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正英专利>正文

盆炎消灌肠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76937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5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盆炎消灌肠液及其制备方法,盆炎消灌肠液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虎杖200-230份、红藤100-120份、丹参135-155份、薏苡仁60-80份、黄柏60-80份、延胡索60-80份、香附60-80份、川芎60-80份、败酱草65-85份、蒲公英65-8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液体制剂通过灌肠的方法直接用药,药物直接经直肠粘膜吸收,到达病变部位具有距离近,局部药物浓度高,接触面积大,疗程短,疗效好。经药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物制剂具有较好的消炎、镇痛、解热、解毒及活血化瘀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剂性质稳定,疗效确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妇科炎性疾病的中成药,特别是涉及一种主要治疗妇女慢性盆腔炎症的。
技术介绍
盆腔炎是指妇女盆腔内子宫、输卵管、卵巢、盆腔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一种炎症。该病的主要病原体有需氧菌、单纯厌氧菌或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致病菌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厌氧菌,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等。按其发病过程,临床分为急性、慢性两种。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小腹疼痛、腰骶酸痛、带下量多、下腹结块或发热等症。中医文献中无“盆腔炎”之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归于“妇人腹痛”、“带下”、“月经不调”、“癥瘕”、“痛经”及“不孕症”等病证中。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盆腔位置较深,一但发生炎症,治疗不彻底或不及时,急性盆腔炎很容易转变为慢性,慢性盆腔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时好时坏,严重影响了妇女的健康,生活及工作。对于盆腔炎症的治疗国内首选抗生素,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严重危及生命的急性盆腔炎已得到控制,但慢性盆腔炎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如果长期、大量的应用抗生素会造成严重的肝肾功能的损害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靶向治疗,局部给药,病变部位药物浓度高,疗效好,疗程短,没发现有副作用,能较长时间应用无耐药性,具有抗菌消炎杀菌作用的盆炎消灌肠液。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盆炎消灌肠液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种盆炎消灌肠液,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虎杖200-230份、红藤100-120份、丹参135-155份、薏苡仁60-80份、黄柏60-80份、延胡索60-80份、香附60-80份、川芎60-80份、败酱草65_85份、蒲公英65-85份。优先的是虎杖为215份、红藤为110份、丹参为145份、薏苡仁为70份、黄柏为70份、延胡索为70份、香附为70份、川芎为70份、败酱草为75份、蒲公英为75份。一种盆炎消灌肠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称取原料红藤100-120份、丹参135-155份、薏苡仁60-80份、败酱草65-85份和蒲公英65-85份,加原料质量7 8倍的水浸泡I 2小时,煎煮2 3小时,煎煮提取2 3次,过滤,合并滤液,加热浓缩滤液至浓缩的滤液与原料的质量比为3 1,于60°C保温条件下,在搅拌下加入质量浓度为3% -10%的明胶水溶液至出现沉淀为止,静止8-14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I. I I. 2,加乙醇至含乙醇量达体积百分数为 70% -90%,静置20-28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乙醇味,备用;(2)称取虎杖200-230份、黄柏60-80份和粉碎的延胡索60-80份为原料,加原料质量5 6倍的体积浓度为60% -80%的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1-3小时,提取1-3次,过滤去掉药渣,合并滤液,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冷藏备用;(3)称取原料香附60-80份、川芎60-80份,加原料质量3_5倍的水浸泡1_2小时,用水蒸汽蒸馏1-3小时,收集的挥发油与蒸馏液合并,加入吐温80使吐温80的质量含量为0.5%,备用;(4)将步骤(I)、(2)和(3)获得的液体混合,调pH值为6. 3-6. 8,过滤去掉沉淀,加蒸馏水稀释至IOOOml,分装,消毒灭菌,包装制成盆炎消灌肠液成品。优选择的是虎杖为215份、红藤为110份、丹参为145份、薏苡仁为70份、黄柏为70份、延胡索为70份、香附为70份、川芎为70份、败酱草为75份、蒲公英为75份。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多种有效的成份制成液体制剂,并通过灌肠的方法直接用药,药物直接经直肠粘膜吸收,到达病变部位具有距离近,局部药物浓度高,接触面积大,疗程短,疗效好,治疗效果满意的优点。该药不经过胃肠避免了胃酸及各种酶对药物的破坏作用,又避免了肝脏的首过作用,大大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能充分吸收提高疗效,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经药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本专利技术的药物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化湿除带,祛瘀止痛,散结消炎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链球菌有极敏感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甲型链球菌和卡他球菌也有抑制作用,并具有较好的消炎、镇痛、解热、解毒及活血化瘀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制剂性质稳定,疗效确切,我们命名本专利技术的灌肠液为“盆炎消灌肠液”。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清热解毒、化湿除带、祛瘀止痛、散结消炎等功能。主治慢性盆腔炎所致小腹疼痛,腰骶酸痛,带下量多,下腹结块或有发热等症。本专利技术工艺设计的依据,其一是处方中药材所含化学成分复杂,但生物活性较强的化学成分在乙醇溶液或水溶液中有较好溶解性。非活性物质的蛋白质及多糖类,可以在适当浓度的乙醇溶液中因溶解性差而沉降弃去。其二,黄柏、延胡索中活性成份为生物碱,而红藤中含有较多鞣质,可与上述生物碱生成不溶性物质而截留。为保证制剂的止痛消炎作用,按文献报道,采用明胶除鞣质的方法。在选择制备工艺时,考虑到虎杖中主要有效成分为大黄素,采用乙醇提取,不但能最大限度提取有效成分,而且减少其中糖类、淀粉、粘液质等杂质的浸出。因虎杖、黄柏、延胡素均溶于乙醇。因此,对这三味药采用了醇提处理,其他各位药材水煎入药,采取水提处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I一种盆炎消灌肠液,由下述原料制成虎杖215g、红藤110g、丹参145g、薏苡仁70g、黄柏70g、延胡索70g、香附70g、川弯70g、败酱草75g、蒲公英75g。实施例2 一种盆炎消灌肠液,由下述原料制成虎杖200g、红藤120g、丹参145g、薏苡仁60g、黄柏80g、延胡索70g、香附60g、川弯80g、败酱草75g、蒲公英65g。实施例3—种盆炎消灌肠液,由下述原料制成虎杖215g、红藤100g、丹参155g、薏该仁70g、黄柏60g、延胡索80g、香附70g、川弯60g、败酱草85g、蒲公英75g。实施例4一种盆炎消灌肠液,由下述原料制成虎杖230g、红藤110g、丹参135g、薏苡仁80g、黄柏70g、延胡索60g、香附80g、川弯70g、败酱草65g、蒲公英85g。实施例5一种盆炎消灌肠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称取原料红藤110g、丹参145g、薏苡仁70g、败酱草75g和蒲公英75g加原料质量8倍的水浸泡I小时,煎煮3小时,煎煮提取2次,过滤,合并滤液,加热浓缩滤液至浓缩的滤液与原料的质量比为3 1,于60°C保温条件下,在搅拌下加入质量浓度为5%的明胶水溶液至出现沉淀为止,静止10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I. 15,加乙醇至含乙醇量达体积百分数为85%,静置24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乙醇味,备用;(2)称取虎杖215g、黄柏70g和粉碎的延胡索70g为原料,加原料质量5倍的体积浓度为8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2小时,提取2次,过滤去掉药渣,合并滤液,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冷藏备用;(3)称取原料香附70g、川芎70g,加原料质量4倍的水浸泡I. 5小时,用水蒸汽蒸馏2小时,收集的挥发油与蒸馏液合并,加入吐温80,使吐温80的质量含量为O. 5%,备用;(4)将步骤(I)、(2)和(3)获得的液体混合,调pH值为6. 5,过滤去掉沉淀,加蒸馏水稀释至IOOOml,分装,消毒灭菌,包装制成盆炎消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正英
申请(专利权)人:付正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