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油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88111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23:07
一种除油笔,其外壳为一具有两端面的中空筒状结构,且为绝缘隔热外壳;半导体制冷片固定于该筒状外壳内,其两侧分别设有制冷及制热的导热面;吸管导热片的第一端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导热面紧密贴合,其第二端延伸并穿出外壳的第一端面;吸管与吸管导热片相配合,并沿吸管导热片延伸方向设置,其第一端与吸管导热片设置于外壳外的端部对应配合设置,其第二端延伸并穿设进入该外壳内部;储油空腔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其一端与伸入外壳内部的吸管的第二端连通设置,储油空腔设有抽吸结构;控制开关与外壳上的一电源装置及半导体制冷片电连接构成一制热制冷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制热的方式除油,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 除油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通过制冷和制热进行除油的除油笔
技术介绍
在实验室或生产环境中,经常会滴落粘度较大的石油或浙青等油类物质到地面或各种装置中,液体状态的油滴具有一定渗透性和挥发性,如果不及时去除的话会造成环境污染,轻则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火灾。目前,对洒落油滴的收集清除步骤通常是吸管吸取、干纸擦拭、粘土等固体吸附或溶剂洗涤,而这种方法常常会出现以下的问题(I)部分粘度较大的油滴常温下呈非牛顿流体状态,吸管无法吸取;(2)干纸擦拭时油会部分渗入到地面或装置缝隙中,影响正常的实验及生产作业;(3)油滴过多时,干纸擦拭消耗量大,油无法回收处理,造成了极大的浪费;(4)在开放环境或复杂环境中无法用溶剂洗涤,不仅影响外观,而且会对人们日常活动带来不同程度的不便;(5)长时间未处理后油滴已凝固干结,无法吸取;(6)某些微小缝隙中人手无法触及,一般的工具及方法无法彻底清除;(7)吸附不完全,吸附后油无法有效回收,吸附固体由于含有高沸点油组分导致再生困难。如上所述,在实际的实验和生产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和各种实验和生产设备,也为了使实验和生产作业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