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85165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18:49
为了提高显示效果,在该电子设备中,设置在主体壳体(5)的操作表面(4)处的操作体(6)具有:操作单元(9),通过设置于操作表面(4)的贯通孔(7)从后侧到达前侧;光反射部(12),设置在构成操作单元(9)的旋钮(11)的外周表面与贯通孔(7)的内周表面之间;和发光部(13),设置在光反射部(12)的后面。导光空间(17)形成在旋钮(11)的外周表面与光反射部(12)的内周表面之间,并且光反射部(12)的前表面设置在主体壳体(5)的操作表面(4)的后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常规的结构中,电子设备包括本体壳体,本体壳体的前侧具有操作面板;重放装置,设置在该本体壳体中;和操作体,布置在本体壳体的操作面板上,以操作重放装置。操作体具有操作部和发光部,操作部通过设置在本体壳体的操作面板中的贯通孔从操作面板的后侧插入到操作面板的前侧,发光部位于操作部的后面。作为现有技术文献,有下面的专利文献1,其公开了一种与上述常规结构类似的结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JP-A-2009-29535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上述现有技术示例中,通过将发光部放在操作部的后面而使操作部本身发光,即使当该空间处于黑暗中时,也可以容易地识别操作部的位置。此外,通过使操作部发光,提闻了显不效果。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示例中,显示效果常常下降。换言之,操作部实际上由手来操作,如果操作部在操作时被沾污,则显示效果会下降。因此,本公开旨在提高显示效果。解决问题的手段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本体壳体,具有位于其前侧的操作面板;重放装置,设置在本体壳体中;以及操作体,布置在本体壳体的操作面板上以操作重放装置,该操作体包括操作部,通过设置在本体壳体的操作面板中的贯通孔从操作面板的后侧插入到前侧;光反射部,设置在操作部的外周表面与贯通孔的内周表面之间;和发光部,设置在光反射部的后面;操作体形成位于操作部的外周表面与光反射部的内周表面之间的导光空间,并且,光反射部的前侧位于本体壳体的操作面板的后面。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提高显示效果。换言之,本公开的电子设备不是使操作部本身发光,而是使位于操作部的外周的光反射部处于发光状态,由此可以识别操作部的位置。因此,对于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即使操作部在操作时被沾污,光反射部的发光状态也不会变差,结果显示效果可以提高。此外,因为在本公开的电子设备中光反射部的前侧位于本体壳体的操作面板的后面,所以光反射部在操作部操作时不会被沾污,由此可以提高显示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载电子设备设置在车内的透视图。图2是车载电子设备的正视3是车载电子设备的透视图。图4是车载电子设备的分解透视图。图5是车载电子设备的正视图。图6是图5的A-A截面图。图7是图5的B-B截面图。图8是图5的C-C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电子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载电子设备3。在图I中,方向盘2位于汽车的车内I的前方,车载电子设备3位于方向盘2的左侧。车载电子设备3具有盒状的本体壳体5和设置在本体壳体5中的重放装置(重放装置例如是无线电接收机、电视接收机或盘片重放装置,但是因为该重放装置是普通的,所以图中未示出),本体壳体5具有位于其前侧的操作面板4,如图2-4所示。为了操作重放装置,包括有位于本体壳体的操作面板上的操作体6、6a和6b。当操作体6被向后推动时,电源可被输入,而当操作体6被顺时针旋转时,可以改变音量。操作体6a可以进行无线电接收机的调谐。操作体6b可以进行模式的改变。在该实施例中,操作体6特别地形成为图4-8所示的那样。换言之,在操作体6所在的本体壳体5的操作面板4的一部分中形成有贯通孔7,该贯通孔7从操作面板4的后方到前方穿透操作面板4,如图4所示。从操作面板4的后方到前方插入到贯通孔7中的操作部9位于贯通孔7的部分中。操作部9包括从后方到前方插入到贯通孔7中的轴10、以及安装在轴10的前端侧的旋钮11。环状的光反射部12位于形成操作部9的旋钮11的外周表面与贯通孔7的内周表面之间。光反射部12通过镀覆在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环状主体的周边上而形成。镀覆的光反射部12的表面变成例如银色的光反射表面。发光部13在本体壳体5中位于光反射部12的后面。发光部13包括位于板14的前表面上的发光兀件15、以及位于发光兀件15前方的导光板16,如图7所不。在这种结构中,导光空间17形成在形成操作部9的旋钮11的外周表面与光反射部12的内周表面之间,如图6和8所示。结果,发光部13的光通过导光空间17,并到达本体壳体5的操作面板4的前侧。此时,由光反射部12反射的光从后侧向前侧照射旋钮11。因此,可以明确地识别出旋钮11的存在。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例的车载电子设备3具有操作面板4,操作面板4具有贯通孔7,并且,轴10、本体壳体5、操作体6和光反射部包括在内部。轴10从贯通孔7向外部延伸。本体壳体5具有向外部发光的发光部13。操作体6被支撑在轴10的前端,并通过贯通孔7从本体壳体5的内部延伸,并且,操作体6的至少一部分在本体壳体5的前方延伸出操作面板4。光反射部12在操作面板4的后面、沿着本体壳体5的内周表面设置在操作体6的外周表面与形成贯通孔7的本体壳体5的内周表面之间,并且通过反射从发光部13发出的光而从后方通过贯通孔7照亮操作体6。由于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载电子设备3的该布置,形成操作体6的一部分的旋钮11的可见度得以提高。由于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载电子设备3的该布置,即使旋钮11在操作时被沾污,位于操作面板4后面的光反射部12也不会被沾污。因此,即使旋钮11正在被操作时,光反射部12也会很好地反射从发光部13发出的光,并通过贯通孔7从后方照亮操作体6。因此,在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载电子设备3中,光反射部12的发光状态不会变差,从而可以提高显示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载电子设备3不是使形成操作部9的旋钮11发光,而是使位于旋钮11的外周的光反射部12处于发光状态,由此可以识别旋钮11的位置。因此,对于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载电子设备3,即使旋钮11在操作时被沾污,光反射部12的发光状态也不会变差,结果显示效果可以提高。从图6-8可以发现,本实施例中的光反射部12的前侧位于本体壳体5的操作面板 4的后面。因此,光反射部12在操作旋钮11时不会被沾污,由此可以提高显示效果。虽然已经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明显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本申请基于2010年9月2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专利申请2010-218174),这里将其公开内容引入作为参考。工业实用性如上所述,本公开的电子设备是这样一种装置,它不是使操作部本身发光,而是使位于操作部的外周的光反射部处于发光状态,使得操作部的位置可以被识别。因此,即使操作部在操作时被沾污,光反射部的发光状态也不会变差,结果可以提高显示效果。因为本公开的电子设备的光反射部的前侧位于本体壳体的操作面板的后面,所以光反射部在操作部操作时不会被沾污,由此可以提高显示效果。因此,本公开的电子设备对于用作车载电子设备而言是极其有用的。符号说明I 车内2方向盘3车载电子设备4操作面板5本体壳体6操作体7贯通孔9操作部10 轴11 旋钮12光反射部13发光部14 板15发光兀件16导光板 17导光空间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体壳体;以及操作体,布置在位于本体壳体的前侧的操作面板上,其中,操作体包括操作部,通过设置在本体壳体的操作面板中的贯通孔从操作面板的后侧向前侧插入;光反射部,设置在操作部的外周表面与贯通孔的内周表面之间;和发光部,设置在光反射部的后面;并且其中,操作体形成位于操作部的外周表面与光反射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尾笼裕司市原多香士瀬户敦司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