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瓶盖丢失或空转的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19767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0 0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开盖状态下通过设在主连接件两侧的副连接件防止瓶盖本体的晃动,并稳定维持状态,从而显著提高使用效率的同时,在瓶盖内侧不发生由于合页部而产生的凹割部,从而加倍提高瓶盖注塑模具的生产效率的防止瓶盖丢失或空转的容器。为实现上述内容,本发明专利技术由在瓶口具有螺纹的容器本体和瓶盖构成,该瓶盖具备:固定环,用于防止瓶盖从容器本体脱离;瓶盖本体,对应于容器本体的螺纹,在其内周设有螺纹;合页部,用于连接上述固定环和瓶盖本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瓶盖的合页部,由用于连接瓶盖本体和固定环的主连接件和设在上述主连接件的两侧并具有比主连接件的窄的宽度的副连接件构成,在上述主连接件中与瓶盖本体以及固定环相连的部分的厚度和瓶盖本体以及固定环的厚度相同,在上述主连接件设有,中间高度的内侧或外侧凹陷成弯曲形状或‘〈’形状,而具有最小厚度的弯曲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开盖状态下通过设在主连接件两侧的副连接件防止瓶盖本体的晃动,并稳定维持状态,从而显著提高使用效率的同时,在瓶盖内侧不发生由于合页部而产生的凹割部,从而加倍提高瓶盖注塑模具的生产效率的防止瓶盖丢失或空转的容器
技术介绍
通常作为用于保管矿泉水、牛奶等饮料以及油类、涂料、化学产品等液体物质的容器,具有设有瓶ロ的容器本体和、用于开关上述容器本体的瓶ロ的瓶盖,瓶盖根据开关结构分为螺旋式或易开式。 螺旋式瓶盖130如图18和图19所示,对应于设有螺纹的容器本体110,在瓶盖内周也设有螺纹。当瓶盖和容器完全脱离,有可能发生环境污染以及瓶盖丢失,为了在开启容器100后,也维持使瓶盖和容器本体相连的状态,在瓶盖本体131下方设有用于防止从容器本体110上脱离的固定环133。并且,上述瓶盖本体131和固定环133通过放射状形成的多个搭接件135相连,若开启瓶盖,该搭接件135就会断开,从而开启后留下痕迹。然而,如上所述以前的技术,上述固定环133能够相对于容器本体110进行空转,开启后的瓶盖本体131跟着固定环一起空转,在倒出内容物吋,由于自重而瓶盖本体移动到下方,碰在使用者的嘴或下颏,感觉不适,也觉得麻烦,内容物还沾在瓶盖上等导致不干净的问题。另外,不使用螺旋式,而使用易开式的瓶盖130A如图20所示,通过合页部135a连接固定安装在容器本体的固定环133a和,进行开关动作的瓶盖本体131a。上述合页部135a为进行开关动作,与瓶盖本体131a和固定环133a相比厚度薄,形成高低差,连接瓶盖本体和固定环的宽度,对应于开盖时瓶盖本体和固定环之间的间隔,以合页部的中间部为起点,朝两侧逐渐增大,从而具有开启时连接稳定的优点。然而,由于上述合页部135a在瓶盖内面产生较显著的高低差即凹割部,因此在注塑成型时,不得不在固定环133a和瓶盖本体131a以合页部135a中间展开的状态进行注塑成型,从而生产ー个瓶盖所需模具的面积加倍増加,因此利用一个模具能够生产的瓶盖的数量减半,从而存在模具的生产效率也减半的问题。并且,展开固定环133a和瓶盖本体131a的状态下进行注塑,因此不具备开盖时被断开而确认开启与否的结构。另外,具有搭接件的以前技术的螺旋式瓶盖,由于凹割部的注塑成型有难度,因此不具备如易开式瓶盖ー样稳定的连接或开启后不便瓶盖本体晃动的合页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开盖状态下通过设在主连接件两侧的副连接件防止瓶盖本体的晃动,并稳定维持状态,从而显著提高使用效率的防止瓶盖丢失或空转的容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瓶盖内侧不发生由于合页部而产生的凹割部,因此注塑成型简易并且不良品发生率減少,加倍提高瓶盖注塑模具的生产效率的防止瓶盖丢失或空转的容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防止瓶盖丢失或空转的容器,由在瓶ロ具有螺纹的容器本体和瓶盖构成,该瓶盖具备固定环,用于防止瓶盖从容器本体脱离;瓶盖本体,对应于容器本体的螺纹,在其内周设有螺纹;合页部,用于连接上述固定环和瓶盖本体,其特征在干, 上述瓶盖包括合页部,由用于连接瓶盖本体和固定环的主连接件和,设在上述主连接件的两侧并具有比主连接件的宽度窄的副连接件; 在上述主连接件中与瓶盖本体以及固定环相连的部分与瓶盖本体以及固定环具有相同厚度, 在上述主连接件设有,中间高度的内侧或外侧凹陷成弯曲形状或‘〈’形状,而具有最小厚度的弯曲部。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ー实施例,在上述固定环以合页部的垂直下方为中心水平设有切开线,从而在通过容器本体的凸棱固定固定环的状态下使瓶盖本体维持连接在固定环的状态就能开启的区域,相对于瓶盖本体延长连接长度。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ー实施例,在上述固定环的内周设有与瓶盖本体的螺纹相对应的螺纹,在面向上述合页部的位置的瓶盖本体和固定环之间,设有相互对应的凹凸锁扣,为了防止固定环从容器本体脱离,在固定环的内周和容器本体的螺纹上部突出设有相互对应的止动件,上述止动件为了不干扰瓶盖朝锁合方向旋转,设计成棘轮爪形状。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ー实施例,在上述固定环的下方还设有,被设在容器本体的凸棱卡住从而阻止朝上移动的副固定环,在上述固定环和副固定环之间设有ー个以上的搭接件并在开盖时被断开。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ー实施例,具备固定环,用于防止瓶盖从容器本体脱离;瓶盖本体,用于开关容器本体,且在其内周设有螺纹;合页部,用于连接上述固定环和瓶盖本体;多个搭接件,设在上述瓶盖本体和固定环之间,开盖时被断开, 在上述固定环以合页部的下方为中心的固定环周围的设定区域设有切开线,从而开盖时相对于瓶盖本体延长连接长度, 上述合页部包括ー支撑件,从瓶盖本体朝固定环侧延长而成,并与固定环相隔开,开盖时拉向内侧而固定开启状态;ー连接件,在上述支撑件的两侧与支撑件隔开而成,并连接瓶盖本体和固定环, 在上述固定环的内周设有多个支持翼,并设计成,邻接于合页部的上述支撑件的支持翼延长为,装在容器本体上时竖直而在开盖时弹性支撑上述支撑件的缓冲垫。附图说明图I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的分解斜视图。图2是图I的瓶盖的开启状态的斜视图。图3是沿着图I的A-A线的剖视图。图4是沿着图I的B-B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I的结合状态的剖视图。图6是图5的开启状态的第一步骤的图。图7是图5的开启状态的第二步骤的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瓶盖斜视图。图9是显示图8的截面结构的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分解斜视图。图11是图10的结合状态的剖视图。图12是图11的开启状态的图。图13是沿着图12的C-C线的剖视图。图1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ー实施例的斜视图。图1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瓶盖斜视图。图16是图15的瓶盖的开启状态的斜视图。图17是图15的瓶盖结合在容器时的开启状态的剖视图。图18是以前技术的结构图。图19是图18的可变状态图。图20是显示以前的易开式瓶盖的斜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防止瓶盖丢失或空转的容器的实施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防止瓶盖丢失或空转的容器IA如图I至图7所示,由在瓶ロ 11具有螺纹11的容器本体10和瓶盖构成,该瓶盖具备一固定环33,用于防止瓶盖从容器本体10脱离;ー瓶盖本体31,对应于容器本体10的螺纹,在其内周设有螺纹311 ; —合页部35,用于连接上述固定环33和瓶盖本体31, 上述瓶盖30的合页部35,由用于连接瓶盖本体31和固定环33的主连接件35a和,设在上述主连接件35a的两侧并具有比主连接件35a的窄的宽度的副连接件35b构成,在上述主连接件35a中与瓶盖本体31以及固定环33相连的部分的厚度和瓶盖本体31以及固定环33的厚度相同,在上述主连接件35a设有,中间高度的内侧或外侧凹陷成弯曲形状或‘〈’形状而具有最小厚度的弯曲部351。在此,上述副连接件35b的厚度比瓶盖本体31以及固定环33的薄。S卩、上述主连接件35a如图I至图7所示,其内侧凹陷而成,而其外侧跟瓶盖本体31和固定环33的外周没有高低差平坦延伸而成,或者如图8以及图9所示,其外侧凹陷而成,并且凹陷形状不是高低差而是按‘〈’形状或弯曲形状而成,其内侧没有凹陷高低差。并且当外侧凹陷吋,以具有最小厚度的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始重
申请(专利权)人:绿盖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