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21667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0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入材料,其向人体的安装简单且安装假牙后不晃动等而稳定性优良。使用具备锚定部和主体部且锚定部具有防止旋转功能的植入材料。另外,使用如下的植入材料:锚定部包括一个以上的锚定部要素,所述锚定部要素的至少一个设置成位于相对于主体部的轴偏心的位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使用于人工牙根的植入材料,其中,该人工牙根在牙科领域的植入治疗中使用。
技术介绍
在因虫牙或齿周病等失去牙齿的情况下,为了避免牙齿简单地脱落,在失去牙齿的部分利用人工牙根来安装假牙。作为这样的人工牙根,通常使用具备圆筒状的埋设部的人工牙根。在埋设人工牙根时,通过钻头在硬质的骨皮质部开孔,将埋设部 埋设到比较软质的海绵骨部中,但因时效而容易产生松弛。在产生该松弛的情况下,假牙晃动等而稳定性不充分,不仅产生啮合的问题,而且允许细菌从间隙进入。作为防止这样的松弛的方法,考虑有在埋设部设置外螺纹部并通过螺纹槽形成エ具在骨皮质部形成螺纹槽来进行螺合的方法,但为了形成不松弛的螺合而需要精密地形成螺纹槽,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另外,作为防止这样的松弛的人工牙根,提出有使用螺纹状的固定辅助机构来实现人工牙根的稳定化的方案(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9-23317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具有上述的固定辅助机构的人工牙根中,由于上述固定辅助机构与具备螺纹孔的人工牙根主体经由螺纹孔螺合于该人工牙根主体,因此虽然对晃动等的稳定性增カロ,但固定辅助机构安装困难,也成为对人体的负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向人体的安装简单且安装假牙后不晃动等而稳定性优良的植入材料。本专利技术为具备锚定部和主体部且锚定部具有防止旋转功能的植入材料。另外,本专利技术还为在所述锚定部及/或所述主体部具有由钛纤维构成的金属网状体的植入材料。专利技术效果通过将上述的植入材料作为人工牙根使用,从而所述锚定部具有防止旋转功能,因此埋设所述锚定部时该埋设部发挥防止旋转功能,从而人工牙根的抗扭强度増加。因此,即使经由基台设置上部结构,也能阻挡啮合时从其它牙齿受到的力,从而防止晃动而成为稳定性优良的植入材料,并能够减轻细菌的进入或啮合对人体的影响。另外,本专利技术还为在所述锚定部及/或所述主体部具有由钛纤维构成的金属网状体的植入材料,因此,由于还具有所述金属网状体,因此除了所述锚定部的防止旋转功能以夕卜,还能够提前实现所述金属网状体向颚骨的固定,通过简单的安装手工技术就能够提高防止晃动等稳定性,并能够进ー步排除细菌的进入或啮合对人体的影响。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植入材料的第一实施方式例的立体图。图2(a)是切除骨皮质部的一部分而将图I的植入材料安装于颚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2(b)是切除骨皮质部而将图I的植入材料安装于颚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3(a)是在图I的植入材料上安装上部结构的组装图。图3(b)是图I的植入材料、安装有植入材料的基台以及上部结构的组装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的植入材料的第二实施方式例的立体图。图4(b)是图4(a)的植入材料的仰视图。图5(a)是本专利技术的植入材料的第三实施方式例的立体图。图5(b)是图5(a)的植入材料的仰视图。图5(c)是图5(a)的植入材料的变形例。图6(a)是本专利技术的植入材料的第四实施方式例的立体图。图6(b)是图6(a)的 植入材料的仰视图。图7(a)是本专利技术的植入材料的第五实施方式例的立体图。图7(b)是图7(a)的植入材料的仰视图。图7(c)是图7(a)的植入材料的变形例。图8(a)是本专利技术的植入材料的第六实施方式例的立体图。图8(b)是图8(a)的植入材料的仰视图。图9(a)是本专利技术的植入材料的第七实施方式例的立体图。图9(b)是图9(a)的植入材料的仰视图。图10(a)是本专利技术的植入材料的第八实施方式例的立体图。图10(b)是图10(a)的植入材料的仰视图。图11(a)是本专利技术的植入材料的第九实施方式例的立体图。图11(b)是图11(a)的植入材料的仰视图。图12(a)是本专利技术的植入材料的第十实施方式例的立体图。图12(b)是对在颚骨中埋设了图12(a)的植入材料的状态进行说明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图13是金属网状体相对于本专利技术的植入材料的安装位置的说明图。图14(a)是本专利技术的植入材料的第i^一实施方式例的立体图。图14(b)是图14(a)的植入材料的仰视图。标号说明I植入材料2主体部3锚定部4、4’锚定部要素11植入材料12主体部13锚定部14、14’、14” 锚定部要素21植入材料22主体部23锚定部24、24’锚定部要素31植入材料32主体部33锚定部34、34’、34” 锚定部要素41植入材料42主体部43锚定部44锚定部要素51植入材料52主体部53锚定部54锚定部要素61植入材料62主体部63锚定部64、64’锚定部要素71植入材料72主体部73锚定部74、74’、74” 锚定部要素81植入材料82主体部83锚定部84、84’、84”、84”,锚定部要素91植入材料92主体部93锚定部94、94’锚定部要素97底面部98 壁部99内螺纹部101植入材料102主体部103锚定部104、104’锚定部要素106 开ロ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利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没有限定于此。如图I所示,植入材料I具备主体部2和锚定部3。锚定部3具备两个锚定部要素4、4’,还具备将锚定部要素4和主体部2相连的连结部5以及将锚定部要素4’和主体部2相连的连结部5’。植入材料I在埋设时通过至少将圆筒状的锚定部要素4压入海绵骨部而进行。此时,植入材料I在相对于压入方向的垂直方向上使锚定部要素与海绵骨部卡合。需要说明的是,将植人材料I安装于颚骨可以通过通常的方法进行安装,例如,可以如图2(a)所示,通过钻头等切除颚骨的骨皮质部的一部分,并通过钻头等在海绵骨部上穿设锚定部插入用的孔,之后在海绵骨部埋设锚定部。埋设于颚骨的植入材料I相对于主体部2,可以如图3(a)所示,在植入材料I的主体部2安装上部结构8,也可以如图3(b)所示,安装基台7,进而在基台7上安装上部结构8。主体部2与基台7的连接,只要将基台7可靠地固定于作为人工牙根的植入材料I的主体部2即可,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可以在设置于图3(a)的上部结构的下端的孔中牢固地连接主体部2。也可以在图3(b)的基台7的下端设置孔,使该孔与主体部2嵌合而牢固地进行固定。在图2(b)中,切除骨皮质部而使海绵骨部与锚定部卡合,而在图2(a)中,由于切除骨皮质部的一部分来埋设锚定部,所以使比海绵骨部硬的骨皮质部与锚定部卡合,因此能够更牢固地固定植入材料I。此时,植入材料I的轴X与主体部2的轴Y —致,而与 锚定部要素4、4’的轴Z、V平行,但锚定部要素4、4’各自的轴Z、V与主体部2的轴Y不位于同轴上,而以锚定部要素4、4’的轴Z、V位于相对于主体部2的轴Y偏心的位置的方式设置锚定部3。因此,在对植入材料I施加外力而使其以主体部2的轴Y为中心旋转吋,锚定部要素4、4’不进行以锚定部要素4、4’的轴Z、Z’为中心的旋转运动,而是以锚定部要素4、4’进行以主体部2的轴Y为中心的圆周运动的方式作用有力。但是,由于锚定部要素4、4’与海绵骨部卡合,因此无法进行该圆周运动。因此,在与主体部2的轴Y偏心的位置设置锚定部要素4、4’时,锚定部3具有防止旋转功能,从而植入材料I无法进行旋转运动,因此不会产生晃动等,从而稳定性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锚定部要素4、4’具有与植入材料I的轴X平行的轴,因此通过按压植入材料1,容易将其向海绵骨部压入。另外,由于植入材料I的锚定部要素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浦实吉野和卓岛孝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海莱客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