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杏果清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07814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0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银杏果清选机,属于农产品加工机械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银杏果清选机,包括机架和壳体,所述壳体设置于机架上,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入料斗,在入料斗下方的壳体内设置有破碎装置,在破碎装置下方的侧壁上设置有风机,与风机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风口,在风机与出风口下方的壳体内设置有振动筛,在振动筛与出风口之间的壳体上设置有吸风口,所述振动筛以及风机均连接于驱动装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银杏果清选机,能完成对银杏果果壳、果仁、碎仁的分离,可根据不同场合来进行调整,以达到最理想的工作状态,可将脱壳后的银杏果实现清选机械化,其果仁中含壳率和壳中含仁率均低于2%。(*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银杏果清选机械,主要适用于银杏果脱壳后将其果壳、果仁及未脱壳的银杏果进行分离,还能将整仁和碎仁进行分选。
技术介绍
银杏(Ginkgo biloba L.)种核又称白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粗纤维,并有少量的维生素BI、维生素B2,以及钾、铁、钙、磷等矿物质,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我国银杏总产约4-5万吨,占全世界产量的90%以上,而且栽植规模以每年 10%—15%的速度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银杏种植、加工利用大国。银杏种植及加工已成为银杏主产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银杏种核由外种皮、中种皮、内种皮和种仁组成,肉质的外种皮一般在储藏前去除,中种皮主要是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的核壳,在深加工前首先要进行银杏的脱壳处理。传统的人工砸壳而得到核仁的方法效率低且核仁的破仁率高。现有脱壳设备加工出的银杏果仁质量差,银杏果的脱壳率低,果仁破损损失较大,壳、仁分离不彻底等问题。因此,银杏果的脱壳是银杏果深加工过程中的技术瓶颈,已成为发展银杏果深加工的制约因素。主要原因①银杏果大小不均匀,较大的种子种仁可能被脱壳机的压碎,导致种壳与种仁粘在一起不易分离;较小的种子没有脱壳就通过脱壳装置,达不到脱壳目的,而且与种仁混合后,筛选出来也比较困难。②种壳与种仁的间隙较小。③种壳较硬,种子受カ过小不能把种壳压破,受カ过大容易把种仁压碎。④未脱壳的银杏果与杏仁的悬浮速度几乎相等,采用风选方法很难将它们彻底分离。⑤部分形状特殊的种壳(如呈半球形的种壳)在受风时不易与仁分离,给风选带来了难度。尽管银杏果应用的研究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银杏果脱壳机械化和自动化仍处于刚起步阶段,致使银杏果的综合利用水平低下。因此研发脱壳率高、破仁率低、分选彻底的银杏果脱壳エ艺与机械装备,对提高银杏果加工的生产效率,增加银杏果仁的商品价值,推动银杏果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ー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的银杏果清选机,通过该银杏果清选机,能完成对银杏果果壳、果仁、碎仁的分离,能根据不同的进料流量调整风机速度及出风口角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调整性,可根据不同场合来进行调整,以达到最理想的工作状态。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银杏果清选机,包括机架和壳体,所述壳体设置于机架上,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入料斗,在入料斗下方的壳体内设置有破碎装置,在破碎装置下方的侧壁上设置有风机,与风机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风ロ,在风机与出风口下方的壳体内设置有振动筛,所述振动筛以及风机均连接于驱动装置上。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工作时可将银杏果置于入料斗内,从入料斗进入清选机内部,并且经过破碎装置将破碎,破碎后的混合物的主要成分为银杏果壳、银杏果仁和没有破碎的银杏果等;利用它们悬浮速度的不同使用风机将较轻的银杏果壳吹出分开,其余落在振动筛上的银杏果仁和没有破碎的银杏果,则利用粒度的不同可通过筛面的往复振动将其分离开来,然后根据其不同的空气动力学,利用吸风ロ将前面没有分离的较大的果壳与未脱壳银杏果分离,最終沿筛面下滑的则是未破壳银杏果和果仁。本技术的银杏果清选机,结构简単,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安全可靠,能完成对银杏果果壳、果仁、碎仁的分离,能根据不同的进料流量调整风机速度及出风口角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调整性,可根据不同场合来进行调整,以达到最理想的工作状态。本技术的银杏果清选机,在振动筛与出风ロ之间的壳体上 设置有吸风ロ,所述吸风ロ的一端位于振动筛的上方,另一端与吸风机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风选将70— 90%银杏果壳从上出风ロ吹出,然后再采用振动筛将果仁和未脱壳银杏果分离,最后采用吸风机将前面没有分离的较大的果壳与未脱壳银杏果分离,未脱壳的银杏果沿筛面滑下,果仁则从筛孔落下,以达到壳与仁的分离,最終沿筛面下滑落入集料ロ(8)的则是未破壳银杏果,未脱壳的银杏果被风机吹入脱壳机进行二次脱壳。本技术的银杏果清选机,将脱壳后的银杏果实现清选机械化,其果仁中含壳率和壳中含仁率均低于2%。本技术的银杏果清选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与偏心轮,所述偏心轮连接于电机上,所述振动筛通过连杆连接于偏心轮上,所述偏心轮与风机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振动筛通过连杆连接于偏心轮,当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吋,连杆与偏心轮形成曲柄连杆机构,使得偏心轮的转动能够带动振动筛振动,从而起到筛选银杏果仁和没有破碎的银杏果的作用,同时偏心轮上设置有带轮,从而通过传动带连接风机带动风机转动,对利用它们悬浮速度的不同使用风机将较轻的银杏果壳吹出分开,整个装置通过ー个电机进行带动,其动力源少,成本低廉,适合推广应用。本技术的银杏果清选机,所述入料斗的下端ロ处设置有入料斗控制板,所述振动筛的下方设置有果仁集料斗,所述振动筛的出口下方设置有未脱壳的银杏果集料斗。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通过入料斗控制板控制进入工作室的银杏果的流量,未脱壳的银杏果集料斗可以拥有,可银杏果仁和没有破碎的银杏果由于粒度的不同,果仁落到果仁集料斗中,最終沿筛面下滑落入未脱壳的银杏果集料斗的则是未破壳银杏果,未脱壳的银杏果被风机吹入脱壳机进行二次脱売。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技术的银杏果清选机,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安全可靠,适合推广应用;2、本技术的银杏果清选机,能完成对银杏果果壳、果仁、碎仁的分离,能根据不同的进料流量调整风机速度及出风口角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调整性;3、本技术的银杏果清选机,可根据不同场合来进行调整,以达到最理想的エ作状态。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银杏果清选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_入料斗、2_入料斗控制板、3_风机、4_传动带、5_偏心轮、6_电机、7-果仁集料斗、8-未脱壳的银杏果集料斗、9-振动筛、10-吸风ロ、11-出风ロ、12-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歩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银杏果清选机,它包括机架12和壳体,所述壳体设置于机架12上,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入料斗I,所述入料斗I的下端ロ处设置有入料斗控制板2,在入料斗I下方的壳体内设置有破碎装置,在破碎装置下方的侧壁上设置有风机3,与风机3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风ロ 11,在风机3与出风ロ 11下方的壳体内设置有振动筛9,所述振动筛9的下方设置有果仁集料斗7,所述振动筛9的出口下方设置有未脱壳的银杏果集料斗8,在振动筛9与出风ロ 11之间的壳体上设置有吸风ロ 10,所述吸风ロ 10的一端位于振动筛9的上方,另一端与吸风机连接,所述振动筛9以及风机3均连接于驱动装置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6与偏心轮5,所述偏心轮5连接于电机6上,所述振动筛9通过连杆连接于偏心轮5上,所述偏心轮5与风机3之间通过传动带4连接。银杏果经破壳加工后的物料组成含有仁(整仁、碎仁等),壳(大片的壳、碎壳等),未破壳银杏果(包括整粒银杏果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银杏果清选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12)和壳体,所述壳体设置于机架(12)上,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入料斗(I ),在入料斗(I)下方的壳体内设置有破碎装置,在破碎装置下方的侧壁上设置有风机(3),与风机(3)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风ロ(11),在风机(3)与出风ロ( 11)下方的壳体内设置有振动筛(9),所述振动筛(9)以及风机(3)均连接于驱动装置上。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银杏果清选机,其特征在于在振动筛(9)与出风ロ(11)之间的壳体上设置有吸风ロ(10),所述吸风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黎骅桥树雷康驿吉刘波罗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