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插头及包含电源插头的电源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1521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源插头及包含电源插头的电源连接器,所述电源连接器包括:电源插座,设于电子产品上;所述电源插座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具有一安装面;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安装面上的环形接地端子;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安装面上、位于所述环形接地端子内的第一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外凸于所述环形接地端子;与所述电源插座配合的电源插头;所述电源插头包括:本体;活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与所述环形接地端子对应的圆柱接地端子和活动设置在所述圆柱接地端子内的第二导电端子。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源连接器可以提供电源插头作360°的插拔,提高了电源插头的插拔灵活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应用于电子产品的电源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插拔方向性的灵活度较高的电源插头及包含电源插头的电源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移动电话、数字助理PDA、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数字相机等便携式电子产品得到了很大的普及,便携式电子产品最方便的功能之一在于可提供消费者便携使用,而这些电子产品本身皆需要消耗电力,因此,随时补充电力为重要需求。公知的便携式电子产品上均设置有插座结构,用以接收电源供应器所供应的电源。例如,现有技术中应用于移动电话上的ー种电源连接器,主要是在移动电话的底部装配有电源插座,所述电源插座可与相匹配的交流变压器的电源插头相连接,以便给移动电话的电池或内部电路供应所需的电源。但,现有的电源连接器存在如下问题I、现有便携式电子产品中的电源连接器插拔一般都有方向性,特别是对于例如USB接ロ标准的电源连接器而言,插拔很不方便。2、现有的电源连接器在多次插拔后会出现插头和插座松动造成电性接触不良的问题,且有安全性的隐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电源连接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插拔方向性受限、安全性存在隐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ー种电源连接器,包括电源插座,设于电子产品上;所述电源插座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具有一安装面;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安装面上的环形接地端子;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安装面上、位于所述环形接地端子内的第一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外凸于所述环形接地端子;与所述电源插座配合的电源插头;所述电源插头包括本体;活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与所述环形接地端子对应的圆柱接地端子和活动设置在所述圆柱接地端子内的第二导电端子。可选地,所述圆柱接地端子为弹针式设计,包括第一针管,位于所述第一针管内的第一弹簧和位于所述第一针管内、作为圆柱接地端子的第一针头,所述第一针头为中空的圆柱体。可选地,所述第一针头中远离所述本体的自由端为光滑端面。可选地,所述第一针头中远离所述本体的自由端还设有前伸的接触凸点。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为弹针式设计,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针管和所述圆柱接 地端子内的第二针管、位于所述第二针管内的第二弹簧和位于所述第二针管内、作为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针头。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顶端具有弧形凸面,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顶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弧形凸面对应的弧形凹面。可选地,所述圆柱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最大落差要大于所述圆柱接地端子的最大伸縮距离。可选地,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用于确保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磁性连接结构。可选地,所述磁性连接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电源插座的第一连接部和设于所述电源插头的第二连接部。本专利技术另提供ー种电源插头,包括本体;活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圆柱接地端 子;活动设置在所述圆柱接地端子内的导电端子。可选地,所述圆柱接地端子为弹针式设计,包括第一针管,位于所述第一针管内的第一弹簧和位于所述第一针管内、作为圆柱接地端子的第一针头,所述第一针头为中空的圆柱体。可选地,所述第一针头中远离所述本体的自由端为光滑端面。可选地,所述第一针头中远离所述本体的自由端还设有前伸的接触凸点。可选地,所述导电端子为弹针式设计,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针管和所述圆柱接地端子内的第二针管、位于所述第二针管内的第二弹簧和位于所述第二针管内、作为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针头。本技术提供的电源连接器,包括电源插座和电源插头,所述电源插座包括环形接地端子和第一导电端子,而所述电源插头包括圆柱接地端子和设于圆柱接地端子内的第二导电端子,其中的圆柱接地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可作转动,从而可以提供电源插头作360°的插拔,提高了电源插头的插拔灵活度。另外,本技术提供的电源连接器中,所述圆柱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最大落差要大于所述圆柱接地端子的最大伸缩距离,从而在所述电源插头插入所述电源插座过程中确保先接地再导电端子接触,安全性有保障。再有,本技术提供的电源连接器,其中的电源插头采用的是双弹针设计,即其中的圆柱接地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均为弹针式设计,突破现有产品结构,节约产品空间。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电源连接器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源连接器中电源插头在第一实施例中采用双弹针设计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源连接器中电源插头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电源连接器中的电源插头插拔于电源插座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电源连接器在第二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电源连接器中电源插头在第二实施例中采用双弹针设计的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电源连接器中电源插头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剖面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3电源插座10,30支架12,32环形接地端子14,34第一导电端子16,36第一连接部2,4电源插头20,40 本体 22,42 圆柱接地端子221,421 第一针管223,423 第一弹簧225,425 第一针头225a光滑端面425a接触凸点24,44 第二导电端子241,441 第二针管245,445 第二针头26,46 第二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鉴于在现有的电源连接器插拔存在插拔方向性単一,灵活度较弱的问题。因此,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电源插头及包含电源插头的电源连接器。所述电源连接器,包括电源插座和电源插头,所述电源插座包括环形接地端子和第一导电端子,而所述电源插头包括圆柱接地端子和设于圆柱接地端子内的第二导电端子,其中的圆柱接地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可作转动,从而可以提供电源插头作360°的插拔,提高了电源插头的插拔灵活度。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所提出的电源连接器进行详细说明。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掲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掲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第一实施例:图I是本技术电源连接器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本技术电源连接器应用于电子产品上,特别是例如移动电话、数字助理PDA、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数字相机等便携式消费产品。所述电源连接器包括包括设于电子产品上的电源插座I和与电源插座I对应配合的电源插头2。电源插座I包括支架10,支架10具有一安装面;设置在支架10的安装面上的环形接地端子12 ;设置在支架10的安装面上,位于环形接地端子12中央区域的第一导电端子1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端子14为外凸于环形接地端子12的圆柱结构。电源插头2包括本体20 ;活动设置在本体20上、与环形接地端子12对应的圆柱接地端子22 ;活动设置在圆柱接地端子22内的第二导电端子24。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源插头2采用了独创的双弹针设计,即其中的圆柱接地端子22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源插座,设于电子产品上;所述电源插座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具有一安装面;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安装面上的环形接地端子;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安装面上、位于所述环形接地端子内的第一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外凸于所述环形接地端子; 与所述电源插座配合的电源插头;所述电源插头包括本体;活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与所述环形接地端子对应的圆柱接地端子和活动设置在所述圆柱接地端子内的第二导电端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接地端子为弹针式设计,包括第一针管,位于所述第一针管内的第一弹簧和位于所述第一针管内、作为圆柱接地端子的第一针头,所述第一针头为中空的圆柱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头中远离所述本体的自由端为光滑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头中远离所述本体的自由端还设有前伸的接触凸点。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为弹针式设计,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针管和所述圆柱接地端子内的第二针管、位于所述第二针管内的第二弹簧和位于所述第二针管内、作为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针头。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顶端具有弧形凸面,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顶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
申请(专利权)人:安费诺天津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