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01801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3 18:34
一种中心静脉导管,设置有第一导管、第二导管、连接器、双腔导管、第一转接头、正压输液接头、第二转接头和导丝装置;双腔导管固定设置于汇合腔;正压输液接头与第一转接头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转接头的输出端与第一导管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导管的输出端设置于第一腔并与双腔导管的第一通道连通;导丝装置设置于第二转接头的输入端,第二转接头的输出端与第二导管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导管的输出端设置于第二腔并与双腔导管的第二通道连通。还设置有三通接头、第三导管和第三转接头。该中心静脉导管可以通过第一导管进行药液注射治疗,同时可以通过第二导管进行导丝激光治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心静脉导管
技术介绍
心血管栓塞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对于心血管栓塞,临床上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会选择性进行激光治疗。当进行激光治疗时,通常需要采用一边注射药液治疗,一 边进行激光治疗,医生及护理人员需要同时进行两项工作,不仅操作复杂,而且不易准确控制。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中心静脉导管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中心静脉导管,该中心静脉导管可以一边进行药液注射治疗,一边进行激光切割。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一种中心静脉导管,设置有第一导管、第二导管、连接器、双腔导管、第一转接头、正压输液接头、第二转接头和导丝装置;所述连接器设置有第一腔、第二腔和汇合腔;所述双腔导管设置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双腔导管固定设置于所述汇合腔;所述正压输液接头与所述第一转接头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转接头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导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导管的输出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并与所述双腔导管的第一通道连通;所述导丝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转接头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转接头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导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管的输出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并与所述双腔导管的第二通道连通。上述中心静脉导管还设置有第一止液夹,所述第一止液夹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管。上述中心静脉导管还设置有第二止液夹,所述第二止液夹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管。上述中心静脉导管还设置有三通接头、第三导管和第三转接头;所述三通接头设置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导丝装置设置于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转接头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导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转接头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导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端连接。上述导丝装置设置有导丝盖和导丝,所述导丝装配于所述第一端,所述导丝盖悬扣固定于所述第一端将所述导丝固定。上述中心静脉导管还设置有第三止液夹,所述第三止液夹设置于所述第三导管。本技术的中心静脉导管,设置有第一导管、第二导管、连接器、双腔导管、第一转接头、正压输液接头、第二转接头和导丝装置;所述连接器设置有第一腔、第二腔和汇合腔;所述双腔导管设置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双腔导管固定设置于所述汇合腔;所述正压输液接头与所述第一转接头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转接头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导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导管的输出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并与所述双腔导管的第一通道连通;所述导丝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转接头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转接头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导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管的输出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并与所述双腔导管的第二通道连通。该中心静脉导管可以通过第一导管进行药液注射治疗,同时可以通过第二导管进行导丝激光治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在图I中,包括第一导管110、第一转接头120、正压输液接头130、第一止液夹140、第二导管210、第二转接头220、第二止液夹240、连接器400、第一腔410、第二腔420、汇合腔430、双腔导管500、导丝装置600、导丝610、导丝盖620、三通接头700、第一端710、第二端720、第三端730、第三导管310、第三转接头320、第三止液夹340。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种中心静脉导管,如图I所示所示,设置有第一导管110、第二导管210、连接器400、双腔导管500、第一转接头20、正压输液接头130、第二转接头220和导丝装置600,还设置有三通接头700、第三导管310和第三转接头320。连接器400设置有第一腔410、第二腔420和汇合腔430。双腔导管500设置有第一通道510和第二通道520,双腔导管500固定设置于汇合腔430。正压输液接头130与第一转接头120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转接头120的输出端与第一导管110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导管110的输出端设置于第一腔410并与双腔导管500的第一通道510连通。三通接头700设置有第一端710、第二端720和第三端730。导丝装置600设置于三通接头700的第一端710,第二转接头220的输入端与第二端720连接,第二转接头220的输出端与第二导管210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导管210的输出端设置于第二腔420并与双腔导管500的第二通道520连通。第三导管310的输入端与第三转接头320的输出端连接,第三导管310的输出端与第三端730连接。导丝装置600设置有导丝盖620和导丝610,导丝610装配于第一端710,导丝盖620悬扣固定于第一端710将导丝610固定。该中心静脉导管还设置有第一止液夹140、第二止液夹240和第三止液夹340。第一止液夹140设置于第一导管110,第二止液夹240设置于第二导管210,第三止液夹340设置于第三导管310,可分别在需要的时候通过相应的止液夹进行止液控制。该中心静脉导管,由正压输液接头130、第一转接头120、第一导管110、连接器400的第一腔410和双腔导管500的第一导管110构成输液通道,可在手术中对病灶部位进行输液;由导丝装置600、第二导管210、连接器400的第二腔420和双腔导管500的第二通道520构成激光通道,可进行激光传输,对病灶部位进行激光切割;由第三转接头320、第三导管310、三通接头700、第二导管第二导管210、连接器400的第二腔420和双腔导管500的第二通道520构成废液抽吸排放通道,可对手术中病灶部位产生的废液进行抽吸排放,且不影响激光传输。故该中心静脉导管可以通过第一导管110部分进行药液注射治疗,同时可以通过第二导管210部分进行导丝610激光治疗,并可通过第二导管210和第三导管310部分进行废液抽吸排放,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施例2。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其它结构与实施例I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没有设置三通接头700、第三导管310和第三转接头320。其导丝装置600设置于第二转接头220的输入端,第二转接头220的输出端与第二导管210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导管210的输出端设置于第二腔420并与双腔导管500的第二通道520连通。该中心静脉导管由正压输液接头130、第一转接头120、第一导管110、连接器400的第一腔410和双腔导管500的第一导管110构成输液通道,可在手术中对病灶部位进行输液;由导丝装置600、第二导管210、连接器400的第二腔420和双腔导管500的第二通道、520构成激光通道,可进行激光传输,对病灶部位进行激光切割。故该中心静脉导管可以通过第一导管110部分进行药液注射治疗,同时可以通过第二导管210部分进行导丝610激光治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不具有实施例I的废液抽吸功能。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 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第一导管、第二导管、连接器、双腔导管、第一转接头、正压输液接头、第二转接头和导丝装置; 所述连接器设置有第一腔、第二腔和汇合腔; 所述双腔导管设置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双腔导管固定设置于所述汇合腔; 所述正压输液接头与所述第一转接头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转接头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导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导管的输出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并与所述双腔导管的第一通道连通; 所述导丝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转接头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转接头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导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管的输出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并与所述双腔导管的第二通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第一止液夹,所述第一止液夹设置于所述第一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新梁土莲陈达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康尔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