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瑞山专利>正文

多重雾化的旋转式液体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8599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液体雾化装置,它具有多重雾化过程,因而使雾化量得到了提高.本雾化装置可产生溶于空气的液体微粒,并且可雾化的液体种类十分广泛.其结构简单,耗能少,因此在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领域有广泛的用途和可待开发应用的潜力.(*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改进型的旋转式液体雾化器,其目的是大幅度地提高旋转式液体雾化器的雾化量。现有的旋转式液体雾化器,其核心机构由上、下两个转子组成,旋转方向相反,液体经由上转子旋转破碎后,与具有密纹的高速反向旋转的下转子外沿猛烈相撞,因而将液体微粒破碎成可溶于空气的细雾,这种雾化器的雾化效果好,结构简单,但在雾化量,还存在不少潜力。本技术的目的是在原旋转式液体雾化器的基础上,做一些改革,显著提高雾化量。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旋转式液体雾化器的上、下转子,只有一道反向旋转雾化的过程,变为同时具有多次反向旋转雾化,因而大大地提高了雾化量,其具体结构变化是将上、下转子原来各只有一个转盘和摩擦环,改变成都具有多道摩擦环,安装位置不变,液体流入部位由输液管直接喷向上转子表面,改成由上转子电机空心轴穿过,由上转子中心处流出,这样,由上、下转子的多道摩擦环对相邻的每一道摩擦环都是反向转动,可同时进行多次反向旋转雾化,使其雾化量提高若干倍。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1、2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附图1是本技术的下转子上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下转子侧视剖面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上转子上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的上转子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上转子电机空心轴密封结构示意图。参看图1图2下转子具有3个摩擦环〔1〕、〔3〕、〔5〕,在摩擦环〔1〕、〔3〕、〔5〕上有密纹〔2〕、〔4〕、〔6〕,在下转子的底部有风轮翼片〔14〕,呈十字形排列。参看图3图4上转子有两个摩擦环〔7〕〔9〕,在其上面有密纹〔8〕、〔10〕,在上转子中心有一平板状圆形甩出盘〔11〕,其中间有圆孔〔12〕,与上转子电机〔16〕的空心轴〔17〕相连通,空心轴〔17〕的另一端用密封轴承〔27〕与输液管〔29〕相连通,在上转子的背部有风轮翼片〔13〕,呈十字形排列。参看图5图6上、下转子的安装位置是——上转子电机〔16〕通过支架〔15〕,固定在箱体〔28〕的上部,下转子电机〔23〕通过支架〔22〕,固定在箱体〔28〕底部,上转子的甩出盘〔11〕、摩擦环〔7〕、〔9〕伸入下转子的摩擦环〔1〕、〔3〕、〔5〕之中,但又不能触碰到下转子各部分。上转子电机〔16〕的空心轴〔17〕通过密封轴承〔27〕与输液管〔29〕相连,输液管〔29〕的下部与液泵〔20〕相连,在输液管〔29〕的下部有流量调节开关〔19〕,在箱体〔28〕的底部有液体〔24〕,在箱体〔28〕内部四周有一圈导流板〔18〕,在箱体〔28〕顶部有进气窗〔26〕,在箱体〔28〕的正面有出雾窗〔25〕。本雾化装置工作方式如下电机〔16〕、〔23〕分别带动上、下转子反转,液泵〔20〕将液体通过流量调节开关〔19〕、输液管〔29〕、上转子电机〔16〕空心轴〔17〕和圆形转盘中心〔12〕,向四周高速甩出,与下转子摩擦环〔1〕反向高速相撞,在密纹〔2〕的作用下,形成一小部分可溶于空气的液体微粒,大部份较大的液滴向四周甩出,又与上转子的摩擦环〔9〕反向高速相撞,又产生了一部分细雾,其余液滴继续循环不断地雾化下去,上、下转子共有几道摩擦环,便有几次雾化过程中,当然摩擦环的数目不能无限地增加。雾化后的液体微粒,被上、下转子的风轮翼片〔13〕、〔14〕反向旋转形成的空气涡流经出口〔25〕流出箱体。由于上、下转子高速反转,增加了液体与摩擦环的相对速度,提高了雾化效果,又由于增加了摩擦环的数量,因而增加了雾化的次数,因而也大大提高了雾化量。实施例2“多重雾化结构水负离子发生器”本装置是一种全新结构的水负离子发生器,其目的是显著地提高水负离子发生器的负离子发生器。现有常见的水负离子发生器,是根据“瀑布效应原理”,用一电机带动的离心转盘,将蒸馏水向四周甩出,撞击破碎,形成了一些雾状小颗粒,与空气相互作用,形成空气负离子的。这种负离子发生器的优点是几乎不产生臭氧及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缺点是因其雾化结构效率低,产生的雾量少,因而发出的负离子数也低。本装置的目的是采用新型“多重雾化结构旋转式液体雾化器”为核心机构,使其雾化效果和雾化量大大增强,因而使产生的负离子量也相应增加。本装置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A将原有负离子发生器单级雾化变成多级雾化。B将原有水负离子发生器的单转子直接破碎变成多转子高速反向旋转破碎。由于上述两条原因,使本装置的雾化效果和雾化量,都有极大的提高,根据“瀑布效应原理”,其负离子发生量也显著提高。下面,将根据附图1至7做进一步的说明图7中〔34〕是本装置的外壳体;〔31〕是支架,将多重雾化结构转式液体雾化器〔33〕固定在外壳体〔29〕的顶部;〔30〕是具有过滤结构的进气孔,〔32〕是水雾及负离子出口,〔24〕是蒸馏水。本装置的工作方式如下液泵〔20〕将水〔24〕压向上方,通过输水管〔14〕进入多重雾化结构旋转式液体雾化器〔33〕,雾化后,产生可溶于空气的液体微粒经过出口〔32〕向外喷出,与空气相互作用,产生空气负离子。本雾化器雾化效果好,可将各种液体直接雾化成可溶于空气的微粒,雾化量也大为提高,而结构却比较简单,并且用途广泛。如将水雾化,可以对室内干燥的空气进行加湿,变得湿润、清新、宜人。如将杀虫剂、杀菌剂雾化,可以高效率地杀灭各种害虫及细菌,而用药量只有常规喷雾器的百分之零点几。用本雾化器将各种油料雾化,如柴油、煤油、重油等等,可以大大提高雾化细度,以使燃烧充分,节约能源。它也可应用于人类的卫生保健及各种疾病的治辽,也可以应用于动物、禽类的疫病防治。如用做水负离子发生器用,可以产生较多的空气负离子,而有害气体较少甚至没有。在农业生产上也能应用。如蘑菇房保持湿度,温室调湿等等,总之,它在各行各业的领域都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不一一而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液器,主要由输液管(1)和进气针(6)组成,其特征是输液器不采用茂非氏滴管。输液管的一端与输液针(2)相连接;另一端的三通管与注射针(4)相结合;三通管中的加药孔是一个防止介质反流注射针座。 下转子摩擦环[1]、[3]、[5]之中不触及下转子任何部份,上、下转子的旋转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电机[16]带动的上转子和由一个由电机[23]带动的下转子所组成的液体雾化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上、下转子各具有一个以上的摩擦环[1]、[3]、[5]、[7]、[9],其中一个电机轴[17]是空心的,上转子的摩擦环[7]、[9]伸入下转子摩擦环[1]、[3]、[5]之中不触及下转子任何部份,上、下转子的旋转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瑞山
申请(专利权)人:程瑞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