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壳的压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89200 阅读:329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8-16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纸壳的压痕装置,包括有机架,机架上上、下平行分别转动安装有上、下转轴,上、下转轴之间的距离正好是纸壳的厚度,所述上、下转轴上分别套有相对应的压轮,压轮的表面有多道环形凸起;所述机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传送带,传送带的高度正好与下转轴的高度齐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巧妙,能根据需要调整压轮,对不同大小的纸壳进行不同的压痕,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包装厂内对纸壳的加工装置,主要是一种纸壳的压痕装置
技术介绍
纸壳上需要印制有折痕,这样才能折叠成纸盒进行包装,但现在的压痕结构都不能根据纸壳的大小或者需要折痕的大小进行调整位置来压痕,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纸壳的压痕装置,其结构设计巧妙,能根据需要调整压轮,对不同大小的纸壳进行不同的压痕,操作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纸壳的压痕装置,包括有机架,机架上上、下平行分别转动安装有上、下转轴,所述上、下转轴之间的距离正好是纸壳的厚度,所述上、下转轴上分别套有相对应的压轮,所述压轮的表面有多道环形凸起;所述机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传送带,传送带的高度正好与下转轴的高度齐平。所述上、下转轴的外壁上分别开有条形槽,所述的压轮滑动安装在条形槽上。本技术的操作方式是滑动调节好转轴上压轮的位置,使上、下转轴上的压轮位置保持一致,纸壳在一侧传送带上传送至上、下转轴之间,同时上、下转轴转动,压轮上的环形凸起对纸壳上进行压痕,纸壳继续向前移动至另一侧的传送带上。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巧妙,能根据需要调整压轮,对不同大小的纸壳进行不同的压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中压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一种纸壳的压痕装置,包括有机架1,机架I上上、下平行分别转动安装有上、下转轴2、3,所述上、下转轴2、3之间的距离正好是纸壳的厚度,所述上、下转轴2、3上分别套有相对应的压轮4,所述压轮4的表面有多道环形凸起5 ;所述机架I的两侧分别设有传送带6,传送带6的高度正好与下转轴3的高度齐平。所述上、下转轴2、3的外壁上分别开有条形槽7,所述的压轮4滑动安装在条形槽7上。权利要求1.一种纸壳的压痕装置,包括有机架,机架上上、下平行分别转动安装有上、下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转轴之间的距离正好是纸壳的厚度,所述上、下转轴上分别套有相对应的压轮,所述压轮的表面有多道环形凸起;所述机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传送带,传送带的高度正好与下转轴的高度齐平。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纸壳的压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转轴的外壁上分别开有条形槽,所述的压轮滑动安装在条形槽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纸壳的压痕装置,包括有机架,机架上上、下平行分别转动安装有上、下转轴,上、下转轴之间的距离正好是纸壳的厚度,所述上、下转轴上分别套有相对应的压轮,压轮的表面有多道环形凸起;所述机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传送带,传送带的高度正好与下转轴的高度齐平。本技术结构设计巧妙,能根据需要调整压轮,对不同大小的纸壳进行不同的压痕,操作方便。文档编号B31F1/07GK202378327SQ20112043476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5日专利技术者刘祥鹏 申请人:青阳县华鼎包装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祥鹏
申请(专利权)人:青阳县华鼎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4年12月08日 17:38
    压痕(creasing),是指利用钢线通过压印在纸片上压出痕迹或留下供弯折的槽痕利用钢刀钢线排列成模板在压力作用下将印刷品表面加工成易于折叠的痕迹对于200g以上的纸张甚至包括157g单一颜色油墨很厚的印刷品需要折叠时往往会在折叠处出现裂痕影响印品品质可通过压痕的办法来解决[1]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