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半刚性节点初始刚度的组件式获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80491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0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半刚性节点转动初始刚度的分析及获取方法,该方法首先识别在荷载作用下节点被激活与不被激活的承载机制,然后把节点拆分为一系列等效T型件,建立T型件的组件式模型,并用组件式方法获得T型件的初始抗拉及抗压刚度值;接着把T型件用具有相同刚度的弹簧模拟,把整体节点模拟为一系列弹簧与杆件组成的组件式模型,最后计算获得节点组件式模型的初始转动刚度,并用三折线准则,预测并获取节点的塑性阶段与强化阶段刚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欧洲规范对于钢结构半刚性节点设计计算中由于组件种类较多及组件之间的联系复杂引起的对节点性状模拟的失真及所获得结果不够精确的问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建筑物设计建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的半刚性节点初始刚度的获取方法。
技术介绍
钢结构是土木、水利、交通、矿山等行业重要的建筑物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节点是建筑结构中的关键连接部分,节点性能直接影响框架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尤其是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整体行为,对于整个结构的受力与安全具有重大影响。一旦节点发生破坏,结构构件再强也不能发挥作用。以往常将框架的梁柱连接简化成理想铰接或完 全刚接。事实上,工程节点很难做到是完全刚接或者理想铰接。在欧洲规范(EuroCodd、EuroCode4)以及日本规范中,按框架转动刚度及有无侧移可分为刚性、半刚性和铰接节点三种类型。半刚性节点兼有另两者的优点,且允许有限转动并存在结构阻尼,故有利于结构的整体稳定与耗能。总体上,现阶段对半刚性节点的力学性状掌握仍不够充分,中国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也并没有提出如何实现半刚性节点的设计计算、要求标准以及实施步骤等。欧洲规范EuroCodd将节点受荷性能拆分为一系列独立的基本组件,被激活组件的力学特性用具有相同或相近力学特性的弹簧来代表。基于组件法的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宇张劲帆蒋建群刘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