌所产生的涡流产生对冲或者说对撞,不需要把搅拌轴的控制装置配置成正反转控制,结构更加简单。经过验证,一个叶片单元也可以满足较好的搅拌效果,并且由于一个叶片单元内的两叶片向中间推送搅拌液,液体又有流动性,会产生附加流动所产生的扰动,可以产生相比于常规搅拌结构更好的搅拌效果。为了增加因附加流动所产生的扰动效果,所述叶片单元有多个,同时多个叶片单元的搅拌本身的效果也强于一个。然而,叶片单元增多不仅会增加制造成本,而且搅拌所需要的扭矩也会大大提高,造成过多的能量消耗。权衡搅拌效果与制造成本及能耗,所述叶片单元优选为两个。当所述搅拌锅体采用卧式结构时,为有利于配管,相应地,所述搅拌轴水平装配在所述搅拌锅体上,并在搅拌轴的轴向所述水泥进料口 2和进水口 I设置在搅拌锅体的一端上部,而出料口则设置在搅拌锅体另一端的下部,该另一端为搅拌轴联轴端。同时,上述结构的出料口与进料口配置方式,也有利于在移动平台上设置。较佳地,参见说明书附图I的左端,所述叶片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的位于所述水泥进料口侧的螺旋叶片,如图中所示的螺旋推进叶片,形成类似于螺旋输送机的结构形式,以沿搅拌轴轴向配置成旋向相反的叶片区域推送待搅拌的物料。另一方面,螺旋叶片的存在能够对水和水泥进行初始的混合。再者,由于浆液流动性较强,反流与输送也会产生对撞,能够产生更好的搅拌效果。进一步地,较佳的结构为所述搅拌锅体3为卧式圆柱形结构,所述搅拌轴与搅拌锅体同轴线配置;相应地,所述水泥进料口设置在搅拌锅体上部的上侧,而进水口设置在搅拌锅端盖上部,方便上料和卸料,且无方形搅拌锅那样的清理死角,清理也比较容易。为了更有利于搅拌和卸料,如附图I所示,在所述搅拌锅体3位于搅拌轴的联轴端设有卸料区,相应地,叶片组所在的区域为搅拌区,一内接于搅拌锅体的半圆形的活动料门12在搅拌状态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荣兴徐宏林庞振领姜富强王其伟李美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