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物式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73784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1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物式家具,包括家具主体,家具主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组合后可形成一个空腔,并在空腔内配置可划分空间的支架组件,支架组件分别顶压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端面,起支撑的作用,使家具可承受一定的重量,可供人坐上去或在上面放置物品;需要存放物品时,打开上壳体,物品即可放置于家具主体内,关上上壳体后物品即可得到密封遮阳保存且可节省生活空间;进一步,支架组件可设置为多格状,把家具内的空腔划分为若干部分,物品放置时可以分类放置,方便物品的存储分类,使该储物式家具的实用性更高;支架组件还可设置为一实体结构,使家具可承受更大的压力,提高家具的强度,防止家具变形。(*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具,特别是一种储物式家具
技术介绍
传统的家具多为实体家具,例如沙发、座椅、茶几等,实体设计虽然美观实用,但是其内部为实体,不能存放物品,占用了大量的生活空间,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虽然现在也有采用支架支撑的座椅、茶几,可存放一定物品,但是其为一开放空间,存放物品后会不美观,且不能存放需要密封遮阳保存的物品,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储物式家具,该家具内设置有可存放物品的空腔并可对所存放物品进行分类。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储物式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家具主体,所述家具主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组合后可形成一个空腔,且该空腔内配置有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置于下壳体内,当上壳体和下壳体组合时,支架组件的上端面可顶压至壳体内腔的端面。所述支架组件为十字型,把上壳体和下壳体组合后所形成一个空腔划分为四个部分。所述上壳体上端面的一侧设置有外凸的背靠凸块。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一侧面交接处配置有合页组件,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另一侧面交接处配置有快扣组件。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结合处边缘分别设置有铝包边。所述支架组件为圆柱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家具主体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组合后可形成一个空腔,且该空腔内配置有支架组件,支架组件分别顶压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端面,起支撑的作用,增加家具的强度,使该家具可承受一定的重量,可供人坐上去或在上面放置物品;当需要存放物品,打开上壳体,物品可放置于家具主体内,关上上壳体后物品即可得到密封遮阳保存且可节省生活空间,进一步,支架组件可把上壳体和下壳体组合后所形成一个空腔划分为若干部分,物品放置时可以分类放置,方便物品的存储分类,使该储物式家具的实用性更高;支架组件还可设置为一实体结构,使家具可承受更大的压力,提高家具的强度,防止家具变形。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I实施例的分解的示意图;图3本技术图I实施例组合安装后的示意图;图4是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I至图3,参照图I至图3是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储物式家具,包括家具主体4,家具主体4包括上壳体I和下壳体2,上壳体I和下壳体2组合后可形成一个空腔,当需要存放物品,打开上壳体1,物品可放置于家具主体内,关上上壳体后物品即可得到密封遮阳保存,且可节省生活空间。进一步,如图所示,且家具主体4的空腔内配置有支架组件3,支架组件3置于下壳体2内,当上壳体I和下壳体2组合时,支架组件3的上端面可顶压至壳体I内腔的端面,起着支撑上壳体I的作用,当人坐在上面或者物品放置于其上面时,不至于压坏家具,提高家具的强度和实用性。再进一步,如图所示,支架组件3俯视成十字型,支架组件3放置于上壳体I和下壳体2组合后所形成一个空腔内时,可把上该空腔划分为四部分,物品放置时可以分类放置,方便物品的存储分类,使该储物式家具的实用性更高。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支架组件3可设置为其他外型来划分空间,例如井字型、Y型、星型等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形状,以满足不同的物品分类需要,在此不做详述。如图所示,在上壳体I的上端面上一侧设置有外凸的背靠凸块11,当人坐上去时,可防止人过度往后滑动而摔倒;在上壳体I和下壳体2的一侧面交接处配置有合页组件22,在上壳体I和下壳体2的另一侧面交接处配置有快扣组件21,使得上壳体I可通过合页组件22并绕其翻开,且,闭合时,可通过快扣组件21快速扣紧上壳体I和下壳体2,在快扣组件21和合页组件22的共同作用下关闭并锁紧家具主体,需要打开时,松开快扣组件21翻转上壳体I即可,操作方便快捷,且密封良好。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他方式来锁紧固定上下壳体,例如四侧面均设置快扣组件、采用拉链结构、锁具等,在此不做详述。如图所示,上壳体I和下壳体2结合处边缘分别设置有铝包边41,增加家具的强度,并且保护上壳体I和下壳体2的边缘,在频繁开合过程中不易被损坏。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支架组件3设置为圆柱型,圆柱型的支架组件3的强度比较高,使家具可承受较大的压力,提高家具的强度,防止家具变形;当然,在这个实施例中,支架组件3还可设置为其他可支撑家具主体4的形状,例如正方体和其他多面体,在此不做详述。在上述实施例中,家具主体4为一种座椅,并在其内部配置支架组件3,使其作为一种家具的同时还具有储物分类的作用,同样的,也可以对家具主体的外型作出一定的改变,例如圆柱型、长方体、或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多面体,使其可作为其他家具,例如茶几、置物台、饭桌等,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在此不做详述。所以,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储物式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家具主体(4),所述家具主体(4)包括上壳体(I)和下壳体(2),上壳体(I)和下壳体(2)组合后可形成一个空腔,且该空腔内配置有支架组件(3 ),所述支架组件(3 )置于下壳体(2 )内,当上壳体(I)和下壳体(2 )组合时,支架组件(3)的上端面可顶压至壳体(I)内腔的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储物式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3)为十字型,把上壳体(I)和下壳体(2 )组合后所形成一个空腔划分为四个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储物式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I)上端面的一侧设置有外凸的背靠凸块(11)。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储物式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I)和下壳体(2)的一侧面交接处配置有合页组件(22),在上壳体(I)和下壳体(2)的另一侧面交接处配置有快扣组件(21)。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储物式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I)和下壳体(2)结合处边缘分别设置有铝包边(41)。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储物式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3)为圆柱型。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储物式家具,包括家具主体,家具主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组合后可形成一个空腔,并在空腔内配置可划分空间的支架组件,支架组件分别顶压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端面,起支撑的作用,使家具可承受一定的重量,可供人坐上去或在上面放置物品;需要存放物品时,打开上壳体,物品即可放置于家具主体内,关上上壳体后物品即可得到密封遮阳保存且可节省生活空间;进一步,支架组件可设置为多格状,把家具内的空腔划分为若干部分,物品放置时可以分类放置,方便物品的存储分类,使该储物式家具的实用性更高;支架组件还可设置为一实体结构,使家具可承受更大的压力,提高家具的强度,防止家具变形。文档编号A47B97/00GK202354880SQ201120419438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9日专利技术者江锡鋘 申请人:中山皇冠皮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锡鋘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皇冠皮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