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坤专利>正文

喷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8277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维修的喷雾器。它包括:箱体,箱体外铰接手柄,手柄连接连杆,连杆连接提升杆,箱体外设储药筒和加压筒,储药筒和加压筒间连接皮管,储药筒通过皮管连接药杆,药杆前端连接喷头,加压筒通过上水管连接箱体,提升杆下端设抽气碗,提升杆和抽气碗均位于加压筒内,抽气碗上方的提升杆上连接伸缩气囊。它简化了维修空气压缩的程序,方便空气压缩装置的维修。(*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维修的喷雾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手动医用或农用喷雾器,其空气压縮装置位于药箱的内部,当空气 压縮装置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压气时,需要操作人员将药箱内的液体排空,而且 在维修空气压縮装置时,也造成维修人员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雾器,它简化了维修空气压縮的程序,方 便空气压縮装置的维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箱体,箱体外铰接手柄,手柄连 接连杆,连杆连接提升杆,箱体外设储药筒和加压筒,储药筒和加压筒间连接 皮管,储药筒通过皮管连接药杆,药杆前端连接喷头,加压筒通过上水管连接 箱体,提升杆下端设抽气碗,提升杆和抽气碗均位于加压筒内,抽气碗上方的 提升杆上连接伸縮气囊。箱体底部连接支架和卡座。储药筒的进水管上连接直通单向阀。箱体后部设盖板。箱体顶部有进料口,进料口上设连接筒,连接筒内侧设内盖,连接筒外侧 设外盖。喷头为瓜形喷头或排形喷头。箱体左侧铰接手柄,箱体外左侧设储药筒和加压筒,加压筒内设提升杆, 提升杆上设抽气碗和伸縮气囊,提升杆通过连杆与左侧的手柄连接,在箱体外 右侧对称设有与左侧结构相同的手柄、储药筒、加压筒、提升杆、连杆、抽气 碗以及伸縮气囊,支架为三个,后方的两个支架上分别连接一个托架,托架上 放置多式喷头,多式喷头通过两根皮管分别连接左、右两侧的储药筒。箱体右侧手柄的手柄杆为两节,前节杆的直径小于后节杆的直径,后节杆 内为空腔,前节杆置于后节杆的空腔内,前节杆的后部连接挡块,后节杆的前部连接挡圈。储药筒顶部设球囊。 箱体外环绕箱体设背带。本技术在箱体外设置储药筒和加压筒,使空气压縮装置位于箱体外, 当其出现故障时不需放掉箱体内的液体,且方便维修。同时,本技术的加 压筒内为两级加压,提高了空气压縮的效率,减少了手柄摇动次数、节省了体 力,以及通过设置球囊增大了储药筒的体积,提高了喷头的液体流量。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喷雾器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喷雾器安装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箱体部分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储药筒的平视图。 图5为本技术加压筒的剖视图。 图6为本技术支架的剖视图。 图7为本技术多式喷头的剖视放大图。 图8为本技术瓜式喷头的结构示意放大图。 图9为本技术排形喷头的结构示意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箱体1为长方体,箱体 的后下部凹陷,箱体的底部为托板18。环绕箱体并经凹陷处设置背带17,使操 作人员背负箱体稳固,不会因箱体内盛放的液体过重,造成背带与箱体脱落。 箱体凹陷处连接有起遮盖作用的盖板13,盖板两侧开有条形孔,以供空气压縮 装置伸出盖板外。托板18与箱体间有一条管道,从箱体的后下部通至箱体的右 侧壁,管道内用于放置皮管,皮管的前部连接药杆7。药杆7为伸縮药杆,伸縮 药杆为两节,前节伸缩药杆的直径小于后节伸縮药杆的直径,前、后节伸縮药 杆内均为空腔,前节伸縮药杆置于后节伸縮药杆的空腔内,前节伸縮药杆的后 部连接小挡块,后节伸縮药杆的前部连接小挡圈。小挡圈中心开孔,前节伸縮 药杆从小挡圈的中心孔穿过。小挡块的外径大于小挡圈中心孔的内径,且小挡 块中心开通孔,该通孔与前节伸縮药杆的空腔连通。前节伸縮药杆与后节伸縮药杆间设有橡胶密封圈。药杆前端连接喷头。箱体顶部开有进料口,进料口上 为连接筒,连接筒内、外壁都攻有螺纹,连接筒内旋拧内盖,连接筒外旋拧外 盖,使箱体内盛放的液体不易洒出。箱体后部的凹陷内左侧设储药筒5和加压筒6。如图4所示加压筒包括筒体24,筒体底部连接箱体的引管25,筒体下部 的出液管26,出液管与引管连通,筒体上部的上水接管40,筒体上部的固定片 27,筒体顶部连接的上盖28。固定片下部连接伸縮气囊IO。加压筒筒体中心设 提升杆4,提升杆下部连接抽气碗9,抽气碗上方的提升杆连接伸縮皮囊的下端。 当提升杆向上移动时,同时带动抽气碗和伸縮气囊向上移动,将箱体内的液体 经引管抽入加压筒。当提升杆向下移动时,同时带动抽气碗和伸縮气囊向下移 动,将加压筒内的液体经出液管压入储药筒。由于在抽气碗上方又设置了伸縮 气囊,经二次加压提高了抽液和压液的压强,提高了进入储药筒的液体流量。 上水接管40上连接上水管8,上水管连接箱体。上水管用于将沿抽气碗与加压 筒内壁间渗出的液体,重新经上水管送回箱体内,避免加压筒漏液造成的浪费。如图5所示储药筒的筒身41顶部为开口,开口处的筒身外壁攻有螺纹,开 口处套球囊16,通过套在球囊口外的压环19与筒身的螺纹连接,将球囊和筒身 连接在一起。球囊用于在储药筒中储存的液体量较大时,通过其自身的弹性形 变,来增加储药筒的容积,既增大了储药筒的储液量,又不易造成储药筒因气 压较大而出现爆裂的情况。储药筒下部为筒颈20,筒颈上有进水管21和出水管 22,筒颈的底部封闭并连接筒托23,管托固定在托板上。储药筒的进水管上连 接直通单向阀12,直通单向阀通过皮管连接加压筒的出液管26,使储药筒和加 压筒间连通。箱体左侧铰接手柄2,提升杆4通过连杆3与左侧的手柄连接,在箱体外右 侧对称设有与左侧结构相同的手柄、储药筒、加压筒、提升杆、连杆、抽气碗 以及伸縮气囊。左、右两侧储药筒的出水管分别通过皮管连接三通的两个支路, 该三通的第三个支路连接托板与箱体间管道内的皮管,使左、右两侧储药筒与 伸縮药杆连通。箱体右侧手柄的手柄杆为两节,前节杆14的直径小于后节杆15 的直径,后节杆内为空腔,前节杆置于后节杆的空腔内,前节杆的后部连接挡 块,后节杆的前部连接挡圈,挡圈中心开孔,前节杆从挡圈的中心孔穿过,挡块的外径大于挡圈中心孔的内径,使右侧手柄可在不使用将其縮回,防止其干 扰其他操作。箱体底部设有三个支架11,后方为两个,前方位一个,后方的两个支架上分别连接一个托架39。箱体底部设有三条滑道,滑道为口沿处两侧壁 均有凸棱的凹槽。如图6所示的支架上部为接头29,支架的下部为圆管30。接 头沿圆周开有凹槽31,接头上的凹槽与滑道口沿上的凸棱配合,使接头能卡在 滑道上自由活动。接头下部为直径小于圆管内径的圆柱32,使接头能插在圆管 上。圆管的中部穿有固定销33,固定销与接头间连接弹簧34,利用弹簧的张力 将圆管套在接头下部的圆柱上,使支架稳定。当需要放倒支架时,只需向下拉 动圆管,将圆管脱离接头下部的圆柱,再在滑道上推动接头,使三个支架互不 干扰,最后将圆管放入箱体底部的卡座内。卡座为带缺口的圆环,且缺口的宽 度小于圆管的直径。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托架上放置多式喷头。如图7所示的多式喷头为 两根一端通过连接筒35连接的喷管36。喷管的一侧连接喷嘴37,另一侧为接 管38。喷嘴为可调式喷嘴,可调节喷雾的密度大小。多式喷头左、右两侧的接 管分别连接两根皮管,两根皮管分别用来连接左、右储药筒的出水管。药杆连 接的喷头也可采用如图8所示的瓜形喷头或如图9所示的排形喷头。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需要喷洒的液体经进料口注入箱体,并盖上内 盖和外盖。当需要对前方进行喷雾时,将右侧的手柄縮回,操作人员右手指执 药杆,左手按压左侧的手柄,使箱体内的液体经加压筒进入储药筒,再经储药 筒进入药杆内,最后通过与药杆连接的喷头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雾器,包括箱体(1),箱体外铰接手柄(2),手柄连接连杆(3),连杆连接提升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外设储药筒(5)和加压筒(6),储药筒和加压筒间连接皮管,储药筒通过皮管连接药杆(7),药杆前端连接喷头,加压筒通过上水管(8)连接箱体,提升杆下端设抽气碗(9),提升杆和抽气碗均位于加压筒内,抽气碗上方的提升杆上连接伸缩气囊(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坤
申请(专利权)人:朱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