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框玻璃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11110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隐框玻璃幕墙,包括至少两块包括外侧玻璃和内侧玻璃的中空玻璃和连接装置,连接装置位于中空玻璃对接位置处,连接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附框和与附框插接的托块,附框包括一体成形的铅垂设置的第一竖壁、第二竖壁、第三竖壁和水平设置的第一横壁、第二横壁和两个脚壁,第一竖壁与第二竖壁之间通过第一横壁连接,第二竖壁与第三竖壁之间通过第二横壁连接,第一竖壁与第二竖壁下端设置相向的脚壁,第一竖壁的外侧与外侧玻璃的内壁下部粘结,第二竖壁的外侧与内侧玻璃的内壁粘结,附框与横梁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隐框玻璃幕墙有效加大玻璃注胶宽度,更好地满足玻璃的变形能力,有效增加外侧玻璃的刚度,减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幕墙,特别是涉及一种隐框玻璃幕墙。技术背景 由于现代建筑业的发展、建筑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审美要求的提高以及建筑师日益多样的建筑骑术追求,目前建筑物尤其是高层建筑物上大都是使用的中空玻璃作为窗户,或者作为玻璃幕墙,一般的窗户都是每块玻璃四周都通过窗框来固定,现在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使用隐框玻璃幕墙,而目前最常见的隐框为槽形结构。传统的隐框玻璃幕墙使用的附框都是结构比较简单地将附框与中空玻璃的内层的内侧粘结,然后将附框固定在幕墙框架如横梁和立柱上形成的。在使用过程中包括风カ的外力作用在外侧玻璃上(受到拉カ或压力),该カ传导至中空玻璃中间的结构胶上,然后再传导至内侧玻璃上,然后再传导至附框,然后再传导至幕墙的框架上。这样的缺点是由于中空玻璃合成时外侧玻璃和内侧玻璃之间的结构胶在设计及加工时往往没有经过计算确定结构胶的宽度,因此具有造成外侧玻璃具脱胶掉落的危险。其次,传统的附框与内侧玻璃之间结构胶的宽度和注胶的厚度在大板块分格玻璃时,容易脱胶而造成整体中空玻璃的掉落。而传统的托块安装后,在有托块的地方,托块阻碍在成托块部分注胶不密实,有空洞,对整体的隐框玻璃幕墙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加大玻璃注胶宽度,更好地满足玻璃的变形能力,有效增加外侧玻璃的刚度,减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的隐框玻璃幕墙。本技术的ー种隐框玻璃幕墙,包括至少两块中空玻璃和连接两块中空玻璃的连接装置,所述中空玻璃包括外侧玻璃和内侧玻璃,所述连接装置位于所述中空玻璃对接位置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并与所述中空玻璃连接的附框和与上端或左端附框插接的托块,所述附框包括一体成形的铅垂设置的第一竖壁、第二竖壁、第三竖壁和水平设置的第一横壁、第二横壁和两个脚壁,所述第一竖壁与所述第二竖壁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横壁连接,所述第二竖壁与所述第三竖壁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横壁连接,所述第一竖壁与所述第二竖壁下端设置相向的脚壁,所述第一竖壁的外侧与外侧玻璃的内壁下部粘结,所述第二竖壁的外侧与中空玻璃内侧玻璃的内壁粘结,所述附框与横梁固定。本技术的一种隐框玻璃幕墙还可以是所述第一竖壁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竖壁的下端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竖壁上端与所述第三竖壁的上端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横壁左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竖壁的中部,所述第一横壁的右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竖壁的下部,所述第二横壁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竖壁和所述第三竖壁的上端,所述第三竖壁的下端高度高于所述第二竖壁的下端。所述铅垂设置的第一竖壁、第二竖壁、第三竖壁和水平设置的第一横壁、第二横壁和两个脚壁一体成形,所述第一竖壁、第二竖壁、第三竖壁和水平设置的第一横壁、第二横壁和两个脚壁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脚壁底端通过L形角码与横梁固定,所述上下两个附框的第三竖壁上设置压块,所述压块的中部与所述横梁固定,所述压块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竖壁相抵。所述托块包括一体成形的底板和底板右部向上凸起的凸块,所述凸块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尺寸与附框的脚壁端部对应,所述附框的脚壁端部沿所述凹槽由外至内滑动,所述底板的最左端延伸至中空玻璃外侧玻璃下端。所述凸块包括上部的插接凸块和下部的搭接凸块,所述插接凸块与所述搭接凸块一体成形,所述搭接凸块的尺寸大于所述插接凸块的尺寸,所述搭接凸块的与所述附框脚壁下表面相抵,所述搭接凸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凹槽的侧面重合。所述底板左部的上表面上对称设置至少三个锯齿或麻点。所述托块左侧上表面上设置橡胶垫块,所述中空玻璃对接位置处设置有泡沫棒,所述泡沫棒外部和所述中空玻璃对接部分的最外侧设置有密封胶。所述内侧玻璃下端与所述附框的第一横壁之间设置玻璃垫块,所述内侧玻璃和外侧玻璃与所述附框之间均通过结构胶粘结,所述内侧玻璃与与所述附框之间的结构胶与附框的第一横壁之间设置玻璃垫块,所述玻璃垫块上下端均设置黏胶层。本技术的一种隐框玻璃幕墙,由于其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并与所述中空玻璃连接的附框和与上端或左端附框插接的托块,所述附框包括一体成形的铅垂设置的第一竖壁、第二竖壁、第三竖壁和水平设置的第一横壁、第二横壁和两个脚壁,所述第ー竖壁与所述第二竖壁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横壁连接,所述第二竖壁与所述第三竖壁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横壁连接,所述第一竖壁与所述第二竖壁下端设置相向的脚壁,所述第一竖壁的外侧与外侧玻璃的内壁下部粘结,所述第二竖壁的外侧与中空玻璃内侧玻璃的内壁粘结,所述附框与横梁固定。这样,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为通过附框和托块可以将两个中空玻璃对接,而且看不到框架,形成隐框玻璃幕墙。除了本身中空玻璃的外侧玻璃和内侧玻璃之间的结构胶的粘结之外,外侧玻璃的内壁与附框之间有结构胶粘结,而且内侧玻璃的内侧与附框之间也有结构胶粘结,有效加大玻璃注胶宽度,更好地满足玻璃的变形能力,有效增加外侧玻璃的刚度,減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附图说明图I本技术一种隐框玻璃幕墙附框和托块中空玻璃连接示意图。。图2本技术一种隐框玻璃幕墙附框的剖面图。 图3本技术一种隐框玻璃幕墙托块的剖面图。图4本技术一种隐框玻璃幕墙附框中空玻璃安装示意图。图5本技术一种隐框玻璃幕墙托块与中空玻璃安装示意图。图6本技术一种隐框玻璃幕墙图5中A部放大图。图号说明I…第一竖壁2…第二竖壁 3…第三竖壁4第一横壁5第二横壁 6脚壁7…结构胶8…横梁9…内侧玻璃10…外侧玻璃Iト 角码12…压块13…附框15…托块16…底板17…凹槽18…插接凸块19…搭接凸块20…锯齿2ト 橡胶垫块22泡沫棒23…密封胶24…玻璃垫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的图I至图6对本技术的一种隐框玻璃幕墙作进一歩详细说 明。本技术的一种隐框玻璃幕墙,请參考图I至图6,包括至少两块中空玻璃和连接两块中空玻璃的连接装置,所述中空玻璃包括外侧玻璃10和内侧玻璃9,所述连接装置位于所述中空玻璃对接位置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上下两个相对设置并与所述中空玻璃连接的附框13和与上部附框13插接的托块15,所述附框13包括一体成形的铅垂设置的第ー竖壁I、第二竖壁2、第三竖壁4和水平设置的第一横壁4、第二横壁5和两个脚壁6,所述第一竖壁i与所述第二竖壁2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横壁4连接,所述第二竖壁2与所述第三竖壁4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横壁5连接,所述第一竖壁I与所述第二竖壁2下端设置相向的脚壁6,所述第一竖壁I的外侧与中空玻璃外侧玻璃的内壁下部粘结,所述第二竖壁2的外侧与中空玻璃内侧玻璃的内壁粘结,所述第二竖壁2的外侧与中空玻璃内侧玻璃的内壁粘结,所述附框与横梁固定,所述附框13与横梁固定。当然可以是上下三块或者是左右两块上下各两块共四块组合成幕墙。而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并与所述中空玻璃连接的附框和与上端或左端附框插接的托块,这样才能够将两个中空玻璃更好地固定。第一横壁4、第二横壁5的作用是保证第一竖壁I和第二竖壁2之间的位置,使得与第一竖壁I和第二竖壁2通过结构胶7粘结的中空玻璃的内侧玻璃和外侧玻璃结合更加紧密,有效减小应カ变形。而附框与横梁固定,则进ー步保证中空玻璃连接的牢固性。这样,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为通过附框13和托块15可以将两个中空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框玻璃幕墙,包括至少两块中空玻璃和连接两块中空玻璃的连接装置,所述中空玻璃包括外侧玻璃和内侧玻璃,所述连接装置位于所述中空玻璃对接位置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并与所述中空玻璃连接的附框和与上端或左端附框插接的托块,所述附框包括一体成形的铅垂设置的第一竖壁、第二竖壁、第三竖壁和水平设置的第一横壁、第二横壁和两个脚壁,所述第一竖壁与所述第二竖壁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横壁连接,所述第二竖壁与所述第三竖壁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横壁连接,所述第一竖壁与所述第二竖壁下端设置相向的脚壁,所述第一竖壁的外侧与外侧玻璃的内壁下部粘结,所述第二竖壁的外侧与中空玻璃内侧玻璃的内壁粘结,所述附框与横梁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隐框玻璃幕墙,其特 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壁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竖壁的下端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竖壁上端与所述第三竖壁的上端在同一平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隐框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壁左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竖壁的中部,所述第一横壁的右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竖壁的下部,所述第二横壁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竖壁和所述第三竖壁的上端,所述第三竖壁的下端高度高于所述第二竖壁的下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隐框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铅垂设置的第一竖壁、第二竖壁、第三竖壁和水平设置的第一横壁、第二横壁和两个脚壁一体成形,所述第一竖壁、第二竖壁、第三竖壁和水平设置的第一横壁、第二横壁和两个脚壁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卫周佳陈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鑫泰建筑装璜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