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曙光专利>正文

一种醒酒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86806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2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醒酒器,包括中套,及设置在中套一端的、与瓶口配合的硅胶密封套,及设置在中套另一端的水车轮,及设置在中套上的、位于水车轮外侧的过滤网。由于设置有水车轮,水车轮随着流动的液体与空气的推动下不停的旋转,使红酒和空气均匀混合,致红酒中的丹宁酸氧化,达到去除酸涩及长期停放产生的其他杂味,使酒中原有郁香散发出来方可饮用,口味更佳。(*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醒酒器
技术介绍
人们饮用葡萄酒时,一般都是在打开酒瓶塞之后直接将葡萄酒倒入酒杯中。由于酒长时间处于密封状态,酒中的有效物质不能得到充分氧化,这样直接饮用往往会感到酒中充满木塞味和发酵味,不能体会到葡萄酒的独特风味,降低了饮酒的品味和价值。现有醒酒器的结构都较为复杂,使用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醒酒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中套,及设置在中套一端的、与瓶口配合的硅胶密封套,及设置在中套另一端的水车轮,及设置在中套上的、位于水车轮外侧的过滤网。进一步地,所述中套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气孔。进一步地,所述中套包括与硅胶密封套配合的连接部,及用于安装水车轮和过滤网的出酒口,及设置在连接部和出酒口中间的主体部。进一步地,所述出酒口的直径大于连接部的直径。本技术的醒酒器,由于设置有水车轮,水车轮随着流动的液体与空气的推动下不停的旋转,使红酒和空气均匀混合,致红酒中的丹宁酸氧化,达到去除酸涩及长期停放产生的其他杂味,使酒中原有郁香散发出来方可饮用,口味更佳。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醒酒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醒酒器的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参照图I和图2所示,该醒酒器,包括中套1,及设置在中套I 一端的、与瓶口配合的硅胶密封套2,及设置在中套I另一端的水车轮3,及设置在中套I上的、位于水车轮3外侧的过滤网4。其中,所述中套I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气孔10。所述中套I包括与硅胶密封套2配合的连接部11,及用于安装水车轮3和过滤网4的出酒口 12,及设置在连接部11和出酒口 12中间的主体部13。所述出酒口 12的直径大于连接部11的直径。使用时,先将该醒酒器对准瓶口然后插入,使硅胶密封套2进入瓶口的内圈,出酒口 12对准酒杯,将红酒倒到酒杯内,在这倒酒的过程中,醒酒器已经将杯中红酒的丹宁酸氧化达到了醒酒的作用,水车轮3的作用在于对经过的红酒与氧气充分对勾,使红酒中的丹宁酸快速氧化,既免去了长时间等候的问题,又能使沉睡的红酒苏醒过来,给你柔软、滑顺的最佳风味。该醒酒器外观设计小巧,美观,方便实用,可以通过红酒与空气的全面接触,使红酒的香味完全散发出来,并大量削减了葡萄酒的干涩味道。本技术的醒酒器,由于设置有水车轮,水车轮随着流动的液体与空气的推动下不停的旋转,使红酒和空气均匀混合,致红酒中的丹宁酸氧化,达到去除酸涩及长期停放产生的其他杂味,使酒中原有郁香散发出来方可饮用,口味更佳。 以上已将本技术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技术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醒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套,及设置在中套一端的、与瓶口配合的硅胶密封套,及设置在中套另一端的水车轮,及设置在中套上的、位于水车轮外侧的过滤网。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套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套包括与硅胶密封套配合的连接部,及用于安装水车轮和过滤网的出酒口,及设置在连接部和出酒口中间的主体部。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酒口的直径大于连接部的直径。专利摘要本技术的醒酒器,包括中套,及设置在中套一端的、与瓶口配合的硅胶密封套,及设置在中套另一端的水车轮,及设置在中套上的、位于水车轮外侧的过滤网。由于设置有水车轮,水车轮随着流动的液体与空气的推动下不停的旋转,使红酒和空气均匀混合,致红酒中的丹宁酸氧化,达到去除酸涩及长期停放产生的其他杂味,使酒中原有郁香散发出来方可饮用,口味更佳。文档编号A47J43/00GK202375933SQ20112046728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0日专利技术者黄曙光 申请人:黄曙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黄曙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