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胶基石墨碳素纤维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91459 阅读:202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8-17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粘胶基石墨碳素纤维毡,包括毡体,毡体为由多层基体通过针刺连接为一体的层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计巧妙,各层基体之间通过针刺方式连接为一体,连接紧固,无明显分层,各层之间复合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且基体为通过针刺方式将粘胶短纤维连接为一体,形成网状结构,且网孔无序、无方向性排列,保温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由木材、棉花等可再生资源提取的木质纤维为原料经处理后获得粘胶短纤维制作而成,不仅成本低,且环保。(*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用保温材料,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保温的碳素纤维毡。
技术介绍
目前,社会上用于保温、隔音的建筑材料有许多种,如玻璃纤维制品、岩棉制品、海绵制品等,现有的各种保温、隔 音材料虽然各有其特点,但也存在各自的缺陷。如玻璃纤维制品虽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但存在易风化、使用寿命短的特点;岩棉制品存在隔音效果差、易变形、易风化、防水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的缺陷;海绵制品由于其所采用的材料所致存在隔音性能差、易变形、不易固定使用,且燃烧时易产生有毒气体的缺陷。专利号为200420038492. 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层状轻质、保温、隔音纤维板,该纤维板采用层状涤纶纤维棉多层平铺结构,各层之间热压粘接在一起形成板状结构。这种结构虽然隔音、保温效果好,不易变形,不易风化、使用寿命长、防水性能好等特点,但由于采用涤纶短纤,涤纶短纤维为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PET,由PTA和MEG聚合而成)再纺成丝束切断后得到的纤维,其生产成本高,且通过热压方式将其各层粘接在一起,分层明显,易出现断裂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建筑用保温材料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种设计巧妙、成本低、环保、保温效果好、结构紧固的粘胶基石墨碳素纤维毡,该碳素纤维毡可作为保温材料,应用于建筑材料中。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粘胶基石墨碳素纤维毡,包括毡体,毡体为由多层基体通过针刺连接为一体的层状结构。优选的是,基体为由多根粘胶短纤维经针刺连接为一体的单体结构。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体为由多根粘胶短纤维经针刺连接为一体的单体网状结构。优选的是,毡体的单体网状结构中网孔为无序、无方向性排列。优选的是,所述的毡体厚度为8_12mm。优选的是,粘胶短纤维为木质纤维经过加热氧化、石墨化处理后获得的石墨碳素纤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设计巧妙,各层基体之间通过针刺方式连接为一体,连接紧固,无明显分层,各层之间复合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且基体为通过针刺方式将粘胶短纤维连接为一体,形成网状结构,且网孔无序、无方向性排列,保温效果好;本技术采用由木材、棉花等可再生资源提取的木质纤维为原料经处理后获得粘胶短纤维制作而成,不仅成本低,且环保。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又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基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它目的,现结合附图及所附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4所示,一种粘胶基石墨碳素纤维毡,包括毡体1,毡体I为由四层基体2通过针刺连接为一体的层状结构,基体2为由多根粘胶短纤维3经针刺连接为一体的单体网状结构,基体2的单体网状结构中网孔为无序、无方向性排列,毡体I厚度为8_。粘胶短纤维3为木质纤维经过加热氧化、石墨化处理后获得的碳素纤维。具体实施方式二 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具体实施方式二中,如图2、4所示,毡体I为由五层基体2通过针刺连接为一体的层状结构,毡体I厚度为10mm。具体实施方式三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具体实施方式三中,如图3、4所示,毡体I为由六层基体2通过针刺连接为一体的层状结构,毡体I厚度为12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胶基石墨碳素纤维毡,包括毡体,其特征在于毡体为由多层基体通过针刺连接为一体的层状结构。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粘胶基石墨碳素纤维毡,其特征在于基体为由多根粘胶短纤维经针刺连接为一体的单体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胶基石墨碳素纤维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程远张昌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远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4年12月20日 18:43
    基石做建筑物基础的石头比喻基础或中坚力量另有国务院国资委编著的同名图书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