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温低氨氮污水全程自养脱氮工艺的快速启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98221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2 20:38
一种常温低氨氮污水全程自养脱氮工艺的快速启动方法属于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领域。在一个生物滤池反应器内启动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其步骤为:首先接种部分硝化污泥,并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进行好氧硝化启动,构建以亚硝化菌和硝化菌为主导的微生物系统;然后通过间歇曝气/厌氧,抑制硝化菌的生长,富集厌氧氨氧化菌;最后连续曝气,通过限制性供氧,控制氨氮氧化至亚硝酸阶段,优化亚硝化菌与厌氧氨氧化菌共存的微环境,成功地启动了CANON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长期以来厌氧氨氧化菌生长富集较慢的难题,并且启动方式简单易行,降低了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启动的难度,为常温低氨氮模拟废水CANON工艺的启动提供了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与再生领域。具体涉及专用于常温、低氨氮水平下的生物膜法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的快速启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人类活动的加剧,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氮素污染是一项主要的危害,对自然环境及人类的健康影响极大。目前,针对于氮素的去除,城市污水处理厂多采用基于传统硝化反硝化原理的脱氮工艺,如A2/0、氧化沟等。这些工艺虽然对于氮素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是在过程中需要外加有机碳源,消耗大量的碱度和能源,且基建投资及运营成本较高。因此,近几年来,研究者不断地寻找新型的脱氮工艺,以期克服传统脱氮工艺的缺点,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基于厌氧氨氧化原理的CANON(completely autotrophicnitrogen removal over nitrite)工艺早在上世纪90年代由Siegrist等人在高氨氮负荷且氧浓度有限的废水处理系统中发现。之后,Third提出了 CANON工艺中起主导作用的两种菌,分别是好氧氨氧化菌(AOB)与厌氧氨氧化菌(Anammox)。二者在同一个反应器中,AOB位于填料或污泥絮体的外层,在好氧的条件下,以NH/-N为电子供体,O2为电子受体,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氮,Anammox菌则位于填料或污泥絮体的内层,在厌氧的情况下利用N02_将剩余的NH4+-N转化为N2。CANON等基于ΑΝΑΜΜ0Χ原理的工艺,由于全程自养,因此无需外加有机碳源,可节约大量的曝气以及无机碳源,是高效节能脱氮工艺的理想选择。然而目前,CANON工艺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起初构建该工艺时多采用高温高氨氮的人工配水或者消化污泥脱水液、垃圾渗滤液等工业废水进行。众多研究者的研究结论表明,CANON反应器内稳定的厌氧氨氧化反应是工艺启动成功乃至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然而厌氧氨氧化菌较长的生长周期,和较低的生长速率(μ = 0.002711'倍增时间为10. 6d)限制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因此,针对城市生活污水温度低、氨氮浓度低的特点,如何在常温低氨氮的条件下,通过控制反应器启动过程中的运行条件,从而快速富集厌氧氨氧化菌是缩短CANON启动时间的关键点。对于CANON工艺的进一步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常温低氨氮浓度水质条件下,缩短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时间,快速启动CANON工艺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快速启动CANON工艺的方法,是在常温条件下,以模拟实际生活污水低氨氮浓度的配水为进水,以上向流的生物滤池为试验装置如图I所示,内部装填火山岩活性生物陶粒滤料,采用上向流的进水方式,底部设有曝气装置,由转子流量计控制。试验中主要通过调节试验装置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曝气量,来实现CANON工艺的启动。I)首先接种污泥于反应器内反应器所接种的污泥为市政污水处理厂A2/0池内的回流污泥,接种污泥浓度为4-5g/L ;2)在连续曝气的条件下,反应器好氧硝化启动的具体方法为采用人工模拟配水,控制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80—120mg/L,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0—10mg/L,磷酸盐质量浓度为5—10mg/L,碱度质量浓度(以CaO计)为450—700mg/L,温度为15_23°C,曝气量为3-10m3/(m3 · h),pH为7. 5-8. 5,水力停留时间为8_15h,当出水中的Ν03__Ν占TN比例大于50%时,好氧硝化阶段启动成功,以亚硝化菌和硝化菌为主导的微生物系统成功构建。3)通过间歇曝气/厌氧的方式,反应器厌氧氨氧化启动的具体方法为采用人工模拟配水,控制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80—120mg/L,磷酸盐质量浓度为5—10mg/L,碱度质量浓度(以CaO计)为450—700mg/L。在一天24h内,12h连续曝气,控制曝气量为Ι.δΙ.δπινΟιι3·!!),之后12h停止曝气,并按照氨氮亚氮=I 1.3的比例配置亚硝酸盐氮,曝停比为I I。温度为15-23°C,pH为7. 5-8. 5,水力停留时间为5-10h,当ΛΝ02_-Ν/ΛΝΗ/-Ν及ΛΝ03_-Ν/ΛΝΗ4+-Ν值在I. 2-1. 4和O. 2-0. 3之间,并保持稳定运行两周以上时, 厌氧氨氧化阶段启动成功。4)通过限制性供氧持续曝气,反应器全程自养脱氮(CANON)阶段启动的具体方法为采用人工模拟配水,控制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80—120mg/L,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0—10mg/L,磷酸盐质量浓度为5—10mg/L,碱度质量浓度(以CaO计)为450—700mg/L,温度为15-23°C,曝气量为8. 5-35. Om3/ (m3 · h),pH为7. 5-8. 5,水力停留时间为0. 4-5. 8h,当系统的氨氮去除率和总氮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90%和75%以上,且Λ Ν03_-Ν/ Δ ΝΗ4+-Ν值在0.10-0. 25时,CANON阶段成功启动。本专利技术通过好氧硝化启动一厌氧氨氧化启动一限氧CANON启动的方法,通过对水力停留时间和曝气量的控制,在实现硝化效果的基础上,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并且缩短了常温低氨氮污水CANON反应器的启动时间。启动过程操作简单,容易控制,以本专利技术方法启动反应器,反应器出水氨氮及总氮去除率分别达到了 90%和75%以上,氨氮及总氮去除负荷分别达到了 I. 50kg/(m3 · d)和I. 00kg/(m3 · d)以上,达到了较高的脱氮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的CANON试验装置示意图。I.进水泵;2.空气泵;3.火山岩填料;4.取样口 ;5.取料口图2是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反应器在厌氧氨氧化启动阶段的去除负荷与ANO2--N/ΛΝΗ4+-Ν、ΛΝ(ν_Ν/ΛΝΗ4+-Ν 变化。图3是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反应器在CANON启动阶段氨氮、总氮去除效果与Δ NO3^-N/ Δ NH4+-N 变化。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专利技术常温低氨氮污水生物膜法CANON工艺的启动方法,其思路为在火山岩活性陶粒滤料的上向流生物滤池反应器中,首先接种具有一定硝化功能的硝化污泥,采用连续曝气并控制一定溶解氧浓度的方法,驯化培养硝化细菌,构建了以亚硝化菌和硝化菌为主导的微生物系统;之后,采用间歇曝气/厌氧的方式创造有利于好氧氨氧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生存的微环境,快速富集厌氧氨氧化菌;最后在反应器达到稳定的厌氧氨氧化效果的基础上,持续限氧曝气,并逐步加大进水负荷,促使好氧氨氧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生长,最终实现CANON工艺在常温低氨氮下的启动。本专利技术反应器接种的污泥为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回流污泥。由于回流污泥中存在着大量的硝化细菌,因此有利于进一步培养驯化硝化细菌。在好氧硝化阶段,采用连续曝气并控制一定溶解氧浓度的方法,含有氨氮的废水进入生物滤池后,微生物会逐渐在陶粒滤料吸附、生长,形成生物膜的空间网状结构,为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从反应器运行来看,氨氮在这一阶段出现了明显的去除,且硝酸盐氮在出水中逐渐增多,认为当出水中的Ν03_-Ν占TN比例大于50%时,硝化生物膜启动成功,以亚硝化菌和硝化菌为主导的微生物系统成功构建。控制条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常温低氨氮污水全程自养脱氮工艺的快速启动方法,采用上向流的火山岩活性生物陶粒滤料生物滤池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接种污泥于反应器内反应器所接种的污泥为市政污水处理厂A2/0池内的回流污泥,接种污泥浓度为4-5g/L ; 2)在连续曝气的条件下,反应器好氧硝化启动的具体方法为采用人工模拟配水,控制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80—120mg/L,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0—10mg/L,磷酸盐质量浓度为5—10mg/L,碱度质量浓度以CaO计为450—700mg/L,温度为15_23°C,曝气量为3-10m3/(m3*h),pH为7. 5-8·5,水力停留时间为8-15h,当出水中的N03_-N占TN比例大于50%时,好氧硝化阶段启动成功,以亚硝化菌和硝化菌为主导的微生物系统成功构建; 3)通过间歇曝气/厌氧的方式,反应器厌氧氨氧化启动的具体方法为采用人工模拟配水,控制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80—120mg/L,磷酸盐质量浓度为5—10mg/L,碱度质量浓度以CaO计为450—700mg/L ;在一天24h内,12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畅晓燕梁瑜海曾辉平杨卓崔少明孙宇蔡言安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