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OLED驱动电路、方法和AMOLED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18867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0 0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MOLED驱动电路、方法和AMOLED显示装置。该AMO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器件、第一开关管、调压模块、驱动管和电容。该AMOLED驱动电路中的驱动管在调压模块的控制下驱动发光器件,驱动管提供的驱动电流与驱动管的Vth无关,避免了流经发光器件的驱动电流受到Vth均匀性差和漂移的影响,提高了流经发光器件的驱动电流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AMOLED亮度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AMOLED驱动电路、方法和AMOLED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被称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Active 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AMOLED)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AMOLED的发光器件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以下简称0LED),在AMOLED驱动电路的驱动下,当有电流流过发光器件OLED时OLED发光。目前,AMOLED驱动电路通常采用传统的2T1C电路,该2T1C电路包括两个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简称TFT)和I个电容。通常,采用低温多晶娃(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简称LTPS)技术制造AMOLED驱动电路,通过LTPS技术制造出的TFT的阈值电压Vth均匀性很差并且存在漂移。由于TFT的阈值电压Vth均匀性很差并且存在漂移,因此造成流经OLED驱动电流的不均匀,从而降低了 AMOLED亮度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AMOLED驱动电路、方法和AMOLED显示装置,用以提高流经发光器件的驱动电流的均匀性,从而提高AMOLED亮度的均匀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AMOLED驱动电路,包括发光器件、第一开关管、调压模块、驱动管和电容;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和第一控制线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调压模块连接;所述驱动管的第一极与所述调压模块连接,所述驱动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电容连接,所述驱动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连接,所述驱动管的栅极与所述调压模块连接;所述发光器件与第二电源连接;所述调压模块与第一控制线、第二控制线、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调压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五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电容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栅极与第二控制线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电容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控制线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控制线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驱动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连接;所述发光器件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源提供的电压为参考电压;所述驱动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负极连接,所述发光器件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第四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控制线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第 三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所述第五开关管和所述驱动管为N型薄膜晶体管。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源提供的电压为参考电压;所述驱动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正极连接,所述发光器件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第四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控制线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所述第五开关管和所述驱动管为P型薄膜晶体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AMOLED显示装置,包括控制单元、数据线驱动单元、第一控制线、第二控制线、数据线和AMOLED驱动电路,所述控制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控制线和所述第二控制线,所述数据线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数据线,所述AMOLED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控制线、所述第二控制线和所述数据线连接;所述AMOLED驱动电路采用上述AMOLED驱动电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AMOLED驱动方法,包括第一开关管在第一控制线的控制下开启,以使数据线通过第一开关管向电容提供电压; 第一开关管在第一控制线的控制下关闭,调压模块在第一控制线和第二控制线的控制下关闭,以使电容保持电压;第一开关管在第一控制线的控制下关闭,调压模块在第一控制线和第二控制线的控制下控制驱动管,以使驱动管驱动发光器件发光。进一步地,所述调压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五开关管,所述第一控制线提供的电压为低电平,所述第二控制线提供的电压为高电平;第一开关管在第一控制线的控制下关闭,调压模块在第一控制线和第二控制线的控制下控制驱动管具体包括所述第一开关管在低电平的控制下关闭,第二开关管和第五开关管在高电平的控制下开启以及第三开关管在低电平的控制下关闭以控制驱动管。进一步地,所述调压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五开关管,所述第一控制线提供的电压为高电平,所述第二控制线提供的电压为低电平;第一开关管在第一控制线的控制下关闭,调压模块在第一控制线和第二控制线的控制下控制驱动管具体包括所述第一开关管在高电平的控制下关闭,第二开关管和第五开关管在低电平的控制下开启以及第三开关管在高电平的控制下关闭以控制驱动管。 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AMOLED驱动电路、方法和AMOLED显示装置的技术方案中,AMOLED驱动电路包括发光器件、第一开关管、调压模块、驱动管和电容,该AMOLED驱动电路中的驱动管在调压模块的控制下驱动发光器件,驱动管提供的驱动电流与驱动管的Vth无关,避免了流经发光器件的驱动电流受到Vth均匀性差和漂移的影响,提高了流经发光器件的驱动电流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 AMOLED亮度的均匀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AMOLED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AMOLED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二中AMOLED驱动电路的输入电压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二中AMOLED驱动电路充电阶段的等效电路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二中AMOLED驱动电路缓冲阶段的等效电路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二中AMOLED驱动电路发光阶段的等效电路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AMOLED驱动电路的结构不意图;图8为实施例三中AMOLED驱动电路的输入电压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三中AMOLED驱动电路充电阶段的等效电路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三中AMOLED驱动电路缓冲阶段的等效电路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三中AMOLED驱动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MO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器件、第一开关管、调压模块、驱动管和电容;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和第一控制线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调压模块连接; 所述驱动管的第一极与所述调压模块连接,所述驱动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电容连接,所述驱动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连接,所述驱动管的栅极与所述调压模块连接; 所述发光器件与第二电源连接; 所述调压模块与第一控制线、第二控制线、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AMO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五开关管;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电容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栅极与第二控制线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电容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控制线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连接; 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控制线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管的第一极连接; 所述驱动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连接; 所述发光器件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MO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提供的电压为参考电压; 所述驱动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负极连接,所述发光器件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MO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开关管; 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控制线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MO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所述第五开关管和所述驱动管为N型薄膜晶体管。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MO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提供的电压为参考电压; 所述驱动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博谭文祁小敬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