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可以让俯睡习惯者得以保持呼吸顺畅的枕头,此枕头包括有基座和头枕部,基座挖设有可供气流流通的凹部,头枕部则设置于基座上方,并对应基座的凹部设置有一中孔和多个通气孔,因此俯睡使用者的脸部会受到头枕部的支撑,且其呼吸的气流可由中孔或通气孔进入基座,并在基座的凹部流动后再由中孔或其他通气孔流出,以产生可以通畅流动的气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以供不同面向睡眠的枕头,特别涉及一种可供俯睡的枕头。
技术介绍
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生活形态过于忙碌或是压力因素,导致睡眠状况出现低落的现象,所以有许多人会借助于寝具的选择来设法提升睡眠品质,从床包的材质到枕头的高度或形状都是受到关注的特性。近年来所推出的记忆枕主要诉求便是强调枕头的形状十分贴近人体头部、颈部至肩膀的线条变化,因此可以有助于因为睡姿不良而对睡眠品质所造成的影响,但是这类的记忆枕仅较能适合具有正躺仰睡习惯或是较少在睡眠中任意变换姿势的使用者;对于一般具有俯睡或侧睡习惯者则较无法适用这类型的记忆枕。俯睡者在睡眠时最容易遭遇的问题便是口、鼻受到枕头的压迫而引发呼吸不顺畅的危险,及胸部遭压迫所致之内脏挤压问题。若欲避免胸部遭到压迫而刻意提高枕头的高度,又容易造成头部因为枕头垫高而在下巴到胸口处产生一悬置的空间,久而久之常会对颈椎及背部骨胳肌肉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些困扰皆是现有多数枕头在设计时所未考量所及并加以修正的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前述俯睡者在睡眠时对枕头的需求,申请人极尽思量,终于开发出本技术以供不同面向的睡眠方式,如仰睡、侧睡、俯睡皆宜的枕头。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可以让俯睡习惯者呼吸得以保持顺畅的枕头。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一实施例,此枕头包括有一基座,为一软性或弹性材质的垫体,并具有一第一凹部与至少一相连于该第一凹部的第二凹部;及一头枕部,设置于该基座上以形成一本体,该头枕部包括一中孔,为一挖空孔洞并设置于该头枕部的中央且垂直对应于该基座的该第一凹部;及至少一通气孔,相邻设置于该中孔的挖空孔洞,并对应该基座的第二凹部。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另一实施例,此枕头包括有一基座,为一软性或弹性材质的垫体,并具有一第一凹部与至少一相连于该第一凹部之第二凹部 '及一外套部,包括一第一开口与一第二开口,该第一开口至少包覆该基座,该第二开口则开设于该外套部的顶面并对应于该第一开口,以形成一气流通道。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具有俯睡习惯者胸口处产生支撑的枕头。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一实施例,此枕头包括有一基座,为一软性或弹性材质之垫体,并具有一第一凹部与至少一相连于该第一凹部之第二凹部;一头枕部,设置于该基座上以形成一本体,且该头枕部形状及大小与该基座对应,并包括 一中孔,为一挖空孔洞并设置于该头枕部之中央且垂直对应于该基座的该第一凹部 '及至少一通气孔,相邻设置于该中孔的挖空孔洞,并对应该基座的第二凹部;及一俯靠部,其具有一高侧端和一低侧端,该高侧端是与该本体相连接,该俯靠部邻近该本体处具有多个横向的沟槽且该些沟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凹陷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枕头一实施例之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枕头一实施例中本体之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枕头一实施例中本体之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2沿A-A剖面线剖视之平面剖视图。图5A是本技术枕头中另一实施例本体和俯靠部之立体分解图。图5B是本技术枕头中另一实施例本体和俯靠部之平面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一实施例,此枕头包括有一基座和一头枕部。基座挖设有可供气流流通的凹部;头枕部则设置于基座上方,用于支撑俯睡使用者的脸部,并于对应基座的凹部设置有一中孔和多个通气孔,使用者呼吸的气流可由中孔或通气孔进入基座,并在基座的凹部流动后再由中孔或其他通气孔流出,以产生可以通畅流动的气流。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一实施例,此枕头包括有一本体和一俯靠部,此本体包括有基座和头枕部,基座挖设有可供俯睡者呼吸气流流通的凹部,头枕部则设置于基座上方,并对应基座的凹部设置有一中孔和多个通气孔,因此俯睡使用者的脸部会受到头枕部的支撑,且其呼吸的气流可由中孔或通气孔进入基座,并在基座的凹部流动后再由中孔或其他通气孔流出;而俯靠部则为一具有斜面的垫体,并具有一高侧端和一低侧端,高侧端是以卡合、粘合、扣合、绑合或其他方式组合于本体,高侧端邻近于本体处具有多个横向沟槽,沟槽的两端则挖设有半球形的凹陷部,因此,俯睡者睡眠时,胸口可以服贴于俯靠部,而双肩可以自然垂下与凹陷部贴合。请参考图I至图3所示,本技术之一实施例所提供之枕头,其包括一本体I和一俯靠部2。本体I包括有一基座(base) 11、一头枕部12和一外套部13,其中,基座11是一软性或弹性材质的垫体,并具有一第一凹部111与一对相连于第一凹部111的第二凹部112,于本实施例,第一凹部111呈一椭圆形状且纵向挖设于基座11的中央处,第二凹部112是自第一凹部111的左右两侧延伸挖设。另外,基座11的顶面四周凸设有一第一凸缘113。头枕部12用于枕放头部,其包括一中孔121与一对通气孔122,中孔121是一挖空孔洞,设置于头枕部12中央并垂直对应于基座11的第一凹部111。于本实施例,中孔121的形状是呈一盾牌形,其亦可为蛋形或其他与人类脸部形状近似之形状,该对通气孔122是分别设置于中孔121左右两侧的挖空孔洞,并与基座11的第二凹部112相对应。值得注意的是,基座11的第一凹部111与第二凹部112相通,但头枕部12通气孔122并未与中孔121相连,主要原因在于,未相连的设计得以让头枕部12具有较佳的支撑力。头枕部12是一软性或弹性材质的薄板,其形状及大小是与基座11对应,以盖合于基座11上。其包括一第二凸缘123,第二凸缘是环设于头枕部12的底面,并具有一承托部;当头枕部12盖合于基座11时,第二凸缘123的外侧表面会贴合于第一凸缘113之内侧表面,承托部则抵靠于第一凸缘113之顶部,借此,可以使得头枕部12和基座11相互卡合固定。然而,本申请
具有通常技艺人士知悉,基座11和头枕部12并不限定以上述的卡合方式相互组合,亦可为一体成型的形态。外套部13是一以通气布料所制的枕头套,用于包覆基座11和头枕部12,其可适度托住俯睡者脸颊部份,缓和头枕部12与脸部皮肤的摩擦,并防止灰尘入侵枕头本体I内部。外套部13包括一第一开口 130与一第二开口 131,第一开口 130可选择性地设置于外套部13的一侧或底面,以供外套部13得以由上方或侧方来包覆基座11和头枕部12。于本实施例,第一开口 130设置于外套部13的右侧,第二开口 131则开设于外套部13的顶面并对应于头枕部12的中孔121处,以形成一气流通道,据此,当使用者头部枕靠于枕头时,口鼻得以穿透该第二开口 131而顺畅的呼吸。于本实施例,第二开口 131呈一工字形状,其具有一短边与一长边,短边的位置对应于使用者脸部的鼻梁位置,长边的位置则对应于使用者脸部的嘴巴位置。然而,本申请
具有通常技艺人士知悉,为能让口鼻得以穿透该第二开口 131,该第二开口 131的形状亦可为一字形或三角形。此外,为了保持口鼻呼吸的顺畅,外套部13的顶面可对应于头枕部12的通气孔122设置多个气孔(图中未示)。俯靠部2是一具有斜面的垫体,其具有一高侧端21和一低侧端22,高侧端21与本体I相连接且其高度对应于本体I高度,俯靠部2邻近本体I处设置有多个横向的沟槽211,沟槽2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凹陷部212。当使用者俯趴于枕头时,胸口对应于该些横向的沟槽211,两侧肩膀则抵靠于凹陷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5.05 TW 1002080281.一种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基座,为ー软性或弹性材质的垫体,并具有一第一凹部与至少ー相连于该第一凹部的第二凹部;及 ー头枕部,设置于该基座上以形成一本体,该头枕部包括 一中孔,为ー挖空孔洞并设置于该头枕部的中央且垂直对应于该基座的该第一凹部;及 至少一通气孔,相邻设置于该中孔的挖空孔洞,并对应该基座的第二凹部。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的ー顶面四周设置有一第一凸缘,该头枕部的一底面设置有一第二凸缘,该第二凸缘具有ー承托部,该第二凸缘的外侧表面是 贴合于该第一凸缘的内侧表面,且该承托部则抵靠于该第一凸缘的顶部,以供该头枕部盖合于该基座上来形成该本体。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和该头枕部是一体成型来形成该本体。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该枕头更包括有ー俯靠部,其具有一高侧端和ー低侧端,该高侧端与该本体相连接,该俯靠部邻近该本体处具有多个横向的沟槽且该些沟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ー凹陷部。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该枕头更包括有一外套部,包括一第一开ロ、一第二开ロ与多个气孔,该第一开ロ用于包覆该本体,该第二开ロ则开设于该外套部的顶面并对应于该头枕部的该中孔,该多个气孔则开设于该外套部的顶面并对应于该头枕部的通气孔,以形成ー气流通道。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该本体是以卡合、粘合、扣合或绑合的方式与该俯靠部接合。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开ロ是呈エ字形、一字形或三角形。8.一种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基座,为ー软性或弹性材质的垫体,并具有一第一凹部与至少ー相连于该第一凹部之第二凹部;及 一外套部,包括一第一开ロ与一第二开ロ,该第一开ロ至少包覆该基座,该第二开ロ则开设于该外套部的顶面并对应于该第一开ロ,以形成ー气流通道。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上方设置有ー头枕部以形成一本体,该头枕部包括 一中孔,为ー挖空孔洞并设置于该头枕部的中央且垂直对应于该第一凹部及该第二开ロ ;及 至少一通气孔,相邻设置于该中孔的挖空孔洞,并对应该基座的第二凹部。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的ー顶面四周设置有一第一凸缘,该头枕部的一底面设置有一第二凸缘,该第二凸缘具有ー承托部,该第二凸缘的外侧表面贴合于该第一凸缘之内侧表面,且该承托部则抵靠于该第一凸缘的顶部,以供该头枕部盖合于该基座上来形成该本体。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下方更设置有一增高垫,该增高垫连接该本体或和该本体是一体成形。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有ー俯靠部,其具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美月,
申请(专利权)人:欧美月,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