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换N相(N为2或更大的自然数)的电源设备。
技术介绍
图3是用于示出日本专利No. 3900444中所公开的电源设备的示图。电源设备使用三个整流电路来将三相交流电压转换成预定直流电压。接下来,通过转换所获取的直流电压由DC/DC转换器转换,并且被输出到公共负载。在图3中,附图标记Ia是二相交流电源,附图标记2a、2b和2c是整流电路,附图标记10a、10b和IOc是隔离DC/DC转换器,而Cn是电容器。整流电路2a、2b和2c具有相同的电路配置,并且执行相同的电路操作。因此,在下文中,将用作为代表的整流电路2a来描述电路配置和电路操作。三相交流电源Ia是其中R相、S相和T相以星形连接且每ー相包括端子R、S和T的电源。星形连接的电容器Cn连接到三相交流电源Ia的端子R、S和T。整流电路2a包括交流输入端子Ala、A2a和A3a,以及直流输出端子Pa和Na。端子Ala连接到三相交流电源Ia的端子R。端子A2a连接到三相交流电源Ia的端子S。端子A3a连接到电容器Cn的中性点。ニ极管Dla和D2a串联连接的第一串联电路、晶闸管Thla和Th2a串联连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2.17 JP 2011-0318351.ー种使用M(M是大于或等于I且小于或等于N的自然数)个整流电路来将由N相(N是2或更大的自然数)构成的交流电源的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电路包括 通过输入与所述交流电源的线电压相同的相的交变电流来将所述交流电源的线电压转换成第一预定值的直流电压的第一电路;以及 通过输入与所述交流电源的相电压相同的相的交变电流来将所述交流电源的相电压转换成第二预定值的 直流电压的第二电路。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干, 所述整流电路在下述模式中的任一模式下操作 停止所述第二电路的操作且使所述第一电路操作的第一模式;以及 停止所述第一电路的操作且使所述第二电路操作的第二模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干, 所述整流电路在所述交流电源的电压的有效值为预定值或更小时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操作,而在所述交流电源的电压的有效值超过所述预定值时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操作。4.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ー项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干, 所述直流电压的第一预定值和第二预定值相同。5.ー种使用M(M是大于或等于I且小于或等于N的自然数)个整流电路来将由N相(N是2或更大的自然数)构成的交流电源的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电路包括 连接到所述交流电源的一个预定相的第一交流输入端; 连接到所述交流电源的另ー预定相的第二交流输入端; 连接到所述交流电源的中性点的第三交流输入端; 正侧和负侧直流输出端; 第一串联电路,其中各自反并联连接有整流元件的第一和第二半导体开关元件串联连接; 第二串联电路,其中第三和第四半导体开关元件串联连接; 第三串联电路,其中第五和第六半导体开关元件串联连接; 电容器;以及 电感器,并且其中 所述第一至第三串联电路和所述电容器并联连接在所述正侧和负侧直流输出端之间,并且 所述电感器连接在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串联电路的第一半导体开关元件和第二半导体开关元件的连接点之间。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干, 所述整流电路在下述模式中的任一模式下操作 通过使所述第二串联电路的第三和第四半导体开关元件进入导通状态、所述第三串联电路的第五和第六半导体开关元件进入非导通状态、所述第一串联电路的第一和第二半导体开关元件之ー截止、使其他半导体开关元件执行导通-截止操作、以及输入与所述交流电源的线电压相同的相的交变电流,将所述交流电源的线电压转换成所述第一预定值的直流电压的第一模式;以及 通过使所述第二串联电路的第三和第四半导体开关元件进入非导通状态、所述第三串联电路的第五和第六半导体开关元件进入导通状态、所述第一串联电路的第一和第二半导体开关元件之ー截止、...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