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腿部周径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21504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0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腿部周径测量装置,用于测量人体小腿的周径,包括带有刻度的软尺,所述腿部周径测量装置还包括定位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软尺和定位部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腿部周径测量装置设有定位部,并于定位装置与软尺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可以准确定位,确保每次测量的是同一部位的周径,而且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材领域,具体涉及ー种腿部周径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心功能不全、肾衰、妊娠、肝硬化等疾病可能造成周围循环水肿,往往首先出现于下肢尤其是足踝部较为明显,可藉此判断病情进展。目前,临床上判断水肿分度的方法为按压小腿径前区观察有无凹陷,以及凹陷平复时间。该方法很大程度上依赖评估人的临床经验,较为主观。同时,由于缺乏量化指标,难以进行前后比对。此外,还可通过比较体重变化判断有无水钠潴留。但体重受饮食、衣物、体重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病人长期卧床,行动不便,无法称量。用皮尺測量小腿周径,可以准确判断下肢是否有水肿,排除了主观因素的影响,且可以通过前后比较,及时判断病情进展。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不能保证每次都測量同一位置,如果位置有差,测得的结果就失去了比较的意义。老年患者使用时尤为困难。首先,老年人难以弯腰选择恰当的測量位置;其次,普通皮尺数字较小,不易准确读数。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ー种新型的腿部周径测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腿部周径测量装置,该腿部周径测量装置可以准确定位,确保每次测量的是同一部位的周径,使用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腿部周径测量装置,用于测量人体小腿的周径,包括带有刻度的软尺,尤其是,所述腿部周径测量装置还包括定位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软尺和定位部之间。优选的,在上述腿部周径测量装置中,所述连接部包括后支撑部,所述后支撑部表面呈弧形。优选的,在上述腿部周径测量装置中,所述连接部还包括第一包覆部,所述第一包覆部与所述后支撑部于竖直方向围成第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一收容空间上端开ロ,所述第一包覆部表面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开ロ。 优选的,在上述腿部周径测量装置中,所述第一开ロ之间连接有搭扣。优选的,在上述腿部周径测量装置中,所述软尺固定于所述第一包覆部和/或后支撑部的顶端边缘,所述软尺的一端延伸有自由末端。优选的,在上述腿部周径测量装置中,所述第一包覆部于第一开ロ处还设有卡扣,所述自由末端穿设于所述卡扣。优选的,在上述腿部周径测量装置中,所述第一包覆部于第一开ロ处还设有放大镜,所述放大镜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包覆部的顶端边缘。优选的,在上述腿部周径测量装置中,所述定位部包括后定位部,所述后定位部设置成凸起状。优选的,在上述腿部周径测量装置中,所述定位部还包括第二包覆部,所述第二包覆部与所述后定位部于水平方向围成第二收容空间,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左端开ロ,所述第ニ包覆部表面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第二开ロ。优选的,在上述腿部周径测量装置中,所述第二开ロ之间连接有搭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腿部周径测量装置设有定位部,并于定位装置与软尺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可以准确定位,确保每次测量的是同一部位的周径,而且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腿部周径测量装置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I中腿部周径测量装置的使用状态參考图;图3所示为图I中腿部周径测量装置的另ー使用状态參考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腿部周径测量装置,该腿部周径测量装置可以准确定位,确保每次测量的是同一部位的周径,使用方便。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參图I至图3所示,腿部周径测量装置10包括软尺11、定位部12和连接部13。软尺11位于水平面内,用以测量人体小腿的周径;定位部12用以对腿部周径测量装置实现定位,以使得软尺11毎次的測量处于同一位置;连接部13连接在软尺11和定位部12之间。软尺11支撑固定于连接部13的顶端边缘,软尺11上设有刻度。软尺11包括一自由末端111 (參图2所示)。測量吋,软尺11环绕在人体小腿的外侧并围成ー环形,并可通过自由末端111的移动调整该环形的大小,进而实现对不同周径小腿的測量。由于软尺11固定于连接部13的顶端,保证了软尺11围成的环形区域始終位于同一平面内,可避免软尺11偏移或松紧造成的误差。软尺11可通过缝制或黏贴方式固定在连接部13的顶端边缘,软尺11可以通过缝制或黏贴方式固定在连接部13顶端开ロ的内侧,也可以通过缝制或黏贴方式固定在连接部13顶端开ロ的外側。软尺11相对于自由末端111的另一端处设有卡扣14(參图3所示),卡扣14环形,自由末端111可穿设于该卡扣14内。在测量时,可通过拉动自由末端111使得软尺的口径收缩,同时于卡扣处读出測量数据,读取非常方便。、卡扣14的位置还设有一放大镜15,放大镜15可转动地设置在连接部13的顶端边缘。在测量时,可转动放大镜15并使其位于刻度的正上方,通过放大刻度以读取数据。放大镜15可方便视カ不佳者进行读取。连接部13包括后支撑部131,后支撑部131形成于人体小腿的后侧,其表面配合小腿后侧设置成弧形。优选的,后支撑部131所采用的材料为硬度较高的或为不可拉伸的材质。使用时,后支撑部131贴于人体小腿的后侧。为了增加穿着的舒适度,可于后支撑部131的内侧设置软布,软布的厚度要尽可能的薄,防止对软尺11的測量数据造成过大误差,软布采用可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材料。连接部13还包括第一包覆部132,第一包覆部132与后支撑部131围成第一收容空间133,第一收容空间133上端形成有开ロ 134,软尺11固定于开ロ 134的边缘。第一包覆部132于人体小腿的前方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开ロ 135,第一开ロ 135之间通过搭扣136进行连接。第一开ロ 135用于对第一收容空间133的周径进行调节,以便应用于不同周径的小腿,搭扣136可以调节松紧度并对第一开ロ 135之间的距离进行固定。第一包覆部132优选采用软性较高且适宜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材料,第一包覆部132亦可采用弹性较佳的材质。第一包覆部132若采用弹性较佳的材质,第一开ロ 135之间亦可通过拉链进行连接。软尺11可以仅固定于第一包覆部132上,也可以仅固定于后支撑部131上,亦可同时固定于第一包覆部132和后支撑部131上。连接部13由于后支撑部131的材质作用,可以限定软尺11与定位部12之间于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即定位部12被定位后,即可确定软尺11所位于的水平面。定位部12包括后定位部121,后定位部121设置成凸起状。优选的,后定位部121所采用的材料为硬度较高的或为不可拉伸的材质。使用时,后定位部121贴于且包裹于脚后跟。定位部12还包括第二包覆部122,第二包覆部122与后定位部121于水平方向围成第二收容空间(图未示),第二收容空间左端形成开ロ 123,第二包覆部122上表面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第二开ロ(图未示)。第二收容空间包覆于脚后跟和胫前驱并实现定位部12的固定。由于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小华仇静波曾为伟肖骁鞠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